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4: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山城中心小学  肖丽卿

    这篇课文写了“我”——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历程。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她的真实身份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给予了作者真诚无私的帮助。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而课文的理解重点就是通过老妇人的语言神态描写和“我”的心理行动变化描写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材的美德。因此,在学习课文时,着重品味描写老教授真诚的语言和神情的语句,展开合理想象,体会其心理及其对主人公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根据本文的教材特点和学习重点,结合本次《如何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语文学习机会》这一实验课题,我在教学这一课时,主要是采用抓重点语句描写来感悟人物内心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讨论交流的方式。酝酿教法时,曾有两次设计。第一次的教学设计是在第一课时主要学习老教授的言行描写,以图达到深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的目的,但是,试教以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经过再次深入钻研和把握教材,第二次教学时,抓住课文的两条线索,以学习老教授的描写为主,联系“我”的心理行动变化描写为辅,力求把这两条线恰当的揉和起来,以便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老教授的爱护和鼓励对年轻人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尽可能地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机会,是我这堂实验课的探索方向。通过查一查、听一听、问一问、想一想、画一画,论一论、练一练等多渠道学习与训练,觉得还是得到了点滴收获:

一、导入环节的音乐MTV创造了优雅的音乐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小夜曲的境界中,感受小提琴的柔美,也极大的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课前要求学生积极查找有关小夜曲和《月光奏鸣曲》的资料,搜集几首小令,解决了本课理解上的难点,扫除学习障碍,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读画想问和讨论相结合,多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努力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得到提高。在揭题以后,就要求他们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在学习老教授的言行时,通过“读--画—想—问”,再次要求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结果学生的表现也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因为他们是实实在在地在实践着,发言踊跃,讨论也较为热烈。他们愉快地在老教授的语言神态描写等句子上进行批注,或多或少的写上自己的感受。我想,学生的自主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应该在这些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以培养和提高。

四、抓主线,联系辅线,着力要求学生在理解中感悟真情。这篇课文两条主线,以老教授为主,我的变化为辅。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于是,学生划批、汇报时应以老人为主,辅之以我的变化,一主一次,一明一暗。学生在学习老教授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时,也能够自然而然地联系“我”的心理和行动描写,从而较为清楚地体会老教授的言行给“我”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五、力求让学生在想象中领悟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本课理解上的另一个难点,也就是老教授的神态描写“她平静地望着我”这句话在文中重复出现了三次。她为什么平静地望着“我”,她望着“我”的时候,在想些什么?而“我”从那平静的眼神里能看到些什么?这些,课文都没写。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出示了寂静的树林、老教授“平静地望着我”、“我”在专心拉琴的图片,并配上小夜曲,要求学生看着画面,听着曲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身处地去感受一下当时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结果,学生的回答基本上能切合本文的主题,都能体会到老教授为了维持那个美丽的谎言,一再用平静的眼神鼓励作者的良苦用心。

虽有这些可喜的火花,但是纵观本堂课的教学,还是有不少遗憾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朗读形式较少,指导不够深入。学生虽然能够理解老教授是一个懂得教育方法、关心爱护年轻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但是对角色的情感把握还不够大胆和准确,所以朗读老教授的语言时放不开,朗读语气不够。

二、感悟不够。虽然能够抓住老教授的语言神态进行重点教学,但挖掘不深入,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够,所以,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感悟也是较为粗浅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充当了“听众”的角色。

三、课堂环节不够紧凑,学生对个别句子的理解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此产生了拖堂现象。比如“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这一句,老人为什么会这么说,她为什么感到快乐和幸福?学生在这句话上,纠缠了好久也没切入主题。问题出在哪儿呢?我想,应该是从一开始,对老教授的良苦用心的感悟就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去。所以,一遇到含义较深的句子,就出现拖堂毛病。

上了这一堂实验课,在许多老师的点拨帮助下,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课文教学中学生实践和感悟的重要性。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学生都必须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追求花样,也不是蜻蜓点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课堂中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是我们的职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4:58:00 | 只看该作者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当我第一次读完《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后,就被老教授那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所折服,她那无声的语言胜似千言万语,老教授隐瞒真实身份,装作聋子,这种精神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的。那如何让学生们能透过那质朴的语言真切地感受到文中那份朴实、真挚的情感呢?为了把这种感动带给学生,感染学生,我开始精心的备课。在这过程中,我发现课文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两者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对于篇幅这么长的文章,该不该把老人的语言、神态与我的心理变化放到一节课上来解决呢?这样的话,课堂的密度是不是太大了?学生能接受吗?但不放到一堂课上就感觉不是一个整体。或者是把表达方法的落实与训练放到第三课时来完成可以吗?这样做好不好?经过思考后,很快我就理出一条思路:1、课前充分预习。2、课中体会人物情感,领悟写法。3、随文练笔,深化情感。教学中主要采用“引读法”以学生自读为主,循着课文的两条主线:老教授的行动和我的心里、行动变化,在读书中感悟老教授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我的鼓励,我对老教授深深的感激、敬佩之情。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精心授课,感觉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能紧扣本单元及本课课后练习中的重点内容展开教学,重视了领悟写法的指导。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教学中适时渗透了多种语言训练内容,如引号的用法,转述句转换为引述句,想象说话等,使课堂教学更加扎实有效。整节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情感充沛,尤其在突破难点时,我以老妇人三次“平静的注视着我”为切入点进行了小练笔的练习,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句子,然后出示教师出示描写老人神态的三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让学生思考:平静的神态背后,老妇人在想些什么呢?再让他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选择一到两处,描写一段老妇人当时的心理活动的话。
出示:
(1)当我沮丧地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2)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这一环节的教学,在学生对文本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之后,我加入了这样的练习,学生并没感觉到困难,反而很乐于去写。这样就充分调动乐学生们的生活积累,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同时能更深入、充分地理解课文。不同的心灵火花便释放出来,学生也为自己的小见解感到愉悦。写过之后,不少同学感慨:“这位音乐学院的老教授真是教学有方啊。”
   课堂永远充满了遗憾,尤其听了科组老师们的精辟点评后,回想这节课,发现值得商榷、改正的地方也很多:
    1、一节课的导入是非常关键的,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很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开始新的学习。这节课我选用了最平实的复习内容的导入方式,感觉不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一开始的课堂气氛显得沉闷了些。其实根据课题的特点,我可以先播放《月光奏鸣曲》让学生欣赏,等他们进入情境后,顺势导入:同学们,从你们认真、投入的聆听中,我感受到大家被这首优美的小提琴曲陶醉了,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由于学生对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学根本不懂欣赏,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曲的优美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板书设计欠严谨,没有体现出双线教学的特点。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11、 唯一的听众
                        耳朵聋
用心良苦       用心听            真诚温和
                       平静地望
    教学时,我采用的是双线教学,而这样的板书只看出了老教授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而看不到我的心理、行为上的变化。因此,这样的板书是不够严谨的。根据陈老师的建议,我觉得板书可以做如下的修改:
唯一的听众
关爱  鼓励
老人                     我
语言  神态
        “耳聋”                  白痴     沮丧


        最有声望的教授              小提琴手   自信
修改后的板书更能体现文章的写作思路,主要人物的品质得到更好的体现。
    3、另外,我觉得教师的基本功对于上好一节语文课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细节的处理,导语的设计、过渡语的衔接、阶段的小结等等。因此我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多读书,多学习,博采众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16: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