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0-7-9 10:35:00
|
只看该作者
八上 《桃花源记》教学实录(汪笑梅)
一、 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教师:“人们说,青年时代是一个多梦的时代,在你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一定有不少美梦吧。我国东晋时期有个叫陶渊明的诗人,他也做过一个美梦。他梦见了什么呢?”
(范读课文)
二、反复诵读,理解句意
(学生置疑,共同讨论)
三、进入梦境,欣赏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一) 领略桃花源的自然美
设问1:作者描写桃花林用了几个短语?
(四个)
设问2:四个短语分别描写了什么?
(溪、树、草、花)
具体欣赏:夹岸数百步———小溪悠远;中无杂树———桃林纯艳;芳草鲜美———绿草映红花,更增娇媚;落英缤纷———桃花茂密。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这里有水,有花,有草;有动态,有静态;有视觉上的色彩缤纷,有嗅觉上的芳香扑鼻,进而使他们理解为什么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并为下一步理解桃花源之美做铺垫。
(二) 体会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画卷
设问1:作者描述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环境?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
设问2:这里写的也是环境美,与写桃花林的一段相比,这里的美突出的是什么?
(宁静、富足、美好)
设问3:桃花源除了景美,还能让我们感到什么美?
(人美:人们勤劳、热情、纯朴)
设问4:这里的统治者是谁?衙门在哪里?
(没有统治者和专政工具,人们是平等的,这更加增添了和平恬静之美)
教师:“这里是没有战乱、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人们自食其力,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是一幅幸福、快乐的生活画卷。”
四、理解作者意图
设问1:陶渊明把桃花源写得这么美,这地方存在不存在?
(不存在)
设问2:你怎么知道它不存在呢?
(渔人“寻向所志,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
设问3:作者在告诉人们什么呢?
(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设问4:明明不存在,为什么要写呢?
(当时的社会黑暗纷乱,作者是借此表达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既是作者的精神寄托,也是广大人民愿望的体现,所以说这是作者的一个美丽的梦)
五、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教师提示:“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的美好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那么,生活在现在的你们,已经拥有了幸福美好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六、教师总结:“陶渊明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但你们的理想经过努力一定会成为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