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7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案例、反思等综合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6: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体把握







1.课文解析



这是一篇记人的回忆性散文。文章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作者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文章先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然后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着力刻画这一人物形象。作者用戏滤的口吻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写她这时“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省’的神态。她对“我”管得很严,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都说顽皮,动不动就要告诉母亲。夏天睡觉,长妈妈又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没有翻身的余地。这些真切生动的细节描写,活画出了这个人物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作者接着写她懂得许多“我所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饭粒落在地上最好是捡起来吃下去等等,“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至于“长毛”的故事,更让人看到长妈妈的无知和淳朴。这些都可以算“抑”的一面,可以说是在为写《山海经》一事作铺垫。但是,即便是这“抑”的一面,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长妈妈善良的品格,这一点我们从吃福橘一事中看得很明白。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在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作者用相当多的篇幅写了买《山海经》一事。“我”念念不忘,渴望得到绘图的《山海经》,远房的叔祖找不到,别人又“木肯真实地回答我”,自己去买又没有机会。正在这时候,长妈妈看出来了,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虽然知道说了也无益,但还是告诉了她。没想到,在她告假回来以后,一见面就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消息啊!她根本不识字,她连名字都说不准,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这时候那种激动而又敬佩的心情,他那“新的敬意”自然而然地在心底萌生了!



在文章的末尾,作者以饱蘸浓情的笔墨,为长妈妈的在天之灵祝福。这份深情的祝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同时,也发人深思。



2.主题探究



文章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关于长妈妈的一些生活片段,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她身上继承了优秀的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直率、真诚、善良、富有爱心;但也沿袭了封建文化的槽粕:庸俗、粗野、愚昧、守旧,寄托了作者对长妈妈深切的同情和怀念。



3.艺术特色



第一、独其匠心标题新。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用意有三。一者,文章主人公是阿长,而买《山海经》最能集中体现阿长的美好心灵,二者并提,可突出文章的中心和主题。二者,作为读书人的书籍《山海经》偏偏是不识字的阿长给“我”买来的,并成为伟大作家鲁迅的一本“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所以该题目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怀念。三者,阿长为不识字的文盲农妇,《山海经》为古典名著,两者并列,看似风马牛不相及,有点滑稽;但是文盲阿长自有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她坦诚、直率、善良、纯朴,与古典名著相比毫不逊色,因此从本质上讲,二者反倒有一种内在的和谐,共同演绎着中华传统精神,同时出现在题目中产生“亦庄亦谐”的风格特色。



第二、欲扬故抑中心明。1至12段先用“抑”笔,写阿长名不清,貌不扬,行不正,睡不雅等“缺点”。但值得注意的是,看似平淡的几件事,说出来让人觉得阿长确有“讨厌”之处,可细细品味,阿长的纯朴厚道,无私真诚,尽职尽责等美德已跃然纸上,甚至在阿长身上隐约可见一种特殊的“母爱”。因而这“抑”中又有“扬”。从第13段起至结束,用“扬”笔,重点写长妈妈以一个文盲保姆之身,居然为“我”买回了《山海经》,这一震撼童心的霹雳,使这个底层的劳动妇女的人格魅力熠熠生辉。



第三、感情变化线索清。作者安排材,以童年时代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来贯穿全文,其变化过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特别敬意——新的敬意”。在由表及里、由浅而深的认识过程中,长妈妈的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4.形象分析



阿长是一个旧式劳动妇女的典型,一个有点粗俗、迷信、守旧,但却善良、热心、忠厚、真诚的并不完美却很真实的形象。



首先,阿长作为当时社会的一员,连最起码的符号代码——姓名也没有,作者唯一能提供的仅仅是:她矮而黄胖,身材并不高大,她是“真阿长”的替补。其社会地位的低下身份之卑微由此可见,而当时的劳动妇女也多数是没有名字的,通常的称呼是赵氏钱氏孙氏李氏,或者干脆就是周家的吴家的郑家的王家的,从这一点上说,长妈妈与当时所有底层劳动妇女是别无二致的。



其次,是阿长的无知和粗俗。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喜欢“竖起一根手指头在人前晃来晃去”(搬弄是非),身为保姆,却不懂得照顾孩子,睡觉占床,摆成“大”字……不过,鲁迅先生的描写并不是为了批判,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并没有感受到写作时的鲁迅还有丝毫的厌恶,因为在鲁迅的眼里,阿长的粗俗源于她的无知,而无知并非阿长的过错,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千千万万的阿长们是没有教育保障的。



第三,是阿长的迷信落后。这体现在她的一大堆规矩里,也体现在她所讲述的长毛的故事里。只不过我们应该看到,迷信落后也不是阿长的过错,阿长所处阶层的整体无知才是阿长对封建文化糟粕丧失判断能力的根本原因。



第四,阿长虽然粗俗无知,愚昧落后,但是她有着中国妇女普遍具有的热情善良。她带孩子十分严厉,“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也要去告状,她的方法是落后的,但是为孩子负责;规矩虽多而且迷信,但她一一教给孩子,虔诚而认真,出发点也是好的;在她可悲可笑的言行中,又透着一种令人尊敬的热情和善良。尤其是“我”迷上《山海经》后,日思夜想不能如愿,书香门第里竟无一人能帮助“我”,反倒是连书名都误读为《三哼经》的阿长,借休假时帮我找回来了,她对孩子真挚的爱,她的热情和善良一下子大放光彩。



5.语言揣摩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



“说得阔气一点”,意思是用一种比较抬举人的、比较客气的说法,即便如此,她也只是“保姆”;“似乎”“略”有客气,实际上没有什么客气的。加点的字暗示出长妈妈社会地位的低微。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伯热罢?晚上的睡相,伯不见得很好罢?……”



这句话是母亲以社会“文明人”特有的委婉含蓄,告诫长妈妈睡觉时不要再挤“我”。说“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是提醒长妈妈睡得像个“大”字,因为胖人睡觉容易热,热了就爱伸胳膊摆成个“大’字;说“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意思是对长妈妈的睡觉姿势不满意。这句话很能体现母亲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此处把母亲的“文明含蓄”与长妈妈的“粗野”对比,产生一种独特的幽默。“文明”语言在长妈妈面前的失效,反衬出长妈妈性格中本真、淳朴的一面。



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文中反复描写阿长的睡相,那是静态描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大”字,这个“大”字的比喻,非常形象地描绘出阿长的睡姿,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此处的省略每不单表示对其他玩具的省略,更重要的是表现一个孩子在除夕之夜,陷入了美好的遐思与渴望。从这个省略号中,可以看到孩子甜蜜的笑,兴奋的眼神,和辗转难眠的身姿。可是,阿长进来了,不仅打破了孩子的美好的遐想,更带来了让他莫名的规矩。对于年少的“我”,是一种遗憾、懊恼和无奈,固加上一个“然而”来表达此时的心情。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对于孩子“梦里也记得元旦”,那份渴盼使他“醒得特别早”,在这初醒的懵懂与兴奋之时,突然被人按住,被迫且不解地说着祝福的话,又猛然被塞入“冰冷的东西”,这突如其来的一切,搅扰了一夜的祈盼与快活,因而作者称之为“磨难”。尤其是两“惊”——“惊异地看她”“大吃一惊”;两次“忽而记得”,将孩子梦中醒后的不知所措,被动反应.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作者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和“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充满欢乐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于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是“我”听了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中,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认识长妈妈的“伟大神力”,实际上是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以一种苦笑进行讽刺。整段文字寓庄于谐,增添了幽默风趣之感。



“哥儿,有画儿‘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这一最具个性化的语言令人叫绝,“哥儿”,既是“儿”辈又带“哥”字;既显母爱,又见保姆身份。“三哼经”,书名都说不准,竟居然给“我”买来了,令人喜悲交际有笑有泪。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悚”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主旨。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说“别人不肯做”“不可能做”,并不是说买《山海经》这件事很难,只是由于小孩的事情在大人心中是微不足道的,他们不肯去办,于是就变成了难事;而长妈妈很在乎“我”这个小孩的愿望,主动询问并认真去办,因此尽管不识字却“能够做成功”。相比之下,长妈妈那种善良、纯朴对儿童的关爱就显得尤为可贵。这段文字中“发生新的敬意”,是对长妈妈能做成“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伟大神力”——中华民族“最值的宝贵和民魂”: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歌颂。



“我”两次感到阿长有“伟大的神力”,但感受不同。第一次,“我”“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却不料”三字,写出了“我”的吃惊和疑惑,这是来自幼稚无知的孩童对长妈妈愚昧荒唐行为的懵懵懂懂的认识。第二次,“我”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一个“确”字,写尽了“我”的震惊、兴奋、感激和佩服。用词精当,亦庄亦谐,相映成趣。作者有意用同样的字眼来表达截然相反的两种心情,把神圣高尚的事清和可笑荒唐的事情并列起来,营造一种亦庄亦谐的语言风趣,同时也显示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无知荒唐的善意嘲讽和批判。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文末作者用饱含深情的语句,表达了作者发自内心深处对阿长永远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她良好的祝愿,祝愿她永远安息、万古长存。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鲁迅心灵深处的呼唤。鲁迅先生写作《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时,正处于流离逐放之中,心绪颇为芜杂,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过“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这篇《阿长与〈山海经〉》何曾不是在童年的回忆中,寻出一点闲静,用长妈妈般的“母爱”来抚慰受伤的心灵,汲取向前的力量?这是对保姆长妈妈发自肺腑的祝福,也是对“真诚”与“仁爱”的热切呼唤!



6.相关基础知识



阿长(?~1899),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大门楼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她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



“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长妈妈患有羊角风,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其实,这个来自东浦的长妈妈身材矮小,周家原先的保姆个子高大,按周家工友王鹤照的说法:章福庆的妻子阮氏——“庆太娘”才是真正的长妈妈,只是叫惯了,也把东浦的那位叫做长妈妈。不过,笔者曾特地为此函询周建人夫妇,回答是否定的意见,周作人日记里的“章妈”也是东浦的那位长妈妈死后再雇请的。



《山海经》:古代地理著作,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到二世纪之间。十八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数认为不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其中十四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晋人郭璞曾给《山海经》作注,并作图赞,书中涉及民间传说、地理知识、神仙鬼怪故事等。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对《山海经》有过专门的论述:“中国之神话与传说,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



写作背景:1926年,鲁迅在文坛的地位已是举足轻重,然而他“如匕首,如投枪”的文字,得罪了许多人,遭到排挤与攻击。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更是将矛头直指反动政府。于是鲁迅被划入50名被通缉的正义人士的黑名单。致使鲁迅不得不东躲西蔽。这年9月,他受聘厦门大学,在这里只呆了四个多月,“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令鲁迅感到“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鲁迅的敏感让他内心充满了苦痛、也有人说他的“不快乐像是与生俱来的”。鲁迅这“冷”,与“苦”的感受虽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却太早地刻在他的心里。“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使12岁的鲁迅早早地体会了什么是“世态炎凉”:典当铺里轻蔑的语调,亲戚乡人的流言蜚语,巴结逢迎变成的白眼冷言……这一切都过早地结束了鲁迅的童真与快乐,使他“觉得有如掉在冰水里”。在最渴望关怀与爱的时候,他得到的是冷漠,甚至是落并下石。之后的鲁迅经历着国事的变迁,朋友的离弃,甚至是最心爱的二弟的反目成仇……这是怎样令人震颤的人生历程啊!那么多他热切地付出过情感的人与事,回应给他的是冷、是苦、是伤、是痛。然而,那个他不曾知道姓名的阿长,那个他曾厌恶的阿长,那个他曾仇恨的阿长,那样自然,那样理所当然地为他弄来《山海经》,不是因为她懂得《山海经》的价值,她甚至都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她只知道一点:哥儿迫切地想得到它,他喜欢这本书。于是这也便成了她心中的大事,这朴实的爱,使“她确有伟大的神力”。相形之下,那些所谓的文人学士,所谓的正人君子,在这个无知、粗鲁、多嘴的农妇面前,真的是虚伪丑恶至极。而这朴实的爱,只能在记忆中去找寻了。然而,鲁迅绝不是写此文来寻求凄冷中的安慰的,他需要的不是这种心灵的自慰,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向来是他摒弃的。鲁迅写阿长,写阿长朴实的爱,其实正是他内心极大的痛苦与悲愤的体现,是为了讽刺那些可悲可鄙的学者名士的。这才是鲁迅,才是鲁迅的风格。因为,他是永远的战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6:26:00 | 只看该作者
陋中更见其真



孙冬青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记实性的文章。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在长妈妈去世三十年后,作者仍写此文来纪念她、可见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厚感情。文章几乎是按照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刻画出了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的形象: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缉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常读鲁迅文章的人都知道,鲁迅文章的好看之处,就在于他的不能忘情。所以,研习鲁迅的作品,切不可游离于他的文集之外,更不可抛开那个时代,否则,你永远感受不到他那颗伟大的心的跳动,所以要读《阿长与〈山海经〉》,就要从散文集《朝花夕拾》谈起。



    有人说《朝花夕拾》是鲁迅在晚年时对少儿时代的追忆。人至晚年,历尽了人间的风雨沧桑,更能体会人生珍贵的所在,更能体会到历纵深感。那么,鲁迅在自以为的晚年记忆深处打捞出来的结晶体究竟是什么呢?那10篇似乎毫无关系的文章,却流动着同一种情愫,那里有爱、有渴望、有宽容、有怜悯,也有失望、厌恶、仇视和绝望。正如鲁迅在1925年年底出版的《〈华盖集〉题记》中所说的,他这一年屡遭军阀官僚、帮闲文人的围攻迫害,过着一种“悲苦愤激”的日子。鲁迅没有妥协、休战,但内心的疲惫、烦躁、悲观却像洪水一样泛滥、暴涨。为了逃避精神上的重压和悲观,1926年初春的鲁迅,正是“运交华盖”的时候,写下了《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这部作品只有3400字,是鲁迅难得的一部“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风格的作品,它的生活内涵是广阔的,作者的人生体验也是深刻的。鲁迅写阿长朴实的爱,其实正是他内心极大痛苦与悲愤的体现,是为了讽刺那些可鄙的学者名士,他这是用记忆中的爱,去反讽这个无爱的世界,这才是他写阿长这个保姆的真正原因。



    在鲁迅的记忆中,阿长的故事很多,但鲁迅写这篇散文,却没有堆砌材料,而是精选了几个极富表现力的情节和细节,读后让人忍俊不禁。由此可见,鲁迅并没有拔高、美化阿长,相反,大揭其短:“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吃福橘时的紧张心情,“长毛”一节的神力等,但读者依然不觉得阿长让人感到讨厌,倒是让人感到分外的亲切,甚至可爱。我以为这与作者所选择的叙述视角有关。所有这些讲述的事情,都是从一个孩子的口中讲出。而他讲的又是日日看护他长大的保姆的故事,这就使这种讲述有了一种来自亲情的亲近感,也使这种讲述,有着某种“仰视”的意味,正是这种亲近与仰视,使原本可憎、讨厌的阿长变得亲切可爱起来。曾被鲁迅一贯用作批判国民愚昧、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材料,在这里,却用独特的方式表述着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由此可见,在这里作者把阿长不仅局限在幼儿保姆这个范围内表现她的性格美,而且把这种性格美同愚昧落后相掺杂,沙里淘金般的让她闪烁出人性美的光辉。



    文章所用的材料不同,所表达的中心意思也不同,但都是紧紧围绕中心来选择材料的。本文围绕歌颂长妈妈这个中心,选取了一系列事件,我们通过“元旦辟头的磨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道“恭喜”、吃福橘的过程中,便寄托了阿长多么真诚、善良的愿望啊!如果不是出于这种善良的用心,她以后也就不会有为鲁迅买《山海经》的举动。当长妈为鲁迅买《山海经》的举动。当长妈妈高兴地买回《山海经》以后,作者感情就开始变得深沉而庄重了。阿长不识字,错把“山海经”听成“三哼经”,她一定为买这几本小书付出过不小的辛苦,而正是这个偶然的事件,不仅满足了鲁迅的愿望,同时激发了鲁迅大量买书的热情,特别是作为少年鲁迅的一部文艺启蒙书,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这正是鲁迅对长妈妈念念不忘、几次在作品中写到她,对她充满了感激、怀念、敬意的原因所在、至此,一个有点粗俗、迷信、守旧,但却善 良、热心、忠厚、真诚的阿长的形象 就凸现在读者面前了。于是,“我”对她有了新的看法:“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透过天真的儿童心理,对她身上美好素质的赞扬是何等热烈和真挚!由此看来,作为一名下层劳动者,她思想、性格的消极与落后,与其说是她的过错,不如说是她的不幸,是封建思想毒害的结果。



在文章的末尾,作者以饱蘸浓情的笔墨,为长妈妈的在天之灵祝福。这份深情的祝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同时,也发人深思。由此可见,这篇文章既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而庄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6:26:00 | 只看该作者
谈《阿长与〈山海经〉》的人物塑造



沈显贵 陶诗龙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在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按照生活的原型,采用白描手法,真实地再现了鲁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阿长是一个旧式劳动妇女的典型。作者穷其形、尽其相,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鲜活动人。这主要得益于作者“抑”和“扬”写作手法的成功运用。



一、先抑后扬



文章通过对儿时往事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阿长这样一位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劳动妇女的深切怀念之情。



作者开头并没有直接颂扬阿长的美德,而是写了她不少“我”所不喜欢的性格特征,有的甚至是缺点:她卑微,连自己的姓名都很少有人知道;她多事,总喜欢背地里“切切察察”,论人长短;她粗心,夏天睡觉时常常肆无忌惮地伸开双手双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以至于“我”的母亲委婉地告诫她时,她内疚得说不出话来,但过后依然我行我素;她丑陋,不仅黄胖而矮,而且颈上还长有许多灸疮疤;她愚昧无知,有许多陈腐而烦琐的“规矩”,而这些“规矩”又是荒唐之至的。况且,她与“我”还有谋害那隐鼠之仇……所有这些都是作者对阿长的“抑”。正是这些“抑”为后面的“扬”起着铺垫作用,使得后面的“扬’显得酣畅淋漓。因此,前面的“抑”是后面的“扬”不可缺少的材料。



二、抑中有扬



虽然文章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着力刻画阿长这一人物形象,但作者在“抑”的同时,也有“扬”的成分,即在“抑”中隐含了“扬”的因素。



正是因为阿长地位低下,才永远值得“我”同情和怀念。阿长也正是为了“我”的平平安安,才让“我”恪守她的所谓“规矩”。如过年让“我”吃福橘,是因为她衷心希望“我”一年里“顺顺流流”;即使夏天睡觉双手双脚张开,摆成一个“大”字,但作者在叙述这件事时,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对她“任性适情”的肯定;她背地里喜欢论人长短,“切切察察”地令“我”讨厌,可是这其中也表现了她率真和正直的可贵性格;她不“罗嗦做作”,“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至于向“我”叙述长毛的故事,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虽然有时流露出迷信色彩,但她却能侃侃而谈,绘声绘色。恐怖处令人变色;幽默时,使人捧腹;精彩处,让人咂舌。



三、扬中有抑



阿长为“我”讲述长毛的故事,可谓“扬”了,而其中却隐含了“抑”内容:阿长对长毛的概念是很模糊的,她把“长毛”与一切土匪强盗混为一谈,而她所讲的故事又都是迷信、荒唐之官。所有这些,字里行间隐约显露出她思想上愚昧落后的一面。



关于《山海经》一事,那更是作者印象最深、最能表现阿长美德的事情了。尽管“我”渴慕《山海经》而不得,“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可是当“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文章在这里突出了“我”对她的不信任态度,这便是“抑’。另外,长妈妈连《山海经》书名都不知道,说成“三哼经”更显示出她的无知。可是就是这个愚昧无知的女工,出人意料地把“我”朝思暮想的、最心爱的“宝书”给买来了,而这个“伟大的神力”是完全来自于她的心诚。她助“我”为乐,对“我”体贴入微;她想“我”之所想,谋“我”之所求。她的品质是高尚的!这怎能不使儿时的鲁迅为之感动、没齿不忘呢?又怎能不引起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深深怀念呢?



总之,作者在描写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艺术手法,抑中有扬,扬中有抑,亦抑亦扬,才使人物有血有肉,鲜活感人。这个人物既有个性化又有复杂性:卑微中隐含着高尚,愚昧中闪耀着智慧,粗犷中流露出细腻,荒唐中体现着真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6:26:00 | 只看该作者
简析《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



吕义国 苏纪国



鲁迅的记实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是一曲真挚而深沉的祭歌。



长妈妈是作家儿时的保姆,是作家幼小心灵成长过程中影响最深的人物之一。作家没有忘记她,把对她的怀念化作文字,让读者的心灵浸润在挚情中,感动在长妈妈的一言一行中。



一、悲哀的长妈妈。文章第二自然段写了长妈妈的名字的来历,“我”并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阿长”本是她的前任的代号,全人家便像一顶现成的婚子一样给她戴上了,于是她从此划也就成为“长妈妈”了。在中国古代,隐士匿名是一种无奈或是一种潇洒,可长妈妈不是隐士。她有姓有名,也曾说过自己的名字叫做什么姑娘的,可谁曾记住,又有谁想记住呢?中国有句古话:“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这句话的道理是:一种人格尊严和做人的勇气由姓名的生命力而体现,大丈夫为了自己的真实姓名甚至会付出自己的生命。长妈妈虽然不是大丈夫,但她有使用自己姓名的愿望和权利。可是,她的这种愿望失落了,这种权利被剥夺了;别人叫她长妈妈“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这好像是对长妈妈的一种施舍;叫她“阿长”,就明显含着一种嘲讽之意,囚为她其实是个“黄胖而矮的人”。当然,“只有祖母叫她‘阿长’”,表面而言,确能给人一种亲切的假象;本质而言,长妈妈是我家的一个保姆,双方所属的阶级不同。这种封建的阶级差别是冷冰冰的存在的。只是局中人没有意识到或是不愿意认识到的问题。为了生存,长妈妈向现实屈服,任凭别人“长妈妈”或是“何长”地叫自己,她的真实姓名也就消失在了一个个真实的日子里.也就不再为此计较了。



作家塑造的孔乙已和阿Q都是悲剧色彩浓郁的文学形象。他们是无真姓实名的,在介绍他们的姓名时,作家都有精湛的笔墨,结果只得了“孔乙己”和“阿Q”。作家认为这是他们的悲哀,并为此赋予了无言的愤怒和强烈的同情。他们是作家虚构的。但长妈妈是活



生生的,却同孔乙己和阿Q一样没有个真姓实名。我想,反封建旗手鲁迅在写这一段时,以他深刻的思想,他也是很看重长妈妈的真实姓名的,否则,他不会为此事设个自然段的。从“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中的“终于”二字来理解,作家经过了努力回忆。仔细品味。这两个字不是蕴含了作家内心的一种失望和愧疚吗?



长妈妈的神秘和愚昧在她身上体现得自然可信。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美女蛇的故事,到本文有关“长毛”的话题和所谓的“神力”,都曾强烈困惑过“我”。当品完这些内容的可笑后。读者内心积淀的悲哀便会十分沉重。追究其源.可以看出封建的迷信思想毒害得她思想体系里神舞怪行,浓烈的封建意识已使她丧失正常的判断能力,这是当时的社会赋予她的悲哀,她本人意识不到的悲哀。更令人可悲的是她津津乐道地把这些又传授给了“我”。因此,长妈妈的悲哀其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她是封建思想所毒害的不幸者,令人称道的是。作家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把自己内心的哀怒蕴藏在人物自然的言行之中。



二、“可恶”的长妈妈。作家没有把长妈妈视为理想的人物,只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在作家儿时的心目中,长妈妈有一些令他讨厌甚至憎恶的言行。如背地里说人长短,令我不大佩服她:常“切切察察”地搞得我的家里有一些小风波,经常打我的小报告;热天睡觉.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这一些令我对她十分讨厌,等到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我难抑满腔的僧恶,“就叫她阿长”了。仔细思想,作家这样写长妈妈有很强的艺术性。首先,长妈妈的形象更加真实丰确,增强了文章的现实主义精神.体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创作主张。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内容,长妈妈这个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令人感动的真实而纯朴的人,一个尽职尽贵的人。可想而知,一个乡下来的保姆,她的身心并不完全是美的化身,作家这样如实地写是对长妈妈真实性洛的一种尊重,并不是表现自己的贬意。其次,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这些“可恶”的内容是“抑”的部分,为下文的“扬”厚积了力量。



三、爱我的长妈妈。作家是以长妈妈的真实的言行在向读者宣告:长妈妈妈以自己的方式关心爱护着我。“元旦辟头的磨难”中,长妈妈的“极其郑重”、“惶急地看着我”、“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足以农现出她对未来生活的善良愿望。这种对未来生活的祝福,既是自己的,又是她对我的,因为是她把福橘“塞在我的嘴里”。文中所写的其他“她教给找的道理”。那是长妈妈以自己的方式在关心爱护着“我”。这种关心爱护虽然“烦琐之至”,但却是纯朴真挚的,只是“我”当时正惘然。



只有买《山海经》一事,令“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从文章题目即可知道。长妈妈买回《山海经》给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影响,以至终生难忘,终生感激。我对《山海经》的“念念不忘”,令长妈妈动心,长妈妈一定是费了周折才买到的,她可是只知道“三哼经”的啊。此事足以昭示长妈妈对找的一种近似母爱的关心。作家把这种鼓荡心间的感激化作了深沉的怀念,禁不住发自肺腑地祈求: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读完此句,我仿佛看到了作家含在眼角的泪珠,听到了一曲真挚而深沉的祭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6:26:00 | 只看该作者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



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写法。理解人物形象的个性化与多面性。掌握详略处理和对比反衬的写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训练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先抑后扬和刻画人物方法。



3.正确认识阿长性格中的缺点。



4.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教学难点



选取典型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音乐)



1926年,鲁迅在文坛的地位已是举足轻重,然而他“如匕首,如投枪”的文字,得罪了许多人,遭到排挤与攻击。“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使12岁的鲁迅早早地体会了什么是“世态炎凉”:典当铺里轻蔑的语调,亲戚乡人的流言蜚语,巴结逢迎变成的白眼冷言……这一切都过早地结束了鲁迅的童真与快乐,使他“觉得有如掉在冰水里”。在最渴望关怀与爱的时候,他得到的是冷漠,甚至是落并下石。之后的鲁迅经历着国事的变迁,朋友的离弃,甚至是最心爱的二弟的反目成仇……这是怎样令人震颤的人生历程啊!那么多他热切地付出过情感的人与事,回应给他的是冷、是苦、是伤、是痛。然而,那个他不曾知道姓名的阿长,那个他曾厌恶的阿长,那个他曾仇恨的阿长,却在鲁迅心中占了一席之地,却长留于鲁迅的笔下。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走入鲁迅与阿长的故事中。



(大屏幕显示课题,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二、作者简介(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识记字词(先由学生认读,然后一一指正,最后出示答案)



hài lǔ sǒng huáng  chuāng    mù   pī lì  jíe    dàn

骇  掳  悚   惶急   疮疤   渴慕   霹 雳   诘问  惧惮



四、初读感知



主要问题设计:文章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长妈妈,作者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自己童年时期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请同学们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长妈妈的事件或细节。



1.称呼的由来;



2.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



3.长妈妈睡相不雅;



4.元旦的古怪仪式;



5.长妈妈一肚子麻烦的礼节;



6.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7.长妈妈谋害“我”的隐鼠;



8.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



五、评读人物



1.发现:通读课文,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阿长是一个人”说话,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角度自由评说。如:



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



阿长是一个姓名不被他人注意的人;



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



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



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



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



……



2.探究:深入探赏,感悟最深处,妙语点评阿长特点,深情朗读课文。



如:夏天在床上摆大字,挤得“我”无法翻身──是可忍,孰不可忍。好个不拘小节的阿长!



神秘地讲长毛的故事──作为封建社会下层劳动者的阿长,何等愚妄至极!



不声不响地给“我”买来《山海经》──阿长给“我”买来连名儿都说不清的《山海经》,这真是出乎本性的善良、淳朴、热心!



3.整合:回味阿长性格的矛盾性,辩证总评阿长形象。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六、品读语言



本文的语言有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细细品味,妙趣无穷。试用圈点法,在课文旁边作旁注,从语言方面进行点评,寻找语言大师的妙笔生花处。



如:“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于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这是“我”听了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中,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认识长妈妈的“伟大神力”,实际上是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以一种苦笑进行讽刺。整段文字寓庄于谐,增添了幽默风趣之感。



再如,当长妈妈给我买回了《山海经》之后,这又使我产生了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段文字中“发生新的敬意”,是对长妈妈能做成“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伟大神力”──中华民族“最值的宝贵和民魂”: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歌颂。



又如:“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这段文字里对刑天“执干戚而舞”再次描写,既前后照应,又表现了我的思想感情。刑天在故事中是富有叛逆精神的神,他蔑视天帝,死而不屈,表现了极强的反抗精神,而“我”酷爱刑天,正曲折地表现了鲁迅不屈服于20年代围攻他的黑暗社会势力的斗争决心,使文章具有了“自叙传”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战斗力。



七、悟读标题



1.试从不同角度给课文再拟一个标题。如:回忆阿长、长妈妈的故事、永远的怀念……



2. 课文除了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开头还用了较多的篇幅写阿长与童年的“我”相处的其他点滴,把标题换成《回忆阿长》是不更切合文章内容?

   

学生合作探究:《山海经》是文章的动情点,也正是作者情思的触发点。正因为《山海经》,长妈妈才会让鲁迅先生如此感激和怀念。或许,一想到长妈妈,《山海经》就会扑面而来。标题《阿长与〈山海经〉》正是作者情不自禁而拟就的。



八、想读“对话”



想象:假如长妈妈在晚年有幸听到鲁迅先生为她朗读此文,她会和先生有怎样的对话呢?鼓励学生把握人物特点,由此及彼,大胆想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6:27:00 | 只看该作者
阿长与《山海经》  



温州实验中学 丁琪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努力走进阿长的内心深处,深入地感受阿长的质朴、善良和热情及作者对阿长的敬佩,感激和尊崇。



2.引导学生以鲁迅现时的目光重新审视课文前半部分阿长的“粗”与“俗”,启发学



生思考阿长的一些做法的初衷,帮助学生领悟阿长粗俗之下的淳朴、善良无知和对孩子的关心。



教学实录



师生共同研读文中“阿长买《山海经》部分”:



师: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阿长是鲁迅家中的一个女工,她其貌不扬,在儿时的鲁迅看来她饶舌多事,睡相不雅,还有着许多繁文缛节等不少令人讨厌的地方,但也就是这个女工,这位长妈妈却令鲁迅先生一生都感动着怀念着。为什么呢?请阅读课文19-29自然段,来探求问题的答案。(学生被置于矛盾情境中,首先陷入沉思,继而进入课文探究答案)。



学生读书后,陆续有人举手,并且越举越多,几乎全部同学都举起了手(看来学生把问题想简单了!)



师:同学们一起回答。



生异口同声:阿长给“我”买了《山海经》。



师:对!但真的就这么简单?(学生意识到对问题的解答不够全面深入,但也很疑惑)



[点评:阅读这篇文章,把握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感受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如果只停留初步的感性认识,并不难,但要作深入而准确的理解,就不容易了,这样如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的体验,感受更贴近人物,更贴近作者,就成了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不仅抓住文章的关键,而且能引导学生深入地去思考文字背后的情感。]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抒写“我”的感受的段落(25.26自然段)我们齐读一遍,谁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两段文字。



生:“我似乎遇到了下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写出了“我”所听到“买来《山海经》”这一消息的时震惊、意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和耳朵。接着写“我”急切的动作,赶紧“接”,快速“打开”,迅速“翻”,尤其是最后的“果然”把我初得到《山海经》欣喜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师:十分精彩,我们为生鼓掌!谁来分析26自然段。



[点评:学生在这里抓住了“我”收到《山海经》时的一系列动作的词语抓得很到位,品析得很准确,教师予以及时的鼓励。]



生:上一段作者的感受是针对书的,这一段是针对长妈妈的。作者在得书的欣喜后,马上想到了带给自己快乐的人,这又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鲁迅对长妈妈发自内心的感激和敬佩。还用“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对长妈妈给以颂扬。



师:我们再为生鼓掌,同学们看到了吗?只要同学们善于思考敢于发言,就能将问题完美解决。



师:同学们刚才两位同学分析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时“我”是那样的欣喜,那样的感动。同学们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如果有,结合你的体验思考鲁迅得到《山海经》时为什么产生了如此强烈的感受?这个问题比较大,我们先来思考对这个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回答?



生:得看《山海经》是本什么样的书?



生:得看我是不是需要这本书?



生:得看这本书是怎样得来的?



生:得看这本书是否有意义?



师:将学生的回答稍加整理后,打在屏幕上。



1.请迅速浏览课文,提取文中与《山海经》一书的内容有关信息,思考《山海经》在儿时的鲁迅眼中是一部怎么样的书?



2.在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前“我”对《山海经》持怎样一种情感?结果如何?



3.我是怎么样得到《山海经》的?



[点评: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学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相结合,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而教师则以组织者的身分适当地加以整理,使课堂有序地组织起来。]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启发引导



1.《山海经》里面画有“人画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的刑天”等,都是些奇特神异的东西,尤其对怀有强烈好奇的儿童充满了吸引力。



2.《山海经》中的奇异图画强烈的吸引着“我”以致于念念不忘,文中还用“渴慕”加以形容。



结果:是不能力逼叔祖寻找别人不肯真实回答,“我”自己又不能买到,自然是无法得到。



师:“我”越是得不到《海经》“我”的渴慕之心越强烈,这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连阿长也来询问《山海经》了”,请同学们设想,阿长在看到“我”念念不忘《山海经》的情形后,她会想些什么?谁来模拟一下长妈妈的心理活动?



生:这孩子这几天怎么啦?坐卧不安,茶饭不思,老“三哼经”、“三哼经”的,这可不行!我得去问问。(该生的模拟引来同学热烈掌声)



师:哪位同学位评价一下?



生:模仿符合人物身份,突出了长妈妈的焦急、担心、表现了长妈妈对我的关心。



师:对于长妈妈的热心询问“我”持怎样的态度?



生:“我”很淡漠,只是轻描淡写的说说而己,对于从她那儿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



师:不过,也就是没有被抱任何希望的长妈妈却出乎意料的为“我”买来了《山海经》。同学们阿长是个女工,身份低微,又没有文化,连书的名字都说不清楚。请你大胆想象,阿长是怎样费尽周折买到《山海经》的?(5分钟准备)



生:这天,长妈妈特意换上她的新的蓝布衫来到大街上……(引文过长故略去)



师:谁来评价一下这篇阿长买《山海经》的故事?



生:故事曲折生动,形象的描绘了长妈妈买书的艰难,展示了长妈妈对我的一片爱心。



[点评:此处的两次想象非常巧妙,文章的艺术在于留白,而阅读的艺术则在于想象,在读透文本的基础上,学生此时的想象就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体验人物的情感和经历,学生精彩的回答正是他们对于文本,对于人物深入地理解,也正是在阅读中达到深刻体验的证明。由此学生对作者对人物的理解就又多了一层,而且不是在文字表面,而是深入到文字背后的情感上,达到了文本、作者、读者的相融合。]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再问你们,你理解长妈妈这一人物了吗?找到鲁迅先生对长妈妈怀有敬意的原因了吗?



生:点头,作了肯定回答。



师:谁来结合前文总结一下长妈妈形象特征?



生:长妈妈是一个细心的人,一个热爱孩子的人。



生:长妈妈是一个淳朴、善良的热心的人。



生:长妈妈是一个关心孩子,为孩子不辞辛劳的人。



师:是的,长妈妈是个女工,是个粗人,但她质朴、善良,关爱孩子,为了孩子不辞辛劳的劳动妇女,她的这些美德应该得到表扬,这也正是鲁迅先生在她辞世三十年后写文章怀念她的原因。



师:以上咱们一起就文章的内容作了深入的探究,下面我们再一起领略一下阿长买《山海经》这部分文章的写法。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段文字在材料安排上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



生:详略得当,这部分的中心事件是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而却将买的过程省略了这使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更突出。



师:很好!还有别的吗?



生:……



师:同学们想,咱们刚才分析课文内容时感到“我”得到《山海经》时的感受非常突出,知道为什么吗?



生:铺垫。



师:对。这段文字只所以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每迅先生高明的辅垫手法。为了突出“我”得到《山海经》的惊喜,前文极力突出“我”对《山海经》的渴慕,为了衬托长妈妈的热心,当她询问时“我”却故意说得轻描淡写,而“我”的这一说,又为下文阿长买来《山海经》形成反差,十分精妙。



师:你身边有没有阿长这样的人物,请关注他们,并用人的文章把他写出来(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随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必须及时更新观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下面我就结合我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谈谈我对前面教学片断的看法。



我认为要上好新课标下的一堂语课,首先要摆正学生、教师二者之间位置,使二者各在其位,各谋其政。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师生间任何越俎代庖的行为都会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



1.摆正学生的位置。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去体验,努力使学生通过阅读有获得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思想感受情,感受的深刻,理解的透彻,才真正能读懂文本。



2.摆正教师的位置。在新课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其政”首先是服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和谐的阅读气氛。其次是协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制定阅读策略等。再次是交流,对于学生的疑惑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切记不可以自己的讲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为此,在前文的教学片断中,我极力办演好自己的角色,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去直接面对文本。如片断开始部分,普通的阿长却让鲁迅先生感念一生,阿长买来的就是一部书,却让儿时的鲁迅如此欣喜感受动,两个矛盾情境的设置就是为引导学生去透过表面探究出人物和事件的底蕴。再如,片断中两处想象的设计,似有添足之嫌,却形象地使学生感悟出了长妈妈的热心和爱心。



其次,对文本的把握要有全局意识,整体意识。对文本的处理要选好突破口,对关键问题的设置要能统摄全局,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而不要把整个文本分解的支离破碎。如片断中,文中鲁迅得到《山海经》时为什么产生了如此强烈的感受?这一问题就将后面的三个问题统摄在了一起,使片断眉目清楚。思路清晰。当然,问题的设计还应注意层次、梯度。



第三,在片断中,我努力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储备和人生体验,使学生不断地走进文本,贴近人物,贴近作者,以使学生与人物、作者在精神上融合在一起。



(山东金乡县奎星中学孙连军放飞想象体悟真情──《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一则(节选))



专家点评



《阿长与〈山海经〉》初看比较简单,容易理解,而且许多教师将精力放在了其实学生早就已经了解的问题上,却没能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到文字背后的情感上。阿长有那么多的缺点,为何鲁迅先生在阿长逝世三十年后,仍能如此地怀念她呢?这是本文的重点所在,绝大多数学生能马上找出是由于阿长给我买了《山海经》,如果在这时戛然而止,对文章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表面。而本设计中,教师提出“但真的就这么简单”?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继而使学生能抓住文本,走入阿长与“我”的内心世界中。



其次,该教师做到了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尊重学生的体验。“同学们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结合你的体验思考鲁迅得到《山海经》时为什么产生了如此强烈的感受?”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能巧妙地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相结合,这样学生的体验就更加丰富,对人物的理解也能更深刻。如此,教师仍觉意犹未尽,还让学生去想象长妈妈的心理活动和买书的经过,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更使学生将文本、作者与我融合在一起。学生活灵活现的表演,生动形象的模仿,就是学生理解的最好的证明。



该教师能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摆正学生、教师二者之间位置,实现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去直接面对文本,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去体验。教师努力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储备和人生体验,使学生不断地走进文本,贴近人物,贴近作者,以使学生与人物、作者在精神上融合在一起。学生参与了,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体验了,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情感,继而才能提高学生的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7: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