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8: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所有资源完全免费下载,无需注册,因为复制时部分内容如图片、分数等未能显示,请直接到底部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直接下载打印!如需帮助,请留言,本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回复!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与评估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8分)
筹办(   )    慷慨(   )    把柄(   )    堕落(   ) 
侮蔑(   )    恫吓(   )    沮丧(   )    生涯(   )
遏制(   )    滂沱(   )    孤僻(   )    耸听(   )
晓谕(   )    腼腆(   )    怡然(   )    羞怯(   )
2.解释下列词语:(2分)
流连忘返:
想入非非:
3.写出符合下列意思的成语(各两个)(4分)
(1)带“狗”的成语:
(2)世界上最荒凉的地方:
(3)最无情的人:              
(4)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               
4.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2分)
青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 青春是一支快乐无比的歌。
青春是                            ,青春是                                 
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部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内容。(不超过40字)(2分)
据报道:在韩日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中,首次涉足世界杯决赛圈的塞内加尔队制约了中场一向强大的法国队,中场队员迪奥普在比赛进行到30分钟时攻入一球,最终以1 :0战胜上届冠军法国队,爆出了世界杯赛历史上的一个大冷门。
二、文段阅读训练(40分)
(一)  (10分)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1、“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中所提到的“小说”即《  》,它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一本回忆记”指《   》。(2分)
2、鲁迅学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弃医从文的原因又是什么?请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2分)
3、请分别说明文中两个“不好”的不同含义。(2分)
⑴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不好:
⑵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不好:
4、文中加点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谈谈你对鲁迅人生道路选择的看法以及你所得到的启示。(2分)
(二)怀鲁迅  (14分)
⑴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⑵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⑶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⑷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⑸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的、更猛烈的寂光。
⑹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⑺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进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第⑴段中的“晴天霹雳”形容什么? (2分)
2.第⑵⑶中哪些词语表现出作者急切而又悲痛的心情?(2分)
3.怎样理解第⑶段中所遇见的“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2分)
4.第⑷段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5.第⑹段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2分)
6.理解结尾“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2分)
7、本文在表达方式上采用了哪几种?(2分)

(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6分)
⑴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⑵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以为生命还比较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⑶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对会想到健康的幸福。
⑷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寞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⑸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体会到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⑹我多么希望看看这世界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看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冷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界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⑺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⑻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这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美)海伦?凯勒
1.第⑴段中加点的“事事”,前一个“事”的意思是           ,后一个“事”的意思是                             。(2分)
2.第⑵⑶中的加点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2分)
“这”指                                                         
“这样”指                                                      
3.作者在第⑵段中说“如果以为生命还比较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么,“我们每一天”应该如何度过才有意义,才能“更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呢?(2分)
4.在第⑶段中,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句中的“聋”改为“盲”或“瞎”好不好?为什么?(3分)
5.第⑸段中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2分)
6.第⑹段中画线的句子中的“方便”的含义是     ;“更多的意义”的深层含义是     。(2分)
7.在第⑺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3分)
三、写作(40分)
为熟悉的人写一篇传记
要求:选材真实,有重点,并能体现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生活情趣,语言平实,不少于500字。
    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
1.略 2.略   
3.(1)狼心狗肺,蝇营狗苟,狗急跳墙,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狗尾续貂,狗皮膏药,
鸡鸣狗盗等;  (2)不毛之地  (3)六亲不认   (4)望子成龙。  
4.句式上使用比喻句,语言通顺即可。   
5.D   6.要点:韩日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中,塞内加尔对击败上届冠军法国队,爆出大冷门。
二、文段阅读训练
(一)
1、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2、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原因之二是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3、①是对鲁迅的指责和诬陷,同时,在轻描淡写之中也有鲁迅对几个学者和反动政府蔑视的意味。②是鲁迅对自己创作成果的评价,含有自谦之意。 
4、加点的词语表达了作者因政局混乱和社会黑暗处处碰壁,从而失望、伤感、愤懑的思想感情。 5、略 
(二)
1.形容鲁迅逝世太突然,是巨大的损失,像晴天打霹雷。     2.匆匆、跳、吞、跑 
3.这是作者从千万个参加葬礼的人们的表情中感受到的人们因鲁迅逝世而产生的悲愤心情。 4.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把鲁迅的逝世看成是最大的不幸,表达了人们极度悲愤、极度惋惜          的心情。 
5.表达了作者因鲁迅之死而产生的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忧虑。
6.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人们在悲愤中看到光明和希望。 
7.记叙、描写、议论 
(三)
1.做事;事情 
2.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对会想到健康的幸福。 
3.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4.因为失去听力的人,再不能“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他们能够享受的只有“光明”。换成“盲”或“瞎”都不好。因为盲人对光明是没有切实感受的。 
5.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平庸(或他们对眼前的景物熟视无睹)。 6.只能看东西,辨方向指看清眼前一闪而过的东西。 
7.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时光,不要虚度年华;启示人们“用眼睛”认真审视社会,审视生活,赏生活中的美,陶冶自己的心灵。
三 写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8:23: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rar (14.04 KB, 下载次数: 102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4: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