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假的最后几天,我认真地阅读了卢安·约翰逊写的《跳出教育的盒子》一书,感悟颇深。
一、 最初几周坚持采用一种教学方式
书中写到,你希望学生在课堂上有何感受?做何表现?一旦你确定了目标就要在最初的几周坚持采用一种教学方式。举例来说,如果你想让学生在发言之前举手,就要清楚的跟他们说明希望他们怎么做,同时必须按照你说的去执行。一方面如果你对他们说自己更喜欢举手发言,但又纵容那些在课堂上抢话的学生,这样其实是在告诉大家你说的话不是认真的。许多学生就会无视你的权威。读到这里我就想到了我们班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对于真正意义的课堂是陌生的。他们迫切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如上课如何做好课前准备,如何坐端正,如何去厕所,如何举手发言等等。一年级老师在开学前几周不必急于讲课,此时就是立规矩的时候。而且这规矩还要要求的面面俱到,详细到静息时脸朝哪个方向,文具要用什么规格的,举手要怎么举。我们必须要求学生严格执行教师所制定的行为习惯,快速的适应你的课堂。你的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要坚持下去,不可轻易改变。最开始时,我的一年级孩子们不知道发言要举手,如何举手,经过训练,几周后他们就有了发言先举手的意识。当然其中还有不能遵守纪律的学生,此时你就要对此提出批评,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起来不易,要能坚持更不易。只要教师和学生在最初几周能坚持下来就一定能有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
二、 控制课堂而非控制学生
相信有很多教师都会因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好而充满失败感,会因为个别学生违反纪律,故意在课堂上捣乱而愤怒失控。其实仔细想来,这都是教师过强的控制欲造成的。我们是想通过教学环节来带动学生跟随自己认真学习,想通过控制学生如何坐。如何听等行为 达到良好的课堂纪律效果。一旦孩子的行为脱离了既定轨道就容易产生情绪。书中的阿尔老师说:“你是老师。你决定课堂氛围。”是啊,我们无法控制学生的行为,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以及自己的课堂。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有些内容不是孩子感兴趣的,有些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不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甚至会分散注意力。每个孩子进入课堂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调皮捣蛋可能是故意在课堂上引起你的注意,希望得到你的关注;有的孩子总是坐不住,可能因为心理问题;有的情绪不佳,可能是家里或自己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我们只是想控制学生而不关注学生,就很可能恶化师生间的关系,导致课堂氛围差。
因此,我们要想有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就要先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案,教法。心中时刻装着学生,做课堂教学管理的智者。
三、 去除偏见
我们大多数人都十分努力地想摆脱自己的偏见,对于老师来说更应该比常人更加努力地去除偏见,尽量减少我们无法避免的偏见所带来的影响。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学生都会一辈子记得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老师们往往对那些后进生有很深的偏见。认为他们学习不好,其他的一切事情都不会好。自然就不会过多的关注他们,也不会给他们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甚至有时我们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出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这种情况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及其危险的,我们的偏见也许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班里有一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后进生,一开始我也是对他充满了偏见,觉得他什么事都不会做好,除了捣乱。但是在一次全班大扫除中,我偶然地发现他劳动时特别积极认真,还会和其他同学分工合作使事情做的更好。从那件事中,我慢慢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扔掉了偏见,给他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此时,我才发现这个孩子原来还是画画小能手,是一个负责任,也愿意积极表现自己的学生。之前的他只是缺乏一个平台,缺少老师的关注和爱。此后,我明白了,作为老师要去除偏见,用平等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孩子习惯的养成,了解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用心设计教案。不控制孩子,而是控制自己的课堂,你才能跳出教育的盒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