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入园幼儿哭闹现象”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3 10:5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入园幼儿哭闹现象”案例分析
这学期我带小班,每年新生入园哭闹,是令我们老师最头疼的事。孩子入园焦虑也成为家长,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入园焦虑在孩子身上表现为焦虑不安、哭闹、拒绝进食,或是脱离群体、默默不语等。这些焦虑情绪都是无法避免的,刚从熟悉的家庭生活进入陌生的集体生活,每个小班幼儿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情绪。下面是发生在我们小班几个孩子身上入园焦虑的案例:

案例分析:通过近期对以上孩子的观察,与家长交流了解,究其原因如下:

案例一:郑钛文爸爸工作在部队,爷爷奶奶在外地。入园之前,一直跟妈妈生活在一起,几乎从来没有和妈妈分开过。来到了幼儿园后,老师不认识,小朋友们也不熟悉。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使他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则大哭大闹, 想要赶快离开这里。以哭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安对孩子来说很正常,但郑钛文妈妈那样说谎,骗孩子自己就在院子里等他,孩子以为妈妈就在幼儿园,要老师领他去找,却发现妈妈不在,这种不妥当的做法会使孩子对陌生环境产生一种更深的恐惧,甚至将这种恐惧迁移到其他方面。

案例二:入园前, 夏榕蔓在家的生活由爷爷奶奶精心照料,比较自由散漫。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想玩就玩,想睡就睡,生活起居没有规律,不受任何约束。上了幼儿园后,早上起床不能太晚,吃饭要定时,要按时睡觉,游戏活动有规定的时间等。集体生活所要求的各种规则限制会使孩子感到很不习惯,规则所带来的约束感让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从而逃避上幼儿园。

案例三:辛涛剑小朋友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由爷爷奶奶在乡下代为抚养,该上幼儿园了,奶奶才将孩子领到城里来。爷爷奶奶的溺爱,不良生活习惯是辛涛剑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原因之一。在疏于管教的家庭环境中,他形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说脏话,打人,喜欢吃零食,吃饭挑食,随地大小便,甚至含着奶嘴入睡等。但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这些坏习惯都不被认可,他受到了约束,所以他不喜欢上幼儿园。

案例四:王卓含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不会自己入厕,不会自己吃饭,不会洗手……什么事情都需要照顾。在家里,他是“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着他一个人转,而在幼儿园,教师要照顾一个班的孩子,不可能对一个孩子做到全方位包办,他觉得自己不够受重视,所以不喜欢上幼儿园。

案例五:许其乐在家里,爸爸妈妈什么事都以她为主,有好吃的让她一个人吃,有好玩的也一个人玩,没有学会跟别人分享。而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大家一起玩,一起做游戏,集体生活打破了孩子在家时绝对中心地位的状态,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她在交往时不可避免还产生一些矛盾,如彼此争抢东西。面对这些问题,孩子无所适从,因此很不情愿上幼儿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6-3 10:52:27 | 只看该作者

指导策略:

一、尊重,肯定孩子的感受,然后和孩子进行积极的语言交流。

孩子在哭闹得时候,是很需要人来理解他的感受,我们应该尊重肯定孩子的这种感受,告诉他:“宝宝,我知道你喜欢妈妈,不想和妈妈分开,你现在很难过。”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是被别人理解的,不是孤立无援的,等孩子情绪缓和之后,再很平静客观的给孩子讲道理。诸如案例一中郑钛文的妈妈对郑钛文说:“我在院子等着你,放学我们就回家。”还有的家长会说:“我一会儿来接你的,马上就回来。”或者说:“吃完中饭妈妈就来接。”这些家长的哄骗方法,只能会加深孩子的焦虑情绪,甚至影响到孩子对成人的信任度。我会告诉孩子,妈妈必须上班,宝宝长大了必须上幼儿园。建议郑钛文妈妈大大方方地和孩子说再见,告诉孩子下午睡好觉吃完点心,妈妈就能来接你了。刚开始孩子不能接受,但渐渐的他自然而然就接受了。有如案例二中夏榕蔓,因为不适应幼儿园生活中的规则限制,而不喜欢上幼儿园,我会适度的对她放宽限制,比如可以午睡时早起一些,游戏时累了可以自己先歇歇等,待其情绪稳定后再逐渐加以要求,引导她加入到集体活动中来。

二、用爱心,耐心真诚的对待孩子,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感。

幼儿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只有感到老师的真诚,才会信任老师,才愿意和老师交往。新入园的幼儿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我会真诚,耐心的帮助他们,在幼儿喝水、吃饭、洗手、大小便等生活中的每一细节。如案例四中的王卓含,刚开始我会尽可能帮助他,让孩子减小对幼儿园与家里的落差感,待情绪稳定后在慢慢加以要求。

另外,在活动中我会采用一些亲昵的语言,动作。比如:我会尽量叫孩子的小名;尽量的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表扬他;对那些情绪不稳定的孩子,亲亲他,抱抱他,抚摸他等等,缩短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感,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喜欢我,老师像妈妈。例如案例三中的辛涛剑,虽然孩子的爷爷奶奶对孩子溺爱,但孩子的身上还是缺失母爱的。在我的鼓励与真诚付出下,他对我产生了亲近感,我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帮助他逐步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的。

三、组织丰富的活动,转移幼儿的消极情绪

1.游戏是孩子成长中的天使,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可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缓解不良情绪。提供一些道具和材料,让幼儿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里进行游戏活动。如玩过家家,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有的孩子做爸爸,有的孩子做妈妈,有的孩子做宝宝等等。在角色扮演中,孩子们体验着不同角色:宝宝在哭闹,妈妈在哄孩子……在角色扮演中愉悦了自己的同时,也让孩子自己教育了自己。

另外,多组织孩子到户外去活动,游戏。在运动中,在玩玩具中,孩子的不良情绪也会得到有效的分散。

2.准备一些幼儿易懂的有关分离方面的故事,把故事的内容,用清楚简单的语句配以肢体动作表达出来。例如故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在幼儿听完后,鼓励幼儿去讨论这个故事或讲故事角色的经历和情感体验。或者选择一些有关分离方面的歌曲,如《我爱我的幼儿园》,《老师爱我我爱她》,并且鼓励幼儿相互表演。这有助于幼儿认识和表达他们的消极情感和想法,有助于幼儿从中获得安慰和克服消极情感的方式。

四、做好家长工作,实现家园共育。

1.让每一个幼儿家长都知道,新入园幼儿的哭闹、情绪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家长的这种焦虑心情也是难免的。但我们会用自己的真心、爱心和细心,换来家长的放心和安心。我们会通过《家园联系栏》定期的向家长公布幼儿教育活动的内容,介绍一些育儿的经验和一些先进的教育信息。如案例五中的许其乐,以自我为中心,通过一些先进的教育信息的宣讲,以及谈话沟通,使其家长认识到自己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与老师共同商议教育策略,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2.为了减轻家长的焦虑,我会全面、细致地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例如案例二和案例四中夏榕蔓与王卓含,都是家中的小太阳,家中父母,爷爷奶奶都在关注着他们,我会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情况反馈,让他们都成为我工作中的有力伙伴与支持者。

3.孩子有特殊情况或未来园时,及时反映和了解情况。有孩子生病及时了解病情,使孩子、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经过近两个月幼儿园生活,孩子们都已有了可喜的进步:王卓含早上会高高兴兴的入园,夏榕蔓偶尔会哭闹,但来园时会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郑钛文早上入园和妈妈还是依依不舍;但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辛涛剑还是有些不好的行为,但绘画时表现很优秀;许其乐还会和小朋友有些小矛盾,但她会给小朋友讲故事。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们会有更大的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0 23: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