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6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古诗二首——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公开课教案优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诗二首——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公开课教案1
  【设计理念】
  1、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自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同学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同学心智生长。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协助同学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3、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同学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同学才干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在本课中我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引领同学读出诗句背后的情、爱、味。
【预设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乡村四月》的大意。
  2、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体悟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3、引导同学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同学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
  以同学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
【教学流程】
一、课题的导入   五一长假即将来临,你想外出旅游吗?老师带你去一个地方(多媒体展示乡村田园风光),你们觉得这里怎样?(美)乡村的景色确实美,但乡村四月更美,今天我们就跟翁卷一起走进田园,走进《乡村四月》,感悟农家生活吧!板书并朗读课题
  解题:四月指农历四月,即春末初夏的季节。
  二、初读课文,感音韵
  (过渡)在朗读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联系以前诵读古诗的经验,说说古诗怎样读比较好?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等)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文)
  1、同学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文),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正音
    (请这位同学浪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否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同学评价,教师根据时机进行指导。(他读得真……….)(我们全班一起来朗读一遍)
  3、全班齐读。
三、潜心会文──明诗意
  (过渡)听,你们读得多好啊,在读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字句吧,怎么办呢?
  同学考虑回答。(查工具书,看注释,联系上下文,问同学或老师)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词,了解诗意,假如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1、同学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请我们同桌两位同学互相交流,先说自身读懂的句子,再向对方请教不清楚的地方)
  2、同桌交流,我能自身读懂那些句子?还有那些不理解的。
    (现在我们全班一起交流,我读懂的句子是,我不理解的是)
  3、全班交流:     我们自身读懂的句子是我还没有理解的地方(在交流中引导归纳1、2句写景,3、4句人)
    (瞧,我们的小朋友多能干啊,谁来用自身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意呢?)
  4、请同学用自身的话说一说全诗的大意。
    (我们的同学语言组织能力真不错,下面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诵全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5、全班根据对诗大意的理解,齐诵古诗并想象画面。
四、依样画葫芦──悟意境
  1、(过渡)四月的乡村,是诗的世界,假如请你们给本诗1、2句配一副画,请你说一说你准备用上那些色彩画什么?并说出你的理由。(出示句子:我准备用(色)画,因为)
    引导同学从“绿原、白川、子规烟雨”等感悟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农家生活多姿多彩。由主要的绿和白体会到乡村四月的清新明丽。随机板书:清新明丽
  2、(过渡)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四月的乡村,还是童话的故乡,假如你用心听,它还是一首田园交响乐,你能听到那些呢?(出示句式:我仿佛听到的声音)
    同学从诗中找对声音描述的意象来回答。
    (布谷鸟的叫声、下雨的滴答声:联想到四月的播种最佳时节;采摘桑叶的唰唰声、蚕吃桑叶簌簌声,水田插秧哗哗声用“才”和“又”交织在一起,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采桑养蚕又是插秧,“乡村四月”劳动的确实紧张、繁忙,
   ⑴ 他们的忙的为了什么呢?
     同学考虑回答
   ⑵ 此时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呢?(高兴、喜悦)可见人民生活是怎样呢?(幸福)人民喜欢劳动,对生活充溢希望可见农家人勤劳(随机板书:幸福勤劳)
   ⑶ 作者这样写,他此时的心情会这样呢?他主要是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五、浓缩乡村四月图,提升情感
  (过渡)一幅田园画,一曲交响乐,把我们带进世外桃源,闭上你的眼睛,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我们再一次欣赏这乡村四月的美景吧
  1、配上优美、舒缓的乐曲《望江南》,渲染气氛,(教师诵读)引领同学在想象中进一步加深体会,
  2、多么秀丽的田园风光,多么和谐、幸福的农家生活,睁开你的眼睛,看眼前是什么?你能读出一份向往与感动吗?同学看画面一起朗诵(生读)
  3、瞧,同学们被田园风光迷住了,此时此刻,你能看着画面,把《乡村四月》背诵出来吗?(同学看画面,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
  (过渡)乡村的四月是繁忙、紧张的,但是繁忙、紧张的背后隐藏着农家人民的幸福与喜悦;其实农家的生活恬静、幽雅、祥和的一面,他照样写着农家人的幸福,请看李万年先生的这幅作品,他真实的反映农家的生活恬静幽雅、祥和的一面,你能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一段话吗?假如你是一个敢于挑战的小朋友,还可以一两句诗,和翁卷老先生比一比。(出示画面)
  1、同学独立写,教师巡视并指导。
  2、作品展示与交流。
七、总结
  四月的田园是美丽的,农家的生活无论是繁忙、紧张,还是恬静幽雅的,都写满了农家儿女的幸福与追求,本课下一首的诗《四时田园杂兴》和词《渔歌子》也是与田园生活有关的,请你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更深的感悟农家生活。
板书设计:
  乡  景美清新明丽
  村
  四  (宋)翁卷
  月
     人忙勤劳幸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56:00 | 只看该作者

《小儿垂钓》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同学会认2个生字"纶,莓",会写2个生字"稚,侧".
  同学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中"稚函"的可爱.
  让同学对学习古诗发生兴趣,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古诗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唐诗由于节奏明快,韵感十足,意境幽远成为一颗璀灿的明珠.唐诗中有不少描写少年儿童的诗,请你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一些
  《村居》:写了什么 季节呢 完整说.
  《所见》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清明》牧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再写一首有关儿童生活诗
  三,教学古诗
  (一)读诗,解句
  板题:将同学注意"垂"的笔顺."钓"的右部.
  读题:知道了什么 猜猜诗所写内容.
  打开书,仔细读诗,该怎样读呢
  (1)读准确,读出节奏.
  (2)读中了解诗句的意思,怎样理解诗句意思 引导运用工具书,看插图等方法学习古诗.
  生自读,师巡回了解与指导.
  反馈

1)指导读准"稚,侧,纶,莓"的字音,教学"稚,侧"的写法,同学描红.(2)同桌交流诗句意思.(3)质疑问难.(4)指导把古诗读准,读好.
  (二)品诗入境
  1,只把诗读正确,读流利还不够,应把诗的韵味和意境读出来,这叫品诗.引导同学一边读一边想象,因为这首诗诗中有画,诗中有声,诗中有事.
  2,生自读,想像画面,体会一,二句意韵.
  (1)人物特点:蓬头,学垂纶.
  (2)人物动作:侧坐,草映身.
  (3)周围景物:透过草映身想到了哪些景物
  (4)引导由景到人把图画说具体,说的有条理.
  (5)质疑:你去钓鱼,你会选择这潮湿,阴暗的莓苔之地吗 讨论体会稚子人聪明之处.
  3,扮演,体会三,四句诗意韵.
  (1)就在他专心致志钓鱼的时候"路人借向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听到了什么 怎样问 从哪个字看出来 "遥".
  (2)蓬头稚子是怎么回答的
  指生扮演,为什么不回答 手的动作怎样的 有不同看法吗 板书"摇,摆"与"招"对比,同学讨论扮演,体会"招"用字之精妙.
  (3)引导把"招手"后的情景表示出来.
  4,现在你对蓬头稚子有了什么印象
  (三)吟诵诗悟情
  请大家再来读诗,体会斟词酌句的妙处.
  自读,指读,范读.
  全班齐诵.
  熟读成诵.
  默写古诗.
  四,拓展延伸
  胡令能简介,搜集其余三首诗一读.
  五,作业
  在补充练习上完成《小儿垂钓》的改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56:00 | 只看该作者

《古诗二首——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11个生字;
   2.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一)(二);
   3. 能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 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3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一起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酷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身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测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同学小声自读并考虑: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第一首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身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身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昼。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参与。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同学试着解释全诗:
   白昼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示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烘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同学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局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安排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同学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 交流资料
互相交流查阅的有关唐代田园诗歌并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歌比较
(二) 朗诵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
(三) 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诗描写晚春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示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这首诗歌表示的乐趣在于自然景物。
(四) 交流探究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前两句写了晚春江南农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确:典型的事物描绘。(金黄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麦花处处)
3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
4四句中写“蜻蜓虫夹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
明确;以动写静。
5诗歌的写法
明确:1点面结合
2动静结合
三练习 :1朗读诗歌 2背诵并默写诗歌
四小结 : 1诗歌的朗读
2诗歌内容的理解
3诗歌的写法
五作业: 1理解背诵默写两首诗歌
2预习《山中杂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0-6-29 19:29:00
《古诗二首——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11个生字;
   2.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一)(二);
   3. 能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 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3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一起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酷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身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测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同学小声自读并考虑: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第一首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身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身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昼。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参与。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同学试着解释全诗:
   白昼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示孩童天真可爱的本文章由<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收集, 网址:www.lspjy.com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showtopic-48611.aspx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烘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同学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局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安排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同学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 交流资料
互相交流查阅的有关唐代田园诗歌并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歌比较
(二) 朗诵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
(三) 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诗描写晚春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示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这首诗歌表示的乐趣在于自然景物。
(四) 交流探究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前两句写了晚春江南农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确:典型的事物描绘。(金黄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麦花处处)
3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
4四句中写“蜻蜓虫夹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
明确;以动写静。
5诗歌的写法
明确:1点面结合
2动静结合
三练习 :1朗读诗歌 2背诵并默写诗歌
四小结 : 1诗歌的朗读
2诗歌内容的理解
3诗歌的写法
五作业: 1理解背诵默写两首诗歌
2预习《山中杂记》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8: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