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0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作文范文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09: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外星人说”之我见1
 茫茫的宇宙空间到底存在不存在“外星人”?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从生命的起源来看,只要在合适的恒星系统中的一颗条件温和的行星上,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即可产生原始的生命。据科学研究推测,这种现象不只是地球上的特有,在整个宇宙空间中绝对会有不少这样的现象。着名天文学家弗兰克·德瑞克早在1961年就提出了一个推断外星生命的方程式,我们通常叫它为“德瑞克方程式”。“德瑞克方程式”现在已经得到全世界很多天文学家的认可。通过“德瑞克方程式”的计算,天文学家们乐观地推断出,仅在银河系中就存在着大量的可能孕育着智能生命的星体。有人甚至明确断言,银河系中就有100万颗左右的行星上可能有生命诞生,而且每颗行星上的生命处于不同的进化阶段。因此,就更不用说离我们更远的其它星系上有智能生命存在的可能了。

  之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未能邂逅哪怕一名“外星人”,或确信发现的是“外星人”留下的痕迹,我的观点是——

  一种可能是,“外星人类”的文明程度还不足以和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文明相比。他们没有掌握探索宇宙空间的能力,暂时还“走”不出他们生活的星球。他们就那样原始地生活着,不被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所知道。当然,他们也绝对不会知道我们地球上的人类。

  第二种可能是,“外星人类”的文明程度虽然等同于或者大大超出了我们地球上的人类,但由于“外星”离地球实在太远(必然是这样),因此,“外星人”在探索宇宙空间的时候,肯定也会像我们人类一样,只有在确保“宇航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会在航天器上搭载“宇航员”。而航天器飞行的目标越远,航天器在发射时的冲击力对宇航员的振荡越大,也就越对“宇航员”的生命造成威胁。更进一步说,既就是“宇航员”能承受得了航天器发射时的冲击力,作为肉身的“航天员”也不能在宇宙空间生活太久的时间,否则也会对其生命造成严重损害。这样,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一定也是肉身(因为生命都是肉身的)的“外星人”,他们不会愚蠢地派遣他们的同类,冒生命危险进行少则几十年几百年多则上千年上万年的穿越宇宙空间到地球作客的死亡游戏。最多,他们会不失时机地向遥远的宇宙空间发射一些无“人”驾驶的航天器,对神秘的宇宙进行他们的探索。在我们地球上空多次出现的神秘飞行物——OFU,谁说其中不会有“外星人”的航天器?

  “外星人”是存在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终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幸遇“外星人”,并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09:34: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外星人说”之我见2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地球上发现外星人的说法屡见不鲜,这浩瀚的宇宙中存在外星人吗?这个世界上有二维空间的生命体吗?我个人认为外星人一定存在!但,二维空间生命体肯定是没有的!

  宇宙中大概有几亿个星系,其中一个星系中有几百个太阳系那么大的星系。这么大的宇宙系统就不会出几个和太阳差不多的恒星?就不会有几颗和地球一样的行星吗?一定是存在的!那么,像地球一样的行星都有,它就不能捕获像月亮一样的卫星吗?所以,我的观点是,外星人是存在的!

  至于外星人是不是二维空间生命体,我敢说:“这不容置疑,不可能存在!”大家都明白,二维空间是没有高度的图形的空间,而生命体是由一个比细菌还小的单细胞生物分裂而成,而生物的基本构成元素是水。一个单细胞生物也要捕食,水都有体积,何况单细胞生物至少有几纳米长,几纳米宽,几纳米高吧,不然,它如何觅食?如何吸收水分?如何生存?

  确认了外星人是存在的,而且不是二维空间生命体,但是外星人造访地球或月亮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外星人远在别的星系,它也要摸索,不可能很快找到地球啊,而以光速来造访地球少说要几百万光年,就是外星人愿意等,机器恐怕还不愿意呢!再说,他如何知道地球有生命?难不成他用光来探测吗?那也要几百万年,那时,科技都日新月异了,如何去接收和理解这个消息?至于啊姆斯特朗看见的月球上排列整齐的光环,可能像UFO的一次闪光灯引发UFO的假象一样,是他飞船仪器上的按键反光的吧!

  这就是我所见解的外星人存在之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外星人说”之我见3
 多年来,世界各地关于UFO(不明飞行物)的传闻层出不穷,是真的有地外智慧生命光临地球,还是人类在强烈愿望驱使下产生的幻想?争论从有人提出“外星人”的说法开始就没有停止过。

  据有关资料记载,第一个看到“不明飞行物”的是一个叫肯尼恩·阿诺德的美国人,他是在1947年6月24日看到的“不明飞行物”。此后关于这类的报道逐渐增加起来,世界上每年报道的这类发现多达几百次,而且目击者人数也成上升趋势,有些爱好者还把看到的景象拍成图片或录成DV,似乎“外星人”的存在和他们的光顾地球越来越成为不可置疑的事实。而近期英国国防部信息局的科学家经过4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大概会给广大的“ET(外星人)迷”当头泼一盆冷水,他们认为,迄今发现的“不明飞行物”其实都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大气现象造成的。

  真的有“外星人”存在吗?据现有的资料介绍,仅银河系里有2千亿颗太阳的兄弟姐妹,就算10个恒星中有一个行星环绕,那么地球在银河系中就应该有200亿个兄弟姐妹,就像太阳的9大行星只有地球有高等智慧生命存在,那也应有10万以上的行星适合生命发展。照这样推算,在我们人类赖依生存的地球以外,肯定有智慧生命的存在。

  就算有“外星人”存在,而浩瀚星球彼此间相距遥远,“外星人”根本不可能造访地球,这又是许多关注此事人的疑惑。也许就像几千年前的古人无法想象今日人类的科技发展一样,“外星人”很可能拥有现今人类无法想象的先进工具造访地球。

  前面提到的英国科学家的研究也不止是为了戳穿UFO的神话,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任何人还没有掌握“外星人”存在的确凿证据。因此,关于“外星人”的争论话题,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永远也不会停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国宝失踪之谜
 1929年至1936年,在中国北京的周口店,相继发掘出了三个成年古猿人头骨化石和众多的枕骨、眉骨、耳骨化石碎片。此事一经传出,立刻在世界上造成了轰动,因为“北京人”的存在,让人类不得不重新认定自己起源的旅程,是从中国北京的周口店开始的。国外学术界甚至将此事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上最为动人的发现。然而,抗日战争期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却在辗转途中神秘失踪。时至今日,关于国宝的下落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谜。

  其实,“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最初一直是存放在美资北京协和医院底层的保险柜里,供瑞典人类学家魏敦瑞做学术研究之用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占领了北京,只是由于协和医院悬挂了美国国旗,日本人才未闯进去掠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夕,日美关系出现恶化,为了确保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会落入到侵略者手中,魏敦瑞建议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转移到美国保存。同年11月初,在获得了当时中国政府允许出境的批示后,魏敦瑞等人将国宝送到了美国驻北平使馆,并委托美国海军陆战队护送到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暂存避险。12月5日,装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专列开往秦皇岛,准备于12月8日搭乘美国邮船“哈里逊总统”号。然而就在12月8日凌晨,日军突袭“珍珠港”,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而当天开往秦皇岛的运送“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专列也被日军截住,“哈里逊总统”号因此未能赶到接应。从此,举世瞩目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便神秘地失踪了。

  由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在战乱中秘密启运的,遭劫失踪后,查找工作变得相当困难。日本投降后,美国曾多次努力搜索,但结果终是空手而归。而日本方面则一再声称,他们从未发现过“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下落。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更是成为国人心中永远的牵挂。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的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为寻找到它而奔波。然而,各种捕风捉影的线索雪片一般地纷至沓来,如有人说它可能被日军掳去,藏在日本民间,或已被野蛮的日本士兵损毁;有人说它被劫后装在一艘名为“阿波丸号”的日本巨轮回日本时,因轮船被美军击毁而沉落大海;有人说它早已成了前苏联红军的“战利品”;有人说它可能被人误为一般的人体标本而遭到了遗弃;有人却坚信它还存在于我们国家的某个角落……但真正有价值的线索却一个都没有。至今,“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下落仍然是一个无法破解的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追求人类起源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最早的祖先是谁吗?是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然后无限循环下去吗?不,就让我来给大家一代一代地讲诉吧!

  早在公元前800万年~公元前700万年,有一种动物叫“古猿”,也就是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南方古猿”就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这种“南方古猿”早在公元前420万年~100万年,这种“南方古猿”大脑容量小,以足直立,步履蹒跚,喜欢攀援。“能人”是从“南方古猿”进化而来的,“能人”生活在公元前200万年~175万年,“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已经初步具有语言能力。从“能人”进化而来的就是“直立人”在公元前200万年~20万年。他们开始懂得用火,奔跑,还能制作石器,开始吃熟食。“智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早在早期公元前20万年~5万年,晚期在公元前5万年~1万年,“智人”已经能够制作精巧的石器作品,还能用兽杖制衣,还发明了葬仪。

  在这个美丽,群星璀璨的星球上,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探索的沉睡亿年的“珍品”。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索这个可爱的地球的奥妙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09:36: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国宝失踪之谜
 我知道我身上肩负的责任。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地位,就像德国人以海德堡人为骄傲一样,中国人以北京猿人的头盖骨而自豪,它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是无价之宝。

  我们正在周口店挖掘“北京人”头盖骨时,卢沟桥事变发生了。日寇的铁蹄即将践踏这片土地,所以我们必须撤离。为了保证头盖骨的安全,经国民政府协调,美国政府答应代为保管。没有想到的是,我们乘坐的“国宝号”货轮意外失事,由我们护送的“北京人”头盖骨在运送途中不慎丢失,船上几百人只有我一人生还。因此,我成了唯一一个知道“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的人。

  那是个风雨如晦的日子,我和几个同僚一起乘坐“国宝号”去美国。我妥善地把头盖骨保存在一个木匣子里,放在我的床头。晚上,我们喝咖啡到深夜,聊着聊着就睡觉了。突然,一阵骚动惊醒了我们,原来我们乘坐的船不幸与一艘日本军舰相撞,眼看就要沉没。那时正值珍珠港事件爆发,美日关系紧张,日本军队向我们所乘坐的船疯狂扫射,我看到许多人倒下了。日本军舰掉转方向迅速离开,我们乘坐的船只开始缓慢下沉,大家都惊慌失措。见此情景,我立即去取“北京人”头盖骨。令我没想到的是,木头匣子不见了!我迅速跑出船舱,只见一个人拿着一些东西跑向船头,其中就包括木匣子。我大声喊叫:“站住。”谁知那人纵身跳入了大海中,抱着那东西游向了远处。我顿时目瞪口呆:“我的上帝啊,头盖骨丢了,怎么向国家交代!”此时,我的心情忐忑不安。

  正当我惊讶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惨叫:“救命啊!船要沉了!”我这才反应过来。就在这危险的时刻,下起了大雨,我来不及思考,抱起身边的救生圈跳入大海,再回头时船已经沉没了。

  呼喊声、救命声一起掺杂在我的耳边。我的心情很复杂,但渴求生命的欲望却达到了极至。我在海上漂流了三天,正当我的生命快要走到终点的时候,一艘开往美国的法国油轮把我解救了,后来我才知道整条船上的人只有我生还。

  我永远忘不了从我手中丢失的头盖骨。或许有一天,“北京人”头盖骨能够从历史的尘埃中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09:36: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人类起源
 人类从那里来,这是一个迷。但是有神话回答,我也不会觉得枯燥。网上有许多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

  我首先查了神创造人类的神话。据说,大约五万年前,一批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知识,当他们发现地球的引力因素不适合他们居住时,他们选择了地球上精力旺盛的智力较高的雌猿,注入太空人的心进行杂交,这便产生了地球人。另外,还有普罗米修斯造人的说法。先觉者普罗米修斯降落到地球上,他是神的后裔,他机敏而智慧,他知道天神的种子隐藏在泥土里,于是用河水湿润它们,把它们塑造成人的形状,他从各种动物的心中摄取善和恶,把它们封闭在人的胸膛里,他的好朋友指挥女神雅典娜灵魂神圣的呼唤送给仅仅只有半个生命的生物,然后形成了人。神创造人的深化很多,有的是用土造人,有的呼唤而来,有的天地本来就有人。

  接着,老师带领我们又查了人类进化的过程。前7000万—前800万年,人类是古猿,它是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它们开始从不同方向进化。前420万—前100万年,古猿人进化成南方古猿,它是由猿分化出来的最原始的人科代表,具有猿和人的混合特征。这时,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接着进化成人,它们代表了人类演化历史中的早期猿人的阶段。慢慢的,进化成直立人,万年前的元谋人就是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直立人,稍晚的重要发现有蓝田人,早期智人中最早发现的是尼安得特人,颅骨为扁头型容量为900—1300毫升,人类的进化过程非常复杂,科学家虽已经大概了解推测了,但更多的是让我们这一代的接班人去探索、发现。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魅力引导我们去探索,今后,会有更多的迷团等着我们去解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 08: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