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6-9 08:16:00
|
只看该作者
16.清初著名使人陈先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题诗一手,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亮呀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 B.地址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
17.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18.1603年,以为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各称名的 15 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洲权观念
20.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2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深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22.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治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23.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24. 去年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一年后盈利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
消费。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
(利润/资产)与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
A. 6% B. 10% C. 12% D. 15%
25. 2000年至2010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统计数据如图 6:
从图6可以看出我国
① 进出口产品结构更加优化 ②进出口对GDP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②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 ④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6.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要解决“招工难”问
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 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
② 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
③ 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④ 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7. 今年上半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蔬菜收购价格下跌、销售不畅的现象。为减少菜农
损失,各级政府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菜贱伤家“问
题的是
① 加强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② 建立供求信息平台,调整蔬菜种植结构
③ 减少蔬菜流通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
④ 实行蔬菜价格保护,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8.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
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
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
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⑨ C.②④ D.③④
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
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
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
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回答29-一30题。
29.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0.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
①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
②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
③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
④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