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案例分析:有着特殊行为的幼儿
五岁的云云,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确有不少的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常搞破坏等等。也因此成了小朋友们的被告。在集体活动中,云云常会在座位上吵闹,打断老师的话,对正常的教学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班里也有一些家长反映,不要将我们的孩子安排在云云一起。因此,班里也有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一起游戏。
镜头一:在美术集体活动时,孩子们 都按老师的要求在动手操作制作“送给妈妈的礼物”——小包包,云云却像疯了似的满教室到处跑,还破坏其他孩子的操作成果,使得那些孩子手足无措。
镜头二:班里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小羊玩具手偶,云云非常想玩,但是由于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他只好一个人坐在旁边。等了一会儿,他有点等不及了,就伸出手一把抢过来,结果把玩具手偶扯坏了。带玩具手偶的小朋友气愤地骂他:“你干什么呀?我不给你玩了。”
镜头三:教学活动结束了,老师带孩子出去户外活动,其他小朋友都把小椅子放好排队了,云云也挤到队伍里了,但是一眨眼的功夫,他就去打班里新来的小女孩,不止新来的被打,以前排在他前后的小朋友都被打过,有时候他还会掐人家的脖子。要不是老师即使制止,他会一直的疯狂下去。
孩子的爷爷非常溺爱孩子,平时总担心他被人欺负,时常向他灌输自己的“防卫”理论:谁要打你,你就打他,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属于“正当防卫”。由于爷爷的这种观念和思想教渗透,养成了云云“惟我独尊”的性格。孩子的自控能力很柔。他的行为常会被情绪制约,多为无意的习惯性行为。云云“打人”已成习惯,尽管已经知道不对了,他还是时不时地无意地做出攻击性行为。
对云云这样的孩子,我们曾多次教育他,但效果不佳。屡说屡犯,他的一些坏行为远远不止这些,有时候还会做更过分的事情。希望各位姐妹能帮助我们班制止这位幼儿,避免他的行为“恶性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