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0: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套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免费下载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新课标2011初中语文教材大纲同步,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因初中语文试卷复制时部分内容如图片、答案等无法直接显示,请用户直接到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下载浏览或打印!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试卷内容预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卷首语: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的主人,只要你心境平静,开动脑筋,你就会觉得试题并不难。请相信自己,成功将会属于你,请你注意保持试卷的书面整洁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
1.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方格里,相信你一定能写的准确、工整、美观。(2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讪笑(shàn)   哺养(pǔ)     匀称(chèn)     脑髓(suī)
B. 曲折(qǚ)      祈祷 (qǐ)      拗口(ǎo)      积攒(zǎn)
C. 星宿(xiù )    亘古 (gèn)     阿姊 (zǐ)     嫉妒 (jí)   
D. 模样(mó)      炽热 (zhì)     扑朔 (shuò)   伫立(zhù)
3.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先用横线标出,再加以改正。(4分)
人迹罕至       妇儒皆知       义愤填鹰        迥乎不同         
  一如即往       鞠躬尽瘁       锋芒必露        来势汹汹
4.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正确的顺序是            (2分)
平凡虽然不是甘于平凡者的错误,但是,卓越确实是追求卓越者的荣耀。翻开历史浩卷,唯有卓越者青史留名。他们如夜空中的璀璨群星光照千古。他们或是_______的英雄刚烈,或是思接千载、诗意飞扬的诗杰文豪,或是_____的志士仁人,或是问天叩地、追本溯源的哲人智者,或是______的鸿儒大家,或是________ 的科学巨匠,或是为国强盛,为民富足的伟人领袖。
A 心忧天下、救民水火       B 揭秘自然、探求宇宙                       
C 驰骋疆场、立马横刀       D 思想深邃、理喻万世
5、下列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野草》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
D、《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法国
6、阅读下面一段学生作文片段,回答问题。( 6分)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生出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1)第①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改正过来。(2 分)
                                                         
(2)第②处有个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来,并改正。(2分)                     
(3)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               
                                                             (2分)
7、默写诗文名句(7分)
(1)                 ,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2)马上相逢无纸笔,                    。
(3)峨眉山月半轮秋,                    。
(4)               ,明月来相照。
(5)成语“扑朔迷离”来自《木兰诗》中的“             ,                。”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课内阅读文段(12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8、请你指出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何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9、文中说闻一多先生“作出了卓越的成绩”请你分点列举他的成绩。列举两点即可。(2分)

                                                                       
10、选段语言优美,读来很有滋味,请把你认为最美的一句抄在下面,并说明理由。(2分)
                                                                     
                                                                        
11、请指出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典籍的目的。(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2、解释下列画线词在句中的含义。(2分)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13、闻一多先生惜时如金,请你写出一句劝人珍惜光阴的古诗或者名言一句。(2分)
                                                                     
(二)课外阅读文段。(30分)
假币
①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②终于熬到了下课,辰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
    ③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了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场上买点东西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假币的事抖搂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
    ④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第二天,辰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的必经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赔礼,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⑤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⑥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辰从此再也不愁没钱。
    ⑦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一万元现金,专程来京。
    ⑧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恩,这就好。”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三张该死的假币……”他的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3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老师,那你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假话。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老教授说。辰急着问:“为什么?你当时完全可以揭穿。”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
⑨“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我不回去了,我还要跟您学几年,您一定要收留我!”(有删节)
14.文章围绕三张百元假币展开情节,请用简洁的词语填空。(3分)
  (          )→(          )→(          )→想还万元
15.③段划线的句子在记叙的顺序上属于什么?在这里有什么作用?(3分)
                                                                                 
16.你从⑤段中的“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外貌描写和⑧段中的“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的语言描写中得到什么信息?(3分)

                                                                              
17.下面两句话中的加点词能不能互换?请说明理由。(4分)
①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②望着满地的碎瓶胆片,我紧张得张开了嘴巴,坐立不安,万一爸爸回来发现了,准会狠狠批评我的。

                                                                              
18.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它们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4分)
①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辰从此再也不愁没钱。
②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19.有人认为第⑨段是画蛇添足,可以删去。你怎么看?说说理由。(3分)

                                                                                 
20.有时,可以装一下糊涂,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文中的老教授,正是他的“装糊涂”才使得辰成就人才。你有这样的经历吗?有就写出来;如没有,就谈一谈老教授这类的“装糊涂”的益处。(8分)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一)诗词赏析:
2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A.首句的“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何人所吹,从何处来的意思。第二句“满洛城”是说笛声高亢嘹亮,加上春风助力,全城都听到了。
B.第三句不说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曲》,而说在曲中听到了折柳,这个“折柳”代表了送别的场景,能唤起听者一连串的记忆,为下句铺垫。
C.“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激起思乡只情的,不正是诗人自己吗?此句以反问出现,正反映了这种怀乡感情的强烈。
D.此诗着重是在以听众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的艺术魅力。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② 日扳(            )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父异(         )焉         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4、找出来在本文的两个成语,并加以解释。(4分)
①          :                                                         
②          :                                                         
25、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分)
方法:                                                              
目的:                                                            
26、吕蒙跟方仲永用什么区别,你从这两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4分)
答:                                                                 

                                                                       
27、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4分)
(1)有关勤奋好学的成语:                 、                     
(2)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                   、                    
四、综合实践活动。(共10分)
28、在学习中,我们曾进行过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各题。
(1)在这次活动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有关黄河的诗句或俗语和成语,完成下列各题。(3分)
A、有关黄河的诗句:                                          
B、有关黄河的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C、有关黄河的成语:                                          
(2)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哺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你能写几句热情洋溢的赞美辞来赞美它吗?(2分)
我的赞美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9、根据下面歇后语,写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3分)

①        上梁山——官逼民反

②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③        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   
30、仿照示例,以灾区小朋友的口吻给失踪的妈妈写两句话。(2分)
示例:妈妈                  妈妈                        
我深信您还活着          我深信您还活着
深信地震只能           深信地震只能
击碎钢筋水泥           _________________
击不碎您坚强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分)
31、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不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自信、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价、母爱等),然后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
题目:成长,需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0:22:00 | 只看该作者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本站试卷,无需注册,在下面的附件中,选择右键,目标另存为,保存在你的电脑或桌面上解压缩即可!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rar (21.28 KB, 下载次数: 59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30 13: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