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001|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说课稿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秒的认识”的教学实录及评析



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 周琳华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教学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教学过程:
一. 创境设疑,初步感受秒
师:孩子们喜欢过节吗?有一个咱们中国最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猜猜是什么节日?每到这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春节)
    放映课件(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咱们再回到晚会现场看看: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开始倒计时了,一起来。(师生一起倒计时)
    师:过年真好!我们又一次听到了新年的钟声。谁知道,刚才咱们倒数的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师: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还想知道什么?
生1:1秒很短。
生2:1分钟就是60秒。
生3:滴答一下就是1秒。
[分析:从学生熟悉的春晚倒计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结合学过的时和分,唤醒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二. 观察探究,建立秒的概念
1. 观察秒针(出示一个钟面)
师:看来孩子们对秒并不陌生。老师可要考考你们。钟面上哪根针是用来表示秒的?叫什么针?秒针是什么样儿的?同桌的孩子互相指指,说说看。
师:钟面上有形影不离的三兄弟,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
2. 认识秒针走动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生1: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生2:秒针走一个大格就是五秒。
    师:哦,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就是这样吗?(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咱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一起说出来。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师手势做一下)你能在1秒钟里做点什么呢?
生1:一秒钟可以打开电视机的开关。
生2:看电视时可以调一个台。
生3:可以呼吸一次。
生4:可以站起来。
生5:一秒钟脉搏跳2下。
师:同桌的孩子互相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
师: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
生1:一秒很短。
生2:是太短了。
[分析: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1秒看不见,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长,只有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体验。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调动了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全方位地感受1秒,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生活经验已经足够丰富,学生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
3. 1秒的价值。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在1秒钟里也能干许多事呢。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看。(电脑演示:播放豹1秒钟的奔跑路程;发电厂1秒钟的发电量可供一户家庭用三个月;光每秒大约跑30万公里,只要一秒,光就可以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跑一百多个来回。)
师:了解了这些,你理在又想说点什么呢?
生1:想不到一秒钟还能做很多事。
生2:一秒钟也很有用,时间很宝贵,我们要珍惜时间。
师:短短的一秒钟却是那么有价值,因此,时间很宝贵,连1秒钟都不能浪费,对吗?说到这儿,让我想起了咱们中国有一个闻名世界的飞人,知道是谁吗?(出示课件)刘翔在2004年奥运会上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成绩是12秒91。短短的12秒91,还不足13秒钟时间里,就产生了一个世界冠军,刘翔简直太了不起了。如果他慢上一丁点儿,获得金牌的人还会是他吗?因此,1秒,对他来说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我们要分秒必争、争分夺秒。
孩子们,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和秒有关的东西或事情吗?
生1:发射火箭的时候也要倒数10、9、8……
生2:我们开运动会的时候也是1秒1秒地算。
生3:过马路的红绿灯倒计时也是一秒一秒的。
生4:电子表上有秒。
师:是啊,咱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分析:“双基”的教学是数学课的灵魂,是孩子未来学习知识的基础,但我们不能忽视教书育人的本职,要把学科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本环节中,让学生观看一秒钟里飞机、卫星行驶的路程,我国研制的巨型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发电厂的发电量和光速等资料以及学生熟悉的刘翔奥运会夺冠的成绩与学生前面谈到的对一秒的感受是很短的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秒虽短暂,但却是相当有价值的,引出“分秒必争”“争分夺秒”这两个成语,使孩子懂得了要爱惜时间,抓紧时间,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
4. 认识几秒。
师:刚才,咱们知道了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仔细看,这一次秒针走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演示秒针从12走到1)
生1:数出来秒针走了5下。
生2:不用数也可以知道,因为秒针走了1大格,每一大格有5小格,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5小格就是5秒)
师:说得真清楚。接着看(课件演示秒针从1走到5)你知道秒针又走了多少秒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秒针走4大格就是4个5秒,是20秒。
师:真棒!再来看一看(课件演示,秒针从5走到7再过2小格),秒针又走了几秒?你怎么知道的?
生:秒针走了两个大格就是10秒,再加上两个小格是2秒,所以一共走了12秒。
师:如果秒针走一圈会是多少秒?你怎么想的?
生1:秒针走一圈就会走12个大格。
生2:秒针走一圈就是走了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
(师随着生的回答,板书:60秒。)
[分析:几秒的认识教学先是让学生静静地体验五秒、二十秒,再让学生说出秒针走了多少秒。学生有的用数数的方法说出了秒针走的时间,也有的利用旧知的迁移用秒针走了几大格几小格来判断秒针走了多少秒。此处教学,再一次让学生体验了时间单位“秒”,加深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同时还尊重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也优化了方法。]
5. 探究秒与分的关系
师:秒针走一圈,分针会也什么变化?请学生猜测。
师:现在分针和秒针都指着几?(12)注意观察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有什么变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电脑演示的钟面秒针走动情况)
师:回想一下,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生:分针走了一小格
师:分针走了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师板书:1分)
师(指着板书):秒针转动一圈经过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分针经过一个小格,也就是1分,那么……你有发现吗?
生:1分=60秒(师板书:=)一起读读。
师:那半分等于几秒?2分等于几秒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1分等于60秒,2分就是2个60秒,所以是120秒。
[分析:对于分与秒的关系,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课前就有所了解,因此,此处教学重点又一次放在了体验上,通过课件上秒针走一圈和分针就走一小格的直观演示,让学生能通过观察,亲身体验分与秒的关系,从而抽象出1分=60秒的结论。]
三. 活动体验
1. 感受1分钟
师:60秒也就是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咱们来个一分钟的体验活动,好不好?
(1)老师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项活动,有的是写字,有的是口算,有的是写数字。现在从抽屉里拿出题单看一看自己要做什么,尽快作好准备。问学生:写字的同学是哪些?做口算的呢?写数字的呢?
生活动后汇报,师给予评价:孩子们这一分钟做的事情可真是不少。
(2)刚才我们是静静地体会一分钟,现在咱们来点可以动的,好不好?每个大组选一个孩子表演拍球、跳绳,其余学生数数。(生活动后汇报,师分类给予评价,突出相同的一分钟,做得多的速度快。)
师:这一分钟里,我们可以拍几十个球,跳几十下绳,一分钟的价值挺大的。那么,我们这一节课有多少个1分钟呢?(40个)。在这40分钟里我们将会收获更多的知识。
[分析:动静结合的一分钟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1分钟的长短,体验1分钟的价值,学生们兴味盎然,积极性非常高,同时通过活动还将“时间相同,做的数量越多,速度就越快的数学思想”加以了渗透。]
2. 估测活动:咱们再来一个估测时间的活动。
①从教室后走到前面的时间
师:请一个小朋友从教室后面走到前面,其他的孩子估计一下他走这段路程大约是几秒。同时介绍秒表(这是专门测秒的计时工具),老师用它来准确计时。
师:哪些估得比较准?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
生:我是用数的方法。
师:数给同学们看看。(生演示)
师:他数的节奏就和秒针走的节奏相似,所以他估得较准。
②系红领巾的时间
师:再来估测小朋友系红领巾的时间,这一次看谁估得准确。
(根据学生的汇报,提炼方法)师:我们大都用上了数数的方法,每数一下要和秒针走的节奏差不多,就能较准的估计。
[分析:估测时间的活动是利用前面学生对1秒、几秒的体验进行的,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测,由第一次的估不准,到听同学交流方法,再到第二次大部分估准,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估测短时间的方法。锻炼了对较短时间的估计能力。]
四. 巩固新知
师:学了知识,还要会用它解决问题,我们来比一比谁掌握得最好。
1. 书63页第1题,请你仔细读题,认真思考,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2. 排名次
师:第三关,100米排名
出示100米跑步成绩单
小东 16秒
小红 18秒
小亮 16秒25

看时间排名
说明理由(学生独立讨论完成)
五. 总结全课,谈谈收获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孩子们,时间是由一秒、一分、一时、一天、一年积累起来的,每倾听一次新年的钟声,我们就长大了一岁。相信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好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课后反思: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出学生数学的活动水平。而体验又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生身处学习环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1秒”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看秒针走动,听、说秒针走动的声音,说一说,演一演1秒钟你会做些什么,体验“秒”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回头……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后面的环节中还有体验五秒、二十秒、体验1分=60秒,1分钟的体验活动等。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在体验中,不知不觉他们对秒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高潮,也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得以发挥出来。任何的学习都是一种主动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我们的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本课的另一特点是突显了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数学不仅仅只是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份,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数学的科学性,忽视了其作为文化功能的存在,以致在一般人眼中,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只是一些没有生机的数字和图形的堆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强调作为科学的数学时,更要让学生感受到作为文化的数学的存在。本课通过让学生看一秒能做多少事,看刘翔夺冠的资料,充分地让学生感受了时间的宝贵,感受到了数学的文化性和教育性,是本课极具人文关怀的体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57:00 | 只看该作者
凸显“数学味”,追求实效性



浙江省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新星校区 陆淑芳



【案例背景】今年,我先后两次在杭州市采荷二小执教了《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怎样把这一课上出新意?怎样使数学课堂更加有效?怎样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带着这些问题,我经历着我的磨课历程,我实践着,我思考着。现把先后两次研讨会上的两种不同教学片断摘录如下:

【案例一】

一、创设情景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看来,每个小朋友都很喜欢体育。瞧,我们学校的小朋友正在开运动会呢!

2.(课件出示主题图)操场上多热闹!你从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3.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二、探究算法

1.师:刚才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些除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了算式。这些算式你会计算哪一个,你就来说哪一个,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比较两组算式,师:象21÷5和25÷3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除法,请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这样的除法可以怎样去计算,然后把你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

生独立思考,研究算法,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各种算法,并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

3.师:刚才我们用画图、想乘法、想口诀……计算出了21÷5和25÷3,知道这两个算式计算时都是有多的,我们就把多的这个数叫做余数,用……来表示。现在谁能看图,说说这两个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生看图说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

4.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余数,还能用各种方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其实除法也能用竖式来进行计算。猜一猜,除法的竖式会是怎么样的,与加减法的竖式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说说竖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5.试一试:用竖式计算13÷3、47÷6。

思考:纵观本节课教学,在老师精心创设的运动会的情景中,学生始终兴趣浓厚,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学习效果也较好。但如果深入地去反思本节课,就会发现本节课“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表现在:一方面,孩子过多地关注生活情节,孩子们对生活情景的兴趣大于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情景中的生活因素较多,使教学花费时间较多,导致练习的量不够,使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高效。

是否数学课堂一定要以生活情境为依托呢?能不能在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中追求实效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重新设计了《有余数除法》的新知部分教学,旨在凸显数学课的“数学味”,在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上做一种新的尝试。

【案例二】

一、把握起点

1.师:小朋友们,知道这节课我们要一起研究什么知识吗?

生:有余数的除法。

2.师:你认为什么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借机了解生的认知基础。

生1:就是除起来有多的除法。

生2:就是点6点再写一个数的除法。

……

3.师:看来小朋友们对有余数的除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谁能来说一个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生举例:7÷3  10÷4

二、感知意义

1.观察生举的算式,说说与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1:这个除法算式算起来还有多1个的。

生2:找不到乘法口诀的。

生3:不能直接算的。

2.师:大家觉得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7÷3这个算式去计算?

生1:妈妈买了7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

生2:有7本本子平均分给3个同学。

生3:有7元钱,买3元一本的本子,可以买几本?……

3.师:小朋友们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7÷3这个算式呢?

生出现的方法有:摆学具、画图、编数学问题……

4.师:小朋友用很多方式表示了这个算式的意思,谁能说说7÷3等于多少?

师板书,介绍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写法。

5.师:谁能结合你举的例子来说说这个算式各部分的意思。

三、探究算法

1.师:象这样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还有很多,谁还能再来说几个?

2.刚才说的这些算式你会计算吗?我们来选择一个,试着算一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又好又多。

生独立思考,研究算法,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各种算法,并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

4.师:刚才我们用画图、想乘法、想口诀……计算出了这道题。其实我们还可以用竖式来进行计算呢?谁会写除法的竖式。

指名说,师板书,并加以说明。

5.试一试:从剩下的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说说方法。

6.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什么方法?应注意什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教学后,我们欣喜地看到,整节课孩子们自始至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他们被数学问题所吸引,他们为解决问题而思考,课堂教学活动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整节课,孩子们时而安静地思考、时而踊跃地发言,时而安静地书写、时而大胆地表达……。课堂上动静交替,孩子们积极参与,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得到充分的体现,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教学反思】

两次教学具有其共同点,都注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都注重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案例一强调数学的“生活味”,从孩子的生活引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展开探究,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教学过程。而案例二更强调数学的“数学味”,使孩子们在认知的冲突、问题的解决中体验到成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培养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等思维能力。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教法更能体现数学课的特色,更能以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一、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使情境具有“数学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里所说的“情境”不仅仅指“生活情境”,孩子的认知起点、思考性的问题等都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案例二就是以学生自身对有余数除法的认知来作为一个教学的情境,这样能在一上课就使孩子们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使孩子们迅速调动认知体系中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认知,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同时,又能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对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另外,还可以使一部分已经有所认识的孩子在上课开始就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今后能更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数学。这样的教学情境比起案例一中的生活情境能起到更全面的作用,能使孩子们在上课开始就体会到数学课的“数学味”。

二、提供安静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孩子们进行数学的思考

纵观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常常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课堂上举手如林,气氛异常活跃,可是,在这热闹活跃的背后,数学课,是否还缺少点什么?我觉得还缺少安静。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是一门训练思维的学科,在数学课上少不了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案例二就注重为孩子们创设一些安静的思考的环境。让孩子们静静地观察、独立地思考有余数除法与以前学习的除法的不同;让孩子们静静地倾听,认真地分析其他孩子说的计算方法;让孩子们静静地尝试,体验有余数除法的最优算法。本节课少了小组合作的热闹,更没有一些激动人心的游戏或生活场景,但给每位孩子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孩子们在观察思考中有了自己的发现,在安静倾听中分享了别人的学习成果,在默默感悟中体验了算法最优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功,而孩子们的观察、概括、分析等能力也在课堂的这一片“静土”中得到了孕育、发芽、成长。

三、构建生活的数学学习原型,使“生活味”为“数学味”服务

强调数学的“数学味”并非要否定数学的“生活味”,而是要把“数学味”和“生活味”有效地结合。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为了有利于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我们必须为他们构建生活原型。在案例二中,当孩子们说出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之后,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算式的意义,教师让孩子们去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这个算式去计算”,这样的问题创设,就为孩子们沟通“数学──生活”搭建了桥梁,抽象的数学知识找到了具体的生活原型作依托,孩子们对于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就更形象了。之后,再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这个算式,又把孩子们的思维从具体的生活中得到提升,孩子们运用符号、简图来表示,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的理解得到深化,孩子们的思维过程逐步地“数学化”。

正如郑毓信教授指出,“我们所追求的不应是由‘学校数学’向‘日常数学’的简单‘回归’,而应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一些非数学活动倾向偏离了数学课的本来目的,影响了学生对数学课的正常体验。我们应该克服这种倾向,组织有效而真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品出“数学味”,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57:00 | 只看该作者
亲历实践活动,倡导自主学习



浙江省桐乡乌镇民兴中心学校 邱生菊



教学背景:

最近,我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确实感到有点头疼。因为我一直认为对于分数的含义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还费尽心思设计了教案,准备把要学的知识点都有讲得非常透彻、到位。但结果,在上课时,许多学生都觉得很简单,他们不停地插话,打乱了我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可让他们做作业时,却是错误百出。但是不让他们插嘴,专心听我讲,结果他们兴致全无,趴在桌上不想听课。我真是不知该如何办才好,一下课,甚至还埋怨这些学生真是太放肆了!

后来,我停止了抱怨,开始反思: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呢?对!就是要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倡导自主学习。

案例描述:

一、游戏导入:(用掌声表示数)

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当第3小题口述后,学生没有击掌,有的学生窃窃私语,有的学生紧锁眉头,此时,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地思索(进入了状态)。2分钟过去了,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邱老师,这半个苹果该怎样表示呀?”接着我就顺水推舟对大家说:“是啊?你能用手中的圆形纸折出半个来吗?(学生兴趣盎然,待学生折出之后)

二、自主探索,体验分数

师(用期待的目光追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苹果呢?

生1:可以说“一个苹果的一半”。

生2:可以画出半个苹果“D”

生3:可以用1/2表示。

生4:可以用0.5表示。

……

师:同学们刚才都说得很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苹果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第3位同学说得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苹果的一半,现在谁能说出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在学生认识了1/2这个分数之后)

师:你能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

(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

生1:可以折成……

生2:可以折成……

师:你还能用手中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纸折出你想认识的其它分数吗?

(学生信心十足地说:“能”,并且表现出非常感兴趣的样子。)

生1:我用正方形纸折出了1/4。

生2:我也是用正方形纸折出了1/2。

生3:我用长方形纸折出了3/8。

生4:我用长方形纸折出了3/4。

生5:我用圆形纸折出了5/16。

……

(学生听得非常认真,并且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

当时,我也对同学们精彩的回答露出了佩服的神情。

接下来,同学们又积极地做了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上面这个案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个片段,它较好地体现了我思想上的一些创新和转变。

一、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

在前面教学时,由于总是对学生不太放心,结果只会束缚学生的手脚,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为真正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必须是学生自主的活动,这一节课中,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小主人”的目的。

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从而形成独特的见解。教师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综上所述,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深刻领悟其精神和理念;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出教学活动,创设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58:00 | 只看该作者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小学教育集团柯北校区 石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操作、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建立分数概念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寻求分数,能自己往下写分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初步建立几分之一分数的概念。
教学用具:各类卡片图,各类折纸。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T: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在奥运赛场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学校里老师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来教育我们,你也想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小法官和小老师吗?(想!)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出示:小华、小丽两个小朋友。
a:出示6个大苹果,怎样公平、公正来分一分。(要求学生说出“平均分成两份”,学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样公平、公正来分一分。(“平均分成两份”,学生分。)
c:出示两个汉堡,又该怎样来分?(齐分,学生上去分。)
(小结:我们都把它们进行了“平均分”板书。)
d:出示一个大饼,你能公平公正地来分一分吗?你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揭题:我们要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它叫做“分数”(板书)
(二)探究新知,不断摸索:
1.认识
T:刚才我们把一个大饼通过平均分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这个分数就是“”。那“”怎么来书写呢?跟着老师一起写(学生举起手指一起写),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把大饼平均分成了2份,再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读作二分之一(齐读“”两遍,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边演示边说:把大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师拿起分好的大饼:左边这一份是整个大饼的,那右边这一份呢?(齐说:
同桌活动:从信封中拿出各种折纸,你能折一折这些图形的吗?(请学生交流,注意语言的表达。)
T:老师也忍不住想来折一折了(拿起一个正方形的折纸,随便一折,将它剪下,举起一块说是“”。)(学生反对,强调没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数来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碰到过的例子?(学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个分数,把这个分数折出来,画出来。
请学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纸,折出自己想出的一个分数,用画阴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并请画得最快的几个小朋友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写上你所表示的分数。(教师选取部分,一起评价,并说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学生语言的表达)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一口气来说一说:
2.用手势来判一判:
3.根据分数在图中涂阴影,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些分数的大小:
4.它是一个长方形,把它这样对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块上涂上颜色,你知道每种颜色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吗?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今天,你收获了多少,能一起来分享吗?
2.课外,请你再去折一折,你还能折出多少分数来?
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点评

非常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2 17: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58:00 | 只看该作者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陕西省吴堡县一完小 辛维书

吨的认识
授课教师
陕西省吴堡县一完小辛维书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P68的内容。
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
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渗透点:
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学法引导
1.通过课前调查,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质量观念。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1关于吨的知识你能知道些什么?
2.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出几个例子。
可以看课本或课外书,可以问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找。
通过课前调查增加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1故事激趣:
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
2.解释:限重1是什么意思?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限重1吨”的意思。
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关于“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整理:
A、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称。
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C1吨=1000千克。
2.感知1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激趣:1吨到底有多重,你想知道吗?
推算: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观察感知,形成表象:请40个同学站在讲台上,这些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就大约是1吨。

学生依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来回答。





用自己的方法来推算,然后告诉同学们自己的算法。
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
展示课前的学习情况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推算,然后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这4个动物能过桥吗?他们该怎么过?你还要知道那些条件才能知道?
出示:
300千克
500千克
鹿200千克
400千克
你们能为他们设计几种过桥方案?
2.老师们也想去运动场看看,你能告诉他们该怎样过桥吗?
3.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告诉学生:在陕西省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4.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记下来。然后在班内汇报。
说出设计理由。

独立思考后回答。

结合生活实
际说说。





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畅所欲言。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





让学生从小就懂得要爱护路桥。激发学生主人翁的情感。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单位的换算和比较大小,懂得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体现时代性,激起学生关心生活的热情。



结合生活事例,让学生要明白合理使用单位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学习小明善于观察、喜欢动脑,能主动的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应用数学的习惯。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会经常用到数学知识。

让学生学会及时反思,整理所学的知识。
就象小明一样认真观察生活,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写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吨的认识

质量单位
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
地秤

1吨=1000千克

能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然后呈现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也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是小组讨论时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工,注意纪律,使得小组讨论时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实际上,有的同学积极参与,有的同学好象事不关己,在一边玩,没有做到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每一个同学都得到发展提高,使得小组讨论流与形式。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组织学生有目的、纪律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与伙伴协同合作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59:00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性》说课设计

湖北省石首市实验小学 王仁平
  教材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学习时间在12月中旬。
教材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预知,即确定现象;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法事先预知,即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新增了属于概率知识范畴的内容《可能性》。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材选取了“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主题图及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设计思路:
1.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学生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义,能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3.学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理解可能性,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元旦节快到了,东方超市为了吸引顾客,准备举行一次摸奖活动。摸奖的规则是:在一个盒子里放一些球,凡是一次购物满50元的顾客,都有一次摸奖机会。摸到红球有奖,摸到白球没有奖。如果请你设计,你能想出几种放球的方案?
板书学生的方案:全放红球  全放白球  既放红球又放白球
[设计意图] 把教材中呈现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情境改变为更贴近学生、学生更熟悉、更现实的摸奖的情境,为更好的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第一次摸球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㈠学生小组合作摸球,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提问:根据你们的方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摸球用的盒子、5个红球、5个白球、试验结果记录单)依次进行摸球试验,并把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长组织,确定记录人和汇报人;2.摸前搅和一下,摸时不能看,按一定顺序来摸,次数不定;3.每摸一次,就把结果记录下来;4.摸完后,观察记录单,能发现什么。
试验结果记录单:
⑴全放红球
摸球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
球的颜色










⑵全放白球
摸球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
球的颜色










⑶既放红球又放白球
摸球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
球的颜色










㈡组织学生交流,认识“一定”、“不可能”、“可能”。
学生汇报试验结论,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验的。如,汇报全放红球试验时,说一说放了几个红球,摸了几次,每次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板书:
    可能性
     一定
  结果确定
[url=]{[/url]
       不可能
结果不一定─可能
㈢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摸球试验的结论。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没有老师的限制,只有根据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活动,盒子里放多少个球,摸多少次……一切都由学生做主。教师的作用发挥在汇报过程中的引导学生反思上,让学生通过第一次摸球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不管盒子里放几个球,也不管摸几次,在不看的前提下,如果只放红球,就一定只能摸到红球,不可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如果既放红球,又放白球,就既可能摸到红球,又可能摸到白球。在对比中更好地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三、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不仅可以描述摸球试验的结论,还可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会现象。出示P105图,想一想,这些事件的发生是“一定”、“不可能”,还是“可能”?
组织汇报,说说判断的理由。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现象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些现象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设计意图] 借助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和列举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描述、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
四、第二次摸球,进一步认识可能性,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㈠认识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影响后一次摸球。
出示摸球的盒子,放入2个红球和2个白球,说一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能确定吗?为什么?
学生猜一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请猜的同学摸一摸
再猜一猜,摸一摸……当学生前一次摸到红球后,下一次可能猜会摸到白球,这时让学生亲自摸一摸,想一想为什么不能如人所愿,感悟到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影响后一次摸球;
㈡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继续猜一猜,摸一摸,当学生摸出一个球后,把这个球拿出,让学生再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并摸一摸;当学生摸出一个球后,把这个球又拿出,让学生再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再摸一摸……让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变成“一定”或“不可能”,“一定”或“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
[设计意图]可能性作为一种随机事件,是不受人的主观愿望控制的。但许多学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即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就该摸到白球。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我设计了第二次摸球活动,让学生先猜再摸,暴露学生的认识,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想一想,感悟到对于某一次摸球来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事先是无法确定的,并且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会对后一次摸球产生影响。通过逐步拿出球,让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变成“一定”或“不可能”,“一定”或“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
五、学习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组织练习,深化对确定和可能性的认识
㈠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会现象。
㈡根据结果设计放球方案,,说一说怎么想的,并摸一摸。
1.一定能摸到红球;
2.可能会摸到红球;
3.不可能摸到红球。
㈢猜一猜:东方超市的老板会怎样放球?为什么?每种颜色的球放多少?
[设计意图]设计第三次摸球和猜一猜的练习,让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又有新的认识,学生的思维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并且为下一节课学习可能性的大小埋下伏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59:00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性”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江西省遂川县泉江小学   王秀琴
评析:江西省遂川县教育局教研室 邓园生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
教学难点: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
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箱子、正方体、小动物头饰、题卡、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先请同学们听一个有关阿凡提的故事。
课件演示: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眼看就快要过年了,帮财主做了一年长工的阿凡提想向财主要回他十个金币的工钱,可贪心又小气的财主却不想给他,心想:要怎样做才能使阿凡提得不到金币又无话可说呢?财主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办法。于是他对阿凡提说:“不要说十个,我这里有一箱子的金币,你把里面的金币往上一抛,如果落下后个个都是正面朝上,那这些金币你就可以全拿走了。”“那好啊,你先把金币给我。”阿凡提回答说,于是他把箱子里的金币全都倒出来,玩弄了一会儿……
师:这个故事的结果到底如何呢?阿凡提可能赢吗?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能揭开谜底。
【评析:课导入时就播放学生喜爱的“阿凡提”故事,设疑激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探索
活动一:通过教师的猜颜色游戏,体验“一定”。
师:王老师这里有一个纸盒,里面装着一些小正方体,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谁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玩?(两生上台)
师:我们3人合作,由你来摇动纸盒,你从里面随意摸出一个小正方体来,王老师来猜它的颜色,下面的同学,好好欣赏一下老师的本领吧!
师:我猜蓝色。(学生拿出来,师接过正方体高举。)看,我猜对了没有?
生:猜对了,猜对了。(部分学生鼓起掌来。)
师:再来一次。我又猜是蓝色。(展示)哇!我又猜对了。
师:再来再来,我还是猜蓝色。(学生拼命鼓掌,气氛热烈。)
师:怎么样?同学们,王老师猜颜色的本领够厉害吧!知道老师为什么猜得这么准吗?
生:因为你事先就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全都是些蓝色的正方体。
师:你们都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异口同声地)
师:同学们真聪明。事先,王老师的确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全都是些蓝色的正方体(边说边把盒子里的蓝色正方体拿出来),所以,如果继续让王老师摸下去的话,摸出来的也一定是蓝色。(板书:一定)
师:谁再来说说为什么从这个盒子里摸出来的正方体一定是蓝色?
生:因为盒子里只有蓝色的正方体,所以摸出来的正方体一定是蓝色。
活动二:创设摸奖情境,体验“不可能”。
师:同学们都去摸过奖吧?看,老师今天还特意地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摸奖的箱子,(用力搬出)大家猜猜看这个箱子里可能装着些什么?
生:水彩笔、本子、小玩具……
师:告诉你们,谁都没有猜对,想打开看看吗?(师打开纸盒)
生:空的,什么都没有。
师:请大家注意了,现在王老师把一些小正方体放进去(隐秘的),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只要你们能从这个箱子里摸出一个蓝色的正方体来,那么这本漂亮的笔记本(展示奖品)就属于你了,谁想来试一试。(学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气氛热烈。)
生1:没中奖。
生2:又没中奖。
生3:还是没中奖……
师:那么多的同学都摸过了,为什么没有一个能中奖呢?难道你们今天的运气都这么差吗?
生:不是运气差,箱子里面根本就没有蓝色的正方体(学生猜想)。
师:你们都这样认为吗?
生:是。(整齐宏亮,异口同声)
师:同学们的推想能力真是太厉害了!大家请看,(打开盒子,拿出正方体)里面装的全都是些红色、黄色、绿色的正方体,有蓝色的正方体吗?
生:没有。
师:如果继续让你们摸下去的话,可能摸出蓝色吗?
生:不可能。(板书:不可能)
师:为什么从这个箱子里不可能摸出蓝色?
生:因为里面根本就没有蓝色的正方体,所以不可能摸出蓝色。
活动三:继续摸奖游戏,体验“可能”。
师:既然从这个箱子里不可能摸出蓝色,那么这些漂亮的笔记本你们也就得不到了,觉得这样的摸奖有意思吗?
生:没意思。
师:那应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把蓝色的正方体放进去。
师:好,老师就听你们的。下面老师把这3个蓝色的正方体也放进去,请问,现在这个箱子里有几个蓝色?还有几个其他的颜色?
生:有3个是蓝色的,还有3个是其他的颜色的。
师(摇动纸箱)问:这回谁想上来摸?
请一个学生上来,在摸出来之前问:“他从里面摸出一个正方体来就一定能中奖吗?”
生:不一定,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会中奖。
师:为什么?
生:因为箱子里面的正方体不只是蓝色,还有其他的颜色。
师:那你们觉得他会摸出一个什么颜色的正方体呢?
生1:红色。
生2:黄色。
生3:绿色……
师:也就是说这四种颜色的正方体都有可能被他摸到。因此,他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会中奖,我们只能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这件事情,同意吧?
生:同意。(板书:可能)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运气了。(生摸,实际体验。)
【评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特殊之处是让学生经历“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创设学生熟悉的摸奖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并在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发展。】
三、判断生活中的事件,内化提高
1.判断生活中的事件。
师:刚才没有机会上来摸奖的同学不要灰心,同学们请看(电脑展示6只不同的小动物,例2的6种现象:①三天后下雨;②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③地球每天都在转动;④人用左手拿筷子;⑤太阳从西边升起;⑥地球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分别在这6只可爱的小动物身上。)这些小动物可爱吧?瞧,它们都在向你们招手呢,想不想得到它?
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这6只小动物吸引了,一心只想得到它们,这时老师提出答题要求:
a、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来描述这些现象。
b、回答时,不仅仅要把这些现象描述清楚,还要说出你的理由。
c、学生自由选题回答,回答对了以相应的小动物头饰作为奖励。
【评析:以“夺小动物”游戏渲染解决问题的氛围,学生兴趣盎然,再一次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与感悟数学,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内化提高
师:同学们,可爱的蓝猫看到大家这么聪明,也忍不住想出题考考你们了,告诉老师,有没有信心接受蓝猫的挑战?(生:有)。那好,请看,它来了。
电脑播:嗨!大家好,不用介绍,咱们早就已经是老朋友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题目是:
师:同学们先把这三个要求齐读一遍。
请大家拿出这张题卡,(师举题卡)每个人都有一张,并且上面写有要求,请你仔细看清题卡上的要求,自己来涂一涂,比比看谁涂得又快又好。(学生练习)
师:如果你已经涂好了,请把你的作品拿上来,贴在相应的要求下。(学生贴)
师:黑板上已经贴满了各种作品,大家相互讨论讨论看看有没有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师: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成功地接受了蓝猫的挑战,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鼓励一下自己吧!
【评析:涂色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更增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举生活中的实例,放飞思维
师:刚才,我们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已经学会了用这么多词来表达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实际上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很多,那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说生活里的事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其他的同学给你评价评价,比比谁想得又快又多。
(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现在,谁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全班同学听。
生1:每个人都一定有自己的属相。
师:你的属相是什么?大家知道自己的属相吗?(学生趣味盎然,相互诉说)告诉你们,王老师也有自己的属相,我是属蛇的。
生2:公鸡不可能会下蛋。
生3:男人不可能会生小孩。
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学生哄然大笑,并情不自禁地为他的绝妙发言鼓掌。)
生4:人一定会死。
师:“死”这个字听起来让人感觉心情沉重,不仅是人,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一定会死,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有限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多做一点贡献!
生5:今天,老师可能会表扬我。
生6:我可能会成为一个科学家。
……
师:那么多的同学还想说,这样吧,如果大家有兴趣,下节课我们专门来搞一个这样的交流会,到时比比谁讲得最多最棒,好吗?
【评析: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事,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内容,从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教师即时即兴的口语评价与引导,对整个课堂气氛,学习情感的激发起了很好的渲染,促进作用。】
五、解决故事中的问题,拓展延伸
师:学到这里,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那个故事中去,老师想问一问了:“财主要求阿凡提把一箱子的金币抛起来落下后个个都要正面朝上,这可能吗?”
生:不可能,因为每个金币都有正面和反面,那么多的金币抛起来落下后肯定有一些正面朝上,还有些会反面朝上。
师:的确,如果按这样想,阿凡提几乎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难道就眼看着财主把所有的金币拿走吗?如果是你,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抛出的金币落下后一定都是正面朝上。(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以把两枚金币的反面粘起来。(师现场演示,学生茅塞顿开。)
师:阿凡提就是用这种办法惩罚了财主,夺回了全部的金币。
【评析:这一环节,既与课始提出的问提首尾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与灵活,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开放性。】
六、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可能性”。提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我们这个年级就要举行一场拔河比赛了,你们觉得我们班能赢吗?(师用激情地、富于挑战性的语言提问)
生:能!
师:一定能赢吗?
生:一定能赢!(学生情绪高涨)
师:真棒,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赢得比赛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其实,比赛的结果并不会随着我们的情感,意志而转移,我们可能会赢,也有可能会输。结果究竟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说明可能性与自己的愿望、意志是无关的。】
【总评】
“可能性”是实验教材中出现的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不仅如此,教学中,教师还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1.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基于这点,教师创设了让学生摸各种不同颜色的正方体的活动,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如在理解“不可能”这个概念时,教师先让学生摸正方体,凡是想摸的尽量让他们摸,在许多学生试摸之后,都不能中奖,学生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那么多的同学摸过后,居然没一个能中奖?由于疑问而引发思考,并作出猜测和推理,原来箱子里根本就没有蓝色的正方体。在此基础上,再打开箱子让学生观察,从而验证自己的推想。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游戏──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
2.将数学学习置于生活的背景之中。“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教学本节课时,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如贯穿始终的阿凡提故事,学生喜闻乐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又如,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更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还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真正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3.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有机融合。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老师的教学语言很少,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如:“同学们真了不起”“你的推想能力太厉害了”“你的发言太精彩了”等。即有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有对学生学习情感的评价。比如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时,老师适时适地的引导和激励,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同时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师爱的魅力。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将结束时,教师有意设计了数学与情感关系这一环节的教学,说明了可能性并不会随着人们的情感,意志而转移。虽然简短的几句话,看似信手拈来,但的确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只是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20: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