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9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备课资料整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23: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体把握  







一、相关基础知识



(一)关于作者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长篇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二)学法指导



课文情节单纯,是一篇富于诗意的小说。虽是长篇小说节选,但作者经删改,行文更为洗炼,完全可以被视为是一篇独立的作品。鉴于此,学习本课,除了要抓住小说三要素之外,更要潜心品味语言,带着想象进行诵读,走进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语言积累



积累下列词语:厚实、一落千丈、哭腔、置之不理、嬉闹、觅食、打消、撩逗、驱除、青森森、肥硕、歇斯底里、没头没脑、稠密。



二、内容理解



本课为自读课文,应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分析小说的三要素,在此基础上重点扣紧课文题目《孤独之旅》来深入理解课文。



可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课文故事中的时间变化,及主人公心理的变化,理情故事情节。或编写课文提纲,或简要复述故事。



然后让学生带着想象诵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语句,并思考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



文中从两个方面来写“孤独”:



一是以杜小康的心理活动来写“孤独”。在放鸭的生活中,杜小康经历了出发时的茫然、恐惧,到达芦荡时的害怕、胆怯,安顿之后的感到孤独,时间久了的不再忽然地恐慌,那天雨后天晴的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走过了“孤独之旅”。行文中对此有细腻的描写:①想上学(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②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未知的。③他害怕了……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④最大的敌人……它就是孤独。⑤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哇哇大哭起来……⑥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⑦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⑧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⑨望着异乡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⑩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



二是以环境来凸显“孤独”。如“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从未见过的面孔。“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寂寞”,“已无一户人家”,“唯一的炊烟”,“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这不可能”,“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对于已遭受家道中落、生活境遇产生大反差打击的小小少年杜小康而言,随父放鸭生活中还要承受这种种孤独无异于雪上加霜。他内心的苦痛、迷惘与挣扎,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孤独”的具体含义可以这样来理解:①失去交流环境。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仅如此,离开小伙伴.也等于失去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②失去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人群,等于失去了人文环境。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质之间的交流,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甚至是一种折磨。放鸭生活中,父子之间一种看似默契的“省略”,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生活的表现。③恐惧自然环境。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对自然环境的恐惧。“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迟迟不能入睡”。④恐惧未来环境。去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奈。



三、形式把握



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应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所起的作用。



(一)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苇荡行迸,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二)有关芦苇荡的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



(三)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四、语言揣摩



要引导学生细读全文,体会精美传神的语言。让学生自主找出并点评自己认为形象生动、富含深意的语句。



以下示例可供参考:



1.“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写出芦荡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



2.“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



3.写暴风雨一段“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4.“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一段。写景状物准确、细致,描写周到入微。



5.“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少年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系于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



6.“鸭们也长大了”一段,描写生动、形象,映衬出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具有超出语言层面的隐喻意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23:08:00 | 只看该作者
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人文关怀



陈莉



作为第四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曹文轩有着“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作品超越儿童生活题材,进入人的本质生活领域,闪耀着生命人格的灼人光焰”[1]。他在《草房子·〈追随永恒〉代跋》中一再地追问:“‘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在提出这一命题时,我们是带了一种历史的庄严感与沉重感的。……能感动他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离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他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2]。曹文轩在他的成长小说中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以弘扬人文关怀的精神为少年儿童书写着。



一、扶助少年精神生命的成长



看似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成长”其实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它意味着迷误、反叛、断裂、冲突、打磨,从生理到心理、由情感到精神到处是涌动的暗流或潜藏的礁石。少年的成长不仅需要自我的体验与认知,更需要成人的经验与扶助。曹文轩在成长小说的创作中,以自觉的承担意识,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扶助儿童的生命成长,写出了内在的人性、人情、尊严与理想。



《草房子》记叙了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的六年生活,那里有他的朋友纸月、秃鹤、杜小康,还有坚守小草房的秦大奶奶,吹笛子的蒋一轮老师和白雀姐,他们的坎坷、守望和失落一同陪伴着桑桑的长大。以陆鹤为例,他由快活地接受别人对他”秃鹤”的称呼到突然有一天“对自己的秃头在意起来”,他的心理、情感在成长中发生了“裂变”。当他戴帽子遭到同学的取笑与捉弄后,他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是秃子又怎样?!我就“秃”给你们看看。到了冬天在雨雪里他露着光秃秃的脑袋,在汇操表演中突然将帽子摘掉扔到空中制造骚动与混乱,“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对他的轻慢与侮辱”。但同时,他也遭到了大家的冷淡,从此没有人愿与他为伍。他感到难以忍受的孤独,他要转向,他要重新回归集体。于是,他暂时将由生理而心理的自尊搁在一边,在春节文艺汇演中挺身而出扮演了一个又丑又恶的秃子角色而且简直“演绝了”,师生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秃鹤却来到河边号啕大哭,于是许多孩子都哭了。这里面有太多“然而”、“但是”的转折,这是一个孩子充满困惑、委屈、痛苦与快乐的成长之路,看似寻常又催人泪下。曹文轩以悲悯的情怀“将人物打亮,将思想打亮,将所有的一切统统打亮”[3],让人的尊严在懵懂中清晰耀眼起来,让美好的人性在复苏中蓬勃生长起来。



少年向成人迈进的路途中,他们敏感的心灵对遭遇内外冲击的体验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其中,不乏心灵的摇摆、行为的摇摆、言语的摇摆,然而,他们正是在摇摆的前行中不断矫正平衡成长着。曹文轩“用他温情而诗意的笔触,关注少年化蛹为蝶的成长过程,写少年的敏感多思,躁动不安,写尊严,写孤独,写嫉妒,写羞怯, 写苦难的承担, 写上路的欲望……”[5],并在形而上的追问中,使得成长小说的意蕴更加含蓄深刻。



二、凸现“异境”中生命的升腾



曹文轩曾经这样分析异境“岛”的存在:它不仅有表面的空间意义还有深层的隐喻性空间意义,它是被围困的、永远的无路可走,他还提到了“岛”这一意象的几种变体:“坑”、“洞”、“峡谷”等。[3]在曹文轩的笔下,他为主人公的成长设置了很多这样的“异境”,却又生发出新的象征意味。无论盛开着百合还是蔷薇的峡谷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异境”,主人公不得不面对的生命境地就是游移彷徨、痛苦绝望,但是,“异境”非但不是绝境,还恰恰与拯救相关,拯救颓唐的生命、拯救苍白的灵魂,有点“死而后生”的意味。



《根鸟》中主人公最终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梦中的峡谷,白色的鹰从峡谷中升腾,阳光灿烂无比,但文本没有再提及根鸟是否找到了求救的女孩,似乎也没有细说的必要。少年根鸟出发远行的过程使原本倦怠的生命丰富和美丽;而教书先生板金为无梦家族寻梦的壮举也将由他“在路上”的儿子坚持下去……我们看到的是在“异境”中生命的升腾。



《草房子》里那个红门少年杜小康因为家庭富有,“总能做成许多孩子想做但做不成的事情”,他有一年四季不同的衣服,有自行车,还有大红门滋长并支撑起来的敢作敢当的傲慢,但父亲一次偶然的船翻人伤让杜小康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想要东山再起的父亲带着他到远离家园的大芦荡养鸭子,“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眼看鸭子羽毛丰满却世事难料,因为鸭群几次误入人家的鱼塘吃尽鱼苗而被扣下,他们再度陷入一贫如洗的绝望,“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鸭子、孤独、忧伤、生病、寒冷、饥饿??这一切,既困扰、折磨着杜小康,但也在教养启示着杜小康”,他开始在油麻地小学门口摆摊卖东西,他不怕被人笑话,他有父亲的悲伤但无父亲的绝望,他比油麻地的孩子们提前懂得了许多……



曹文轩写出了人生的困苦与悲怆之情,但绝不沉溺于悲切的情绪氛围里,他让我们看到即便在生命的低谷或是“绝境”当中,生命依然有它不屈与坚韧的一面,人性依然有它灿烂光辉的美质。



三、“追随永恒”的悲悯情怀



“文学的职能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性基础。而这一‘基础’中理所当然地应包含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悲悯情怀”[3],曹文轩正是以他的悲悯情怀写到人性、人情,用“追随永恒”的执著精神力图感动当下也感动未来。



曹文轩在《草房子》里,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成人之间、成人与成人之间的故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其中蕴涵的撼动人心的人性和人情,使得故事本身又远远超越了“20世纪60年代”和“油麻地”那样特定的时空。譬如,故事里那位“可恶的老太婆”秦大奶奶身上所散发的人性光辉尤其令人感动。起初,对丈夫的思念、对土地的眷恋,使得她不愿意离开那片付出了几十年心血的土地和“属于她”的家。她拒绝搬迁,甚至固执地躺在艾地里打滚,执著地一点点地捡拾草棍希冀重新搭起她的家。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我们很难简单地判定她是落后或是愚昧。在她的内心深处涌动的是对生活的眷恋,还有爱与情。她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救起了落水的女孩,她主动搬离草房子却又忍不住惦念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孩子,她趴在教室外的窗台看孩子们上课,尽管听不懂内容,她的眼睛也已经昏花,但是她爱他们、爱那里的一切。被人们笑骂为“老痴婆子”的秦大奶奶最后竟然为了油麻地小学一个不起眼的南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老太太在死亡的悲剧中凸显出人性耀眼的光芒。老人墓前的一大片艾地由于孩子们天天来浇水,“竟然没有一棵死去。它们笔直地挺立,在从田野上吹来的风中摇响着叶子,终日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



应该说,曹文轩的写作既有形而上的追问、深刻的现代意识,同时又不乏古典的气质和浪漫的情调。他较好地游走于现代和传统之间,他小说世界中的地理空间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味和典雅的诗意。故事通常发生在某一处地方而且这地方还有它自己好听的名字,但我们很难道出它具体是何省何县何乡的(或者我们查阅资料可以揣测到相应的地理位置,但曹文轩应该无意也不屑让我们在这方面劳神费力),他已经“将空间变为无坐标的空间”,由实向虚,对空间进行了创造性的调动。任哥舒说:“曹文轩精神世界最神圣的一隅,始终供奉着那座名叫‘油麻地’的温馨村庄,他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做学问,却时刻能感受到油麻地吹去的芦苇清香,这一定让他勃发着鲜活的灵感”[6]。于是,我们看到他笔下诞生了像菊坡、青塔、鬼谷、米溪、莺店这样的地方,并且被赋予了悠悠的文化气息和美感,根据积累的阅读经验调动我们的想象,脑海中似乎会浮现这样的图景:漫山遍野开放的各色菊花,山间屹立的青黑色的塔,充满阴森鬼魅气息的山谷,富饶温润的鱼米之乡、莺歌燕舞的客店等等,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我这种为了方便论述而采取的说明性的解释多少有些生硬的望文生义,它破坏了名字本身的典雅与诗意。曹文轩以优雅的写作姿态、悲悯的情怀写出了古典的美与诗意,他坚持儿童小说应该具备诗与散文的气质,认为“美的力量常常要比政治的、伦理的力量深刻和长久……‘当一个人的情感由于文学的陶冶而变得富有美感时,其人格的质量丝毫不亚于一个观念深刻而丰富的人格’”[7]。



带着水乡童年记忆的北大教授曹文轩,有着作家与学者的双重身份,用他的话表述是,“学术使我获得了无论做人还是作文都需要的一份静穆而神圣的理性。而创作是我在进行学术研究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必要的点石成金的感悟和做人所必需的情趣”[8]。他的文学创作与理论话语形成了积极有效的互动,他的人文关怀和强大的学术背景使他的儿童文学创作有了更为深厚的基石,他成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群里一颗耀眼的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23:08:00 | 只看该作者
孤独之旅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 王润梅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能有感情朗读课文,整理故事情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体会鸭群、苇荡、暴风雨等环境描写的特点,理解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从小说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



教学重点:



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标题的含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孤独的滋味。可以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默读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2.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



积累下列词语:厚实、嬉闹、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3.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重点朗读以下段落,每人一段,比一比谁读得好。



(1)刚开始,杜小康想回家,父亲则不肯,怕自己也会像儿子一样突然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小木船赶着鸭子……杜雍和这才将船停下来”。



(2)到达芦苇荡后,父子感受不同,儿子“害怕”,父亲也有些“慌张”,却安慰自己的儿子。从“这才是真正的芦荡……并且迟迟不能人睡”。



(3)随着时间的流逝,父子俩感到孤独。从“日子一无一天地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4)最恶劣的天气中,杜小康经受了考验。从“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那群鸭的羽毛上……”



学生朗读时,注意体会人物心中的孤独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______故事,表达了一个___________的主题。



(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教师注意引导和归纳。)



(2)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提示: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三、精读课文,揣摩课文的语言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选取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高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写得好。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的角度和归纳的方法。



2.学生提出探究讨论的问题,四人小组讨论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全班师生互动,鼓励独创性见解。



如:可以让学生给课文换一个标题,并比较自己所拟的标题与原标题哪个好,为什么。通过这一练习,进而让学生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并体会其妙处。



提示:



(1)失去交流环境。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2)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缺少交流,“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



(3)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空阔与未可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他“迟迟不能入睡”。



(4)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如: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提示:



(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苇荡行迸,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2)有关芦苇荡的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



(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如: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关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



出发时:茫然,恐惧



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感到孤独



时间久了:不再忽然地恐慌



那天雨后天晴:坚强。



总之,杜小康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一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根据课文情节先后的顺序重新排列,或让学生据此复述课文。



A.想上学(我不去放鸭子了,我要上岸回家)。



B.他害怕了……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C.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哇哇大哭起来……



D.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F.望着异乡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G.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都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未知的。



H.最大的敌人……它就是孤独。



I.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经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J.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K.惊喜地发现鸭子下蛋了。



四、研读课文,结合自己的体验谈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感受。



1.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2.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请讲述你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



3.请你就杜小康父亲的教子方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对学生的感受要充分肯定,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适当给予点拨与提示。



五、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后,让学生明白,人物和环境总是互相依存的。离开了环境,人物便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性格的发展便失去了依据。请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写一篇文章,注意要有一定的环境描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23:09:00 | 只看该作者
孤独之旅







教学实录



一、新课导入(略)



二、检查预习(略)



三、咀嚼文本



师:请大家看第一自然段。其中写到杜小康家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最厚实”是什么意思?



生:经济条件好,家里富有。



师:对。杜家不仅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实一户人家”,而且杜小康还是“杜家的独生子”,那么杜小康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他可能会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孩子呢?



生1: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生活在十分优越的环境中。他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考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生2:可能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受到父母的百般宠爱。



生3:比较乱用钱,挑吃挑穿,非名牌不用。(笑,课堂气氛轻松)



生4:不习惯一个人独立生活,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愿意跟别人相处。



师:(笑)难道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性格就内向吗?(教室里响起善意的笑声)



师:是呀!请记住: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长大会没有出息的。



想想,温室里长大的杜小康,最后能够在暴风雨的洗礼中战胜孤独,长大成人,这当中会经历一种怎样的心路历程呢?请大家研读课文,谁有了结果就请举手示意。



生:(一边看书,一边小声交流,并圈点勾画。)



生1:杜小康辍学回家,无论是同父亲赶着鸭群即将离开家乡去远方放鸭时,还是在路途中,他的心里充满了迷茫与不安,也许头脑里一片空白,对自己的未来更是一无所知。



生2:他们父子俩风餐露宿,一路前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时,他的心中感到害怕、胆怯还有刻骨铭心的孤独。



师:达到目的地并独处一段时间以后,他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



生:他的心情开始平静,但仍然有挥之不去的孤独。



师:最后,是什么标志着他真正坚强起来了?



生: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可以说,是暴风雨让杜小康最终破蛹成蝶。这场暴风雨既是大自然对杜小康身心的考验,更是杜小康战胜软弱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男子汉试金石。文中写到暴风雨后的“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这不正是青春之光熠熠生辉的杜小康的真实写照吗?



师:(教室里响起掌声)说得多好。同学们请看大屏,老师梳理了一下杜小康的心路历程。(出示课件)



辍学放鸭(茫然、恐惧)→初到芦荡(害怕、胆怯)→芦荡放鸭(平静、孤独)→风雨寻鸭(坚强、长大)→鸭下蛋了(惊喜)



师:(简单小结)辍学放鸭的杜小康对前途感到茫然、恐惧;历尽艰辛到达目的地,浩荡的芦荡使他感到的是害怕、胆怯;一段时间的芦荡放鸭,他的心情平静了许多,但刻骨铭心的孤独仍然挥之不去;暴风雨中寻鸭,使他彻底地战胜软弱,变得坚强;苦尽甘来,鸭下蛋了,父子俩惊喜万分。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边浏览课文,一边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杜小康这一心路历程的文字。找到后请举手示意。



生:(在课文中仔细寻找,圈点勾画。)



生1:第2自然段,到第4自然段



生2:第7自然段,第11自然段。



师:尤其是第11自然段。请大家齐声朗读一遍第11自然段。



生:具体描写杜小康初到芦荡时胆怯、害怕的部分是第21自然段。



师:现在请大家齐声朗读第21自然段。



生:他在芦荡放鸭感到孤独的具体描写部分是第29自然段。



师;请一位女生来朗读本段。



生:风雨寻鸭是第36自然段到第46自然段。



师:好的,那么,哪一段集中写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生:第47至48自然段。



师:好的,我们请一位男同学来朗读第48自然段。



师: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下刚才读过的四个地方,一会儿,我配点串词,分小组朗读。其中,第一小组朗读辍学放鸭的杜小康对前途感到茫然、恐惧部分;第二小组朗读历尽艰辛到达芦荡时他感到害怕、胆怯的部分;第三小组朗读芦荡放鸭一段时间后,他的心情虽平静了许多,但刻骨铭心的孤独仍然挥之不去的部分;第四小组朗读暴风雨中寻鸭后,杜小康躺在地上“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的部分。



生:(浏览,积极准备。)



师:朗读时要注意节奏和语调,要读出感情。准备好了吗?(稍停)注意---开始了---“辍学回家的杜小康,万般无奈,只能和一无所有的父亲远走他乡去放鸭,坐在快速前行的小船上,听着船头潺潺的激水声,这时的杜小康,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第一小组开始。”



生:“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师:(第一小组朗读毕接着)“他们跋山涉水,风雨兼程,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奋进,这一天终于来到目的地,可是,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第二小组开始。”



生:“这才是真正的芦苇荡。……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师:(第二小组朗读毕接着)“杜小康和他的鸭子们生活在这芦荡中,日子不知不觉中就像这芦荡中的水一样流走了,一种比害怕,比胆怯更让人揪心的感觉开始涌上了他的心头,那就是孤独......第三小组开始。”



生:“与这种孤独相比,……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师:(第三小组朗读毕接着)“杜小康在芦荡中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杜小康家的鸭子一天天长大了,杜小康也一天天强壮了。在经历了一个暴风雨之夜后,往日还是孩子的小康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成熟了,懂事了。‘杜小康顺手.....’第四小组开始。”



生:“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师:读得声情并茂。现在请大家看课文标题,杜小康的“孤独之旅”,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生:实际上指的就是杜小康的“放鸭之旅”,“心灵之旅”,“成长之旅”。芦荡的放鸭生活不仅磨练了他的体魄,更磨练了他的意志。可以说,“孤独”从更广义的角度理解就是人生遭遇的苦难。苦难的确是人生最大的财富。这使我想起古今凡成大事者,无不具有非凡的勇气。苦难不但没有吓倒他们,相反,像磨刀石一样,把他们的意志之剑磨得更加锋利。远古如尧舜禹,后来的周文王,春秋战国的重耳,还有汉高祖,文天祥等等,不胜枚举!



师:说得好!说得妙!简言之,一个人的“孤独之旅”,就是他战胜自然和战胜自己的过程。不过,杜小康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同学们,找找作者描写了哪些自然环境。



生:(圈点勾画,小声交流)



生1:浩荡的芦苇荡。



生2:暴风雨之夜的描写很生动形象。



生3:还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鸭子。



师:找得很准确。我们先来研究暴风雨之夜的描写部分,请大家浏览第36到第49自然段,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思考:

1.勾画出描写暴风雨发生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勾画出杜小康雨中寻鸭的关键词句。

3.暴风雨的描写有何作用。



生:(看书,勾画圈点,小声交流。)



师:(巡视,小声指点,轻声回答学生的提问。)



生1:(举手)文中描写暴风雨发生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一天早上……临近中午……顿时……忽然……



师:还有一个“过不一会儿”



生2:(接着说)第39自然段有“暴风雨将歇时”。



生3(补充)第42自然段“雨后的寂静”。



生4:(补充)第47自然段“雨后天晴”。



师:这些词语描述了暴风雨的过程。那么,杜小康父子俩为什么要暴风雨中寻鸭?文中怎样描写的?



生1:鸭群被暴风雨吹散了,也吹破了他们的希望,所以,他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找回丢失的鸭子。于是,他俩开始了暴风雨中寻鸭。



生2:父子俩一齐“扑”向被暴风雨吹垮的鸭栏。“扑”写出了父子俩十分着急的心情。



生3:第38自然段中“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察看一下。……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生4:还有第43自然段,写得也很生动。



……



师:是呀,是呀!如果没有暴风雨的来临,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父子寻鸭的故事发生了。可见,暴风雨有何作用?



生1:推动故事情节。



生2:暴风雨中,他什么也不顾得寻找丢失的鸭群,茫然没有了,胆怯没有了,孤独没有了,有的是一定要找回鸭子的信心和决心。所以,杜小康的精神品质的升华,也是通过暴风雨寻鸭这一故事情节逐渐展示出来的。



师: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关于鸭群的描写,大家找找有代表性的段落。



生1:第4自然段。



生2:(在老师的要求下,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倒置的扇面型”的花纹,像锦缎,多美啊!继续寻找。



生:第15自然段。



师:(生朗读这一自然段后问)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1:写出了鸭群的那种安详和温馨。比如“团团围住”“惟恐……分开”等描写。



生2:鸭们对主人的信赖的和依靠。比如“将头从翅膀里拔除,看一眼船上的主人”。



生:第50自然段。



生:(全班男生齐读第50自然段)



师:披一身软缎一样羽毛的鸭们,神气、俊美,多美呀!文中描写了船尾的水纹美,鸭群的温馨美,鸭们的形貌美等等,不正烘托了杜小康的成长美吗?我们怎能忽视这些关于“美”的描写吗?想一想,作者还描写了什么“美”呢?



生1:第10自然段鸭们的活跃美。如“忽然有了兴致,就朝着这片天空叫几声。”



生2:芦苇荡自然、宽广的壮美,芦苇的清香美。



生3:杜小康的脚滴血的悲壮美。



生4:芦苇的色彩美。



师:是呀,父亲背着杜小康,杜小康受伤的脚上,鲜红的血一点一点滴下,除了让人感到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外,更有一种浓浓的亲情美。还有吗?



生5:雨过天情的夜色美。



……



师:真是比比皆是,美不胜收。可以说,苦难也是另一种美。所以,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一定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读出其文辞美,人物美,境界美,情节美,精神美,用这种自己感悟到的美,陶冶自己,岂不美哉?现在,请大家挑选自己喜爱的文段大声朗读。



生:(自由大声朗读。)



师:(小结)好的。我们不能被苦难蒙住眼睛,对美熟视无睹。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给我们美的享受,从而陶冶情操,感悟人生。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请看大屏。(师出示课件)



环境描写的作用:

1.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形象;      4.烘托人物心理活动;

5.突出美好形象。

总之,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服务



(板书:鸭群、芦苇荡、暴风雨等环境描写)



师:(小结)同学们,环境描写不是一个小小的装饰,它必须实实在在地为主题服务,为人物的塑造服务。



三、拓展延伸



分析了杜小康的成长经历,我们发自内心为小康高兴和骄傲。同学们,你们有过类似的“孤独”经历吗?能说几条与“苦难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意思相关的名言警句,或诗句吗?



生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生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字苦寒来。



生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



师:很好。人生就是要同命运抗争,战胜孤独。可否以“人生”、“命运”、“孤独”等为话题创作一句凡人格言?例如:命运可以抛弃你,但自己不能抛弃自己;命运可以玩弄你,但只要你自尊地依然前行,赢得的除了胜利,还有尊严。



生1:人生,除了奋斗,别无选择。



生2:能够品味孤独过程的人,必然是明白生活真谛的人。



生3:人生,就是要认认真真的工作,快快乐乐的生活。



生4:命运无法把握,但命运同样也不能拒绝你同它抗争。



……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发现没有,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写杜小康的恐慌、害怕、胆怯、孤独、软弱,有贬低、嘲笑杜小康的意思吗?



生:我觉得是没有的。因为文章前面写杜小康的这种情绪,是为了同后面杜小康成长之后的坚强作对比,来体现出杜小康在芦荡中放鸭这段经历使他的心灵成长。



师:答得很好。同学们,恐惧、胆怯、茫然和坚强一样,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正常的情绪,这是人性中真实的所在。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用心体会作者想向我们表达的“真”-----真人、真事、真理。古人说“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毕竟不是每一个人可以做到的,七情六欲,人皆有之。《红岩》中写到,凶残的敌人用竹签子一根一根钉入江姐的手指甲,但江姐铁骨铮铮,昏死后醒来说:“上级的名单我知道,下级的名单我也知道,但是,这是我们党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竹签子是用竹子做成的,而我们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就是这样一位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好党员,在捕前,面对自己丈夫的头颅被敌人悬挂在城门上时,显得那么软弱无助,痛苦得当场差一点昏死过去;被捕后,她给自己唯一的儿子写下了柔情满怀的遗书。英雄也是人,也有人的情感。我说这些,是希望大家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出其中的真味,感受到优秀文学作品那种打动你、感染你、影响你、撼人心魄的独特魅力。



四、质疑解惑(略)



五、小结全文(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23:09:00 | 只看该作者
反思与点评







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篇幅较长,一个课时处理这样一篇长文,的确有些棘手。



思之再三,确定以解读文本为基础,以剖析杜小康成长的心路历程及自然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作为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借助体会文本语言特色和主旨,以引领学生感受作品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较成功的地方有:第一,两个拓展环节较有新意。一个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大量笔墨描述杜小康的恐慌、孤独是否是在贬低、嘲笑杜小康?另一个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美”的描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让学生明白不能人云亦云。更深层的用意是,让他们认识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像一个百宝箱,可以给人无穷的智慧和乐趣。第二,语言练习。语文学习的根基仍是语言的习得。这节课的语言练习设计了三个环节:1.结合教材内容,安排了大量的朗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同时,借鉴串词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2.说自己知道的相关名言警句。彼此分享,积累语言。3.以“人生”、“命运”“孤独”等为话题,要求学生创作一句凡人格言等。



不足之处主要有:第一,问题的设置比较琐碎。课前,过多想的是如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理清杜小康的放鸭经历和心路历程,担心这一个大环节耗时太多,影响到后面分析烘托主人公心理发展经历的自然环境描写。再加之,学生准备的时间很短,又是下午上课,害怕课堂上冷场。不敢大胆放手,总是希望自己的设问学生能较快回答。在这样的心态下设计的一些问题就显得随意和肤浅。课后想起,如果整节课紧扣课文题目层层设计问题,逐渐展开,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第二,有些地方显得牵强。比如介绍江姐那一部分,就给人为了突出所谓“人性中的真”而强加上的感觉。此外,分析环境描写对人物作用的部分时间显匆忙,如果用两个课时来处理的话,或许好些。



专家点评



执教者对这节课已经有清醒的反思。这里想接着其反思中的最后一句话(“如果用两个课时来处理的话,或许好些”)说下去,因为常常会听到一些教师在公开课后发出时间不够的抱怨。



本文在教材中是自读课文,篇幅虽长,但比较浅易,学生并不难读懂。问题是教师既担心学生读不懂,又不给学生时间去用心感知文本,而且面对每一篇课文都希望面面俱到,结果只好将就做出半生不熟的夹心饭。



可否紧扣“孤独之旅”从表里两个层面入手?表层是事,是放鸭的过程,可让学生速读课文,抓住时间的变化迅速梳理情节;里层是情,是主人公心灵的历程,可让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精彩语段进行诵读、品味,读出自己的感受,发现其中的美,感受其中的诗意。抓住一两个重点,着眼于帮助学生自读课文,有所感悟和发现,这样的自读课才是名副其实的自读课,这样才不会总抱怨课堂上时间不够用。(冯善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8 12: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