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8: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所有资源完全免费下载,无需注册,因为复制时部分内容如图片、分数等未能显示,请直接到底部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直接下载打印!如需帮助,请留言,本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回复!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与评估
一、积累和运用(22分)
1、给加点字注音:(5分)
绽开(  )   嘶哑(  )    喉咙(  )    汹涌(  )    颤抖(  )
琴弦(  )   双瞳(  )    沦丧(  )    琴弦(  )    吹刮(  )
2、指出下列诗句没有比喻修辞的一项(   )(2分)
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B、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C、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像一片阳光。
D、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3、修改下面的句子。(4分)
(1)商店里出售白菜、苹果、香蕉等水果。
(2)老师的教诲,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4、下面是女作家冰心的诗集《春水》中的一句诗,说说你的理解:(3分)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5、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班级整整有六十多人。
B、我知道李小朋的身份证是8月1日生的。
C、中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D、同学们的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6、选出恰当的一项填入横线上:(       )(2分)
教育活动中,应当帮助学生学会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     最基本的内容,    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    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寻求知识,      自己的知识领域。
A撷取  掌握  培养  拓宽                           B撷取  把握  培训  拓宽
C获取  了解  培育  扩大                           D夺取  通晓  培养  扩宽
7、结合语境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乡愁:                                                                       
海峡:                                                                       
二、阅读训练(38分)
(一)美丽的夜雨   (10分)
①美丽的夜雨                           ② 美丽的夜雨
像轻声到来的客人                        辛勤地擦洗大地
打开啤酒瓶吧,欢迎                      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
于是,泡沫,水珠                        城市也连起灯的长虹
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迸
③美丽的夜雨                           ④ 美丽的夜雨
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                     像拉着小提琴
雨掩住了低低的私语                     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从月夜下散出温暖的热气                 把明天更甜的生活
把语丝蒸酿成了蜜                       飘进孩子的梦
1、对本诗最后一节朗读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美丽的夜雨”一句除重读“夜雨”外,还应重读“美丽”,突出夜雨美丽的特点。
B、“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一句“玻璃”与“窗”之间有停顿,以体现窗的质地。
C、“把明天更甜的生活”一句应用升调,而“飘进孩子的梦”应用降调,以增强诗的韵律感,而且符合诗的意境。
D、本诗最后两句应用轻柔的语气来朗读,表现出夜雨把甜美的生活带入孩子的梦境。
2、这首诗通过奇峭的比喻和连珠似的妙想,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3、诗的语言,往往是凝练而又优美,请你从文中举出一例最精彩的,并说说好在哪里?

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多个比喻描写夜雨。(2分)
请你模仿“美丽的夜雨,像拉着小提琴,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的句式,以“美丽的夜雨”为本体,来抒发对夜雨的情感。
美丽的夜雨,                    ,                           。
5、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在诗中都写过夜雨,请你再写出两句。(2分)
                             ,                    。
(二) 小树的灵魂   (18分)
前年春节,我从承德叔叔家带回一株小柏树。小柏树长在一块石头上,石头坐在托盘里,托盘里水幽幽存焉,透着殷实之气。可是,它能在北京落户吗?我心里没有底。直到有一天,小柏树的枝条上冒出鲜绿的新芽时,我才放下心来。
小柏树的存活,使我感到养些木本植物该是不难吧。我便来到花市上,选购了三株盆景——小榆树、小榕树和小枫树,并与小柏树一起摆在了窗台上。一时间,窗台上郁郁葱葱,欣欣向荣,好看极了。其中,尤以小榕树最美。它的枝叶舒展文静,像是依栏沉思的女人。小榆树则以稠密而热烈的叶子,显示了繁荣景象。小枫树更是风骨不俗,气度超然。因为它的每片叶子都在翘首以待那个火红的秋天。倒是小柏树显得不起眼了。一块土里土气的石头,一株再普通不过的柏树枝子。仿佛穷山沟里走来的孩子,有些相形见绌。好在它“要求于人的甚少”,只要托盘里有点水就行了。什么心也不用操。另外三株就不同,施肥浇水,喜阴喜阳,很有些讲究。就是浇水也不能大意,弄不好还会烂根。为此,我真请教了不少花匠。
谁知,越是竭尽呵护之能事,越是容易出问题。还不到秋天,小枫树的叶子忽然打卷了,有的还变黑,一副病兮兮的样子。我赶紧四处求医,忙着打药治疗,盼着它“春风又绿”。然而,可叹它一日不似一日,眼见着一片片叶子都卷了起来。小枫树到底一命呜呼了。我也好生伤感。原本我还期待着坐在屋里独赏红叶呢!
秋天过去了,天气渐渐冷起来。小榆树和小榕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一场雪后,它们的叶子几乎全干了。便想:大概是冬眠吧。而我依然按时浇水,尽职尽责,以待来年春暖花开时,让它们再吐新绿。
然而,它们再也没有醒来!
如今,小榆树,小榕树,小枫树的“遗骨”陈列在阳台上,好像三块墓碑,让人神伤。
这时,我却不得不惊异于小柏树的生命力了。只见它所有的叶端纷纷吐出了新绿,鲜活鲜活的耀眼极了,竟有一种光芒四射的神采,令人激赏,令人感奋。
我禁不住把小柏树搬到写字台上,仔细端详起来。我发现它竟然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那石头的下半截分明有一道裂缝,裂缝里布满了小柏树的根须,根须之密,仿佛老寿星的胡子,又仿佛网一样的脉络。它们裸露着,有如丰富的神经系着一颗美丽的灵魂,我的心被这个灵魂深深触动着……
是的,树是有灵魂的。人类从“树神崇拜”时就这样认为着。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也说过“植物是有灵魂的”。不过,灵魂与灵魂却有所不同。正如人世间有着形形色色的灵魂。然而,一个美丽的灵魂却是需要历练的。小柏树一定是历练过的,否则它不会有这样叫人暗暗尊敬的树品。其实,它的树品本来就有着悠远的脉系。《山海经》记载:“白於之山,其上多柏。”《国语》曰:“松柏之地,其土不肥。”至于“柏经冬而不凋,蒙霜不变,可谓得其真也”的说法就更多了。
还有一个说法,是古代画论:“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我想:人品如此,树品亦然。只可惜我与小柏树相伴一年有余,竟如此赏悟不敏,实在是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树之有神。
失敬了,小柏树!
1、解释词语。(2分)
相形见绌:
翘首以待:
2、第②自然段是从哪两方面对比小柏树和其他三株树的? (2分)
3、找出两处描写小柏树外形的句子。(2分)
4、第③自然段“谁知,越是竭尽呵铲之能事,越是容易出问题。”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5、写小柏树的根须一段突出了小柏树什么精神? (2分)
6、引用《国语》中的句子起什么作用? (2分)
7、用横线画出两处抒情的句子,分析作者感情。(4分)


8、小柏树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分)

(三)乡色酒   (10分)
三十年前                              三十年后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我正年少                              你是一杯
乡色正好                              乡色酒
你圆                                  你满
人也圆                                乡愁也满
1、诗人将         比喻为“乡色酒”,表达了                                    。(2分)
2、诗中的“你”指的是             ,是        的修辞手法。                    (2分)
3、诗中写了两次望月,这两次望月的时间、地点、心情是否相同?从何处能看出来?   (2分)

4、同样是圆月,为何上节说“圆”,下节说“满”?                                (2分)
5、三十年前,“你……望我”;三十年后,“我……望你”,从中你看出诗人性格的变化吗?(2分)

三 写作(40’)
以“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自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但不得写成诗歌)
提示:1. 此处的“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以外,还含有“观察、欣赏、体味、咀嚼、探究”等意思。   2.“读”的对象可以是书报杂志,也可以是人、大自然、或者某种生活经历和某种社会现象等。  3.自拟题目,必须含有“读”字,如“读书乐”“我的阅读趣味”“我爱阅读大自然”“我读懂了父亲的心”“这段生活令我百读不厌”等。
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
1.略 2.D   
3.(1)去掉“白菜”  (2)将“出现在我的眼前”改为“回响在我的耳边”
4.成理成文即可
5.C    6. A   
7.怀念家乡的心情,这里指台湾游子对大陆的思念之情;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片海洋的狭窄水道,这里指台湾海峡。
二、文段阅读训练
(一)
1、B    2、表现作者对夜雨的喜爱与赞美,进而赞美好生活   
3、略  4、略   
5、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二)
1、相形见绌: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翘首以待:抬起头来盼望。 
2、从外形和对人的要求两方面对比的。 
3、找对即可,如“只见它所有的叶端纷纷吐出了新绿,鲜活鲜活的耀眼极了。” 
4、承上启下 5、小柏树依靠自己力量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的精神。 
6、赞美小柏树在贫瘠的土地上仍能顽强生长的生命力。 
7、如:“我也好生伤感”写出了小枫树死后我的惋惜和悲伤。“让人神伤”写出了三株树都死后我的极度失望与悲伤。“我的心被这个灵魂深深触动着”写我的心灵被小柏树的顽强震动了,体悟到了它灵魂的美丽。“失敬了,小柏树!”表明对小柏树深深的敬意。 
8、启示我们不可盲目地抱怨、逃避,要与生存环境抗争,要具有顽强的斗志。
(三)
1、圆月  浓浓的无边的乡愁  
2、月亮  拟人  
3、第一次望月的时间诗“三十年前”,地点是故乡(从“柳树”可以看出),心情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因为全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从“你圆/人也圆”可以看出 );
第二次望月的时间安 是“三十年后”,地点是台湾(从“椰树”可以看出),心情是忆旧伤怀,思乡情浓。  
4、因为上节中的圆月是团圆的象征,所以用“圆”;而下节中的圆月像是一杯乡色酒,是乡愁的象征,酒是满的,愁也是满的,所以只能用“满”。   
5 、三十年前的“我”是天真无邪‘充满童趣的少年,所以在“我”看来,月亮似乎在与“我”嬉戏,是月亮在望“我”;三十年后的“我”饱经沧桑,只能心事重重的对月抒怀,所以是“我”望月亮。
三 写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8:34: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rar (14.26 KB, 下载次数: 83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7 10: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