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4 13:5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后反思

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中,我首先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入课题,并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想,然后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观察实验活动,从而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本课的教学总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探究兴趣比较浓厚,在观察、比较、和思考中建构、振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等科学概念。

教师在学生实验活动中要深入每一个小组之中,了解每一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并有针对性的指导与点拨。本节课我准备了,音叉,橡胶小槌,皮筋……很多教具。整节课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很感兴趣。但我个人认为教师在选用教具时,还应该再考虑:(1).实验器材虽多,但却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导致学生对这些器材产生好奇,而不能真正的进入主动的探究过程。(2).有个别学生根本不会用音叉,皮筋来发声,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物品发声前后物体的变化。“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对“振动”体现的也比较明显。 

科学课是让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整节课学生通过动手做来发现知识这是本课的亮点,而且学生各种各样制造声音的方法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有教师整节课对课堂的调控,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闪光点!  

虽然在上课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上课的时候也感觉这次上课比以往上课更加流利自如,但是仍然发现了很多地问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

1.导读部分利用课件效果会更好。

2.课堂语言不够精炼,表述能力还有待加强。对于学生提出和回答的问题,还不能良好的进行反馈,因而感觉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交互还不够,让整个课堂气氛没有十分活跃。

3.记录单应跟踪填写,教师适时关注及时反馈。

4.概念性知识点应当堂强化吸收。

5.在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上,应鼓励学生大胆操作,有些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没有放开手脚,因而对所学内容没有很好的掌握。

经过这次的探索课活动,我感觉到自己身上还有很多的不足,在教学上还有很多的欠缺。还要不断去完善自身的学科素养,去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案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0 23: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