|
“不求甚解”一词最早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话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乍一看,似乎是学习不够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不深入了解情况。如果单单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
为什么我要把原句子搬出来,就是唯恐人们只抓住他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而丢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个句子是有连贯性的,不能只理解其中的一半。细细品味,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的含义,大抵可从两方面解读:其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其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才是陶先生真正用此词说话的初衷。
进而提到读书方法,我认为还是要潜下心来读,反复的阅读。
苏格兰作家斯麦尔有这样一句话,“一本好书,如同一个生命的精华在其人死后的最佳居所。因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莫过于思想;而一本好书,就是由这些黄金般的思想,以及那些珠宝似的字字句句堆积而成的宝藏。”
读完掩卷,不觉感慨。仿佛与虽置身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但却同样勤于阅读,借以在那一本又一本犹如宝山的书里,寻求一次比一次更多、更深入人心的心智激荡,并每每在其中汲取、挖掘出更加多样且丰富无比的知识同时,又再次浮现出热爱读书的他们的音容笑貌……
而且,有时候即使是同一本书,也是需要我们终其一生反复阅读的。正如《论语·为政》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前一段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过一段时间再看依然大有收获。
还有我们博友群里的红尘墨、普光等很多老师对《红楼梦》的解读,我确信他们都不是不求甚解的,一定是反复读了很多遍,才有对人物、事件以及作者初衷的深度把握。因为我曾经试图想把它读下来,仅里面错综复杂的人物形象就足以乱了心智。但我确凿它是一本百科全书,吃穿住用一应俱全。只是个人的欣赏能力有限,耐心不够,而《红楼梦》永远是“要一奉十”的。
不管如何,世界的内容就显示在书本里,因此,世界与书本,是绝对分不开的。作为还算喜欢读一点书的我们,唯有怀着一份敬畏的心情,找准一种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尽情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