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七年级上册第21课《风筝》 | 课型 | 讲读课 |
教学目标 | 1.读准字音:丫杈、蜈蚣、嫌恶、瑟缩
2.解释词义:伶仃、憔悴、肃杀、诀别、可鄙、瑟缩、嫌恶、虐杀、苦心孤诣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4.品味重点语句,初步感受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
|
教学重点 | 充分挖掘课文丰富的意蕴,从多个角度、较深层面去解读课文、解读作者,以达到课文的充分、合理的理解
|
教学难点 | 鲁迅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
|
教学模式 | 讲读
|
教学方法 | 引导、讨论、互动交流
|
教学课时 | 1课时
|
| 预习要点 一、通读课文,画出不易理解的语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查找资料,了解鲁迅其人及其文章写作年代的特点。
2.思考课文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独特之处。
3.想想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二、积累。
1.读准下面画线字的字音。
丫杈
蜈蚣
嫌恶
瑟缩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伶仃
憔悴
肃杀
诀别
可鄙
瑟缩
嫌恶
虐杀
苦心孤诣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风筝》,请同学们根你们查找的资料,用2-3句简短的话介绍一下鲁迅。
二、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写作背景。(突出与课文有关情况的简要介绍,如家庭情况、鲁讯的主要思想)
三、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把握故事内容。
要求学生默读或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勾画出不能完全理解的语句,完整地概括课文所写的故事(指导学生概括故事内容的方法)。
四、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作品的主旨。
1.把握情感
(1)引导学生跳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语句,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2)引导质疑:
a.一般表达感情都以温馨的故事作为背景,而这篇文章表达感情是以一个不愉快的,充满误解和冲突的故事为背景,你如何理解?
b.对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的这种情感,你能理解吗?
c.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
2.主旨理解
学生再次默读全文,深入思考如下问题:
(1)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在这么多年后,这么严肃地写这样一件事情。
(2)引导学生揣摩下面关键语句:
“在我是一种诧异和悲哀”
“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五、体会鲁迅作品的语言特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欣赏一位文学大家的高超技艺。
(1)作者为什么要在叙述故事前加入对北京的冬季和故乡早春二月的看似无关的描写?
引导学生细读和品味文章开头对北京的冬季和故乡早春二月的描写,想象文字中所描绘的斑斓的景色,体味文字中所渲染出的气氛,感受作者的心绪和文章的感情基调。
(2)分析文中的“我”和“小弟弟”的形象以及传神的动作描写(动词的运用)
引导学生重点研读第3、4段,分析“我”和“小弟弟”的形象特点,体会词语(特别是动词)运用的生动和准确。
写“我”的行为的词语:嫌恶 抓断 掷踏 傲然走出 强势的胜利
写“弟弟”的行为的词语:惊惶 瑟缩 绝望
六、总结。
引导学生结合下面问题进行学习小结
1.这篇课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你对鲁迅作品有了哪些初步认识?
学生的小结是零散的、局部的,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学会简洁地表达观点。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整合,形成共识。
对鲁迅作品的认识点到为止,不必强求全面,目的在于为以后的学习做点铺垫。
七、板书
“弟弟” “我”
喜欢(惊呼、跳跃) 嫌恶(笑柄可鄙)
惊惶 愤怒
瑟缩
风筝
抓断
绝望
傲然
全然忘却 心情沉重
毫无怨恨 希望宽恕
八、教学建议
1.贯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原则
(1)因材施教
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教学时应视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群体,教师应引导他们充分挖掘课文丰富的意蕴,从多个角度、较深层面去解读课文、解读作者,以达到对课文的充分、合理的理解。而对于另一类学习群体,如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教师则应制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充分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指导学生运用默读和朗读的阅读方法把握课文的要义,了解鲁讯作品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读出个人的感受,并鼓励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必求深、求多,将自己的一些见解强加给学生。因此,教师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应多准备一些弹性的内容。
对于课时的安排也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一般的学校可安排二个课时,力求充分地解读课文。条件较好的学校则可以用一个课时完成对文本的解读,还可安排一个课时的专题研讨(研究性学习),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若干问题)作为主题,如儿童的教育问题、鲁迅的人格魅力、鲁迅的语言特点等,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2)因势利导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鉴于这篇课文的时代特点和鲁讯作品语言的独特性,教学时,教师要做一个好的引导者,不必强求学生理解得如何透彻,把握得如何全面,而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引导,以求最大的阅读收获。
2.处理好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关系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是对作品主旨的理解、作者情感的把握。教学的难点是对作品中的一些表达较为特别的语句的理解。教学时应立足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不要纠缠于难点的解决。
3.处理好教师讲解与学生质疑的关系
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的质疑是有益的,教师的讲解也是必要的。教师在处理教学时,一方面,应充分鼓励学生质疑解难,培养探究精神,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导”,要把握好“度”,要收放自如,力避漫无边际。教师适时的、正确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关于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
因为初中乃至高中阶段学生将接触到很多鲁迅的作品,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初步感受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
|
回答
听讲、思考
朗读、勾画
概括
质疑、探究
快速阅读、思考
互动讨论
自读、思考
品味、思考
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