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28国旗下讲话:安全宣传教育日演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07: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月28日国旗下讲话稿:第16个全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演讲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今年宣传教育日的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校园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密切相关,它关系到我们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它关系到我们的老师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因此,校园安全是我们做好学校各项工做的基础和前提。在此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我代表少先大队对全校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上下楼梯要有秩序,均要靠右边走。不准拥挤,更不准推人。前面的人摔倒的话,马上要停止前行,把摔倒的人扶起来。

2、课间不要做危险动作,要做无危险的正当游戏。

3、严禁在楼梯的扶梯上滑下来。

4、不准在教室里、校园内互相追逐、吵闹。

5、上课期间,特别像体育课、活动课,要听从老师指挥,服从老师安排,严禁事故发生。

6、上、下厕所,进出食堂时,也不能拥挤,要有秩序的进出,发扬大同学让小同学先进出。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辛店镇湛张小学少先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07:13:00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安全教育”,大家知道下周一是什么日子?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就是“全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

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现有18岁以下未成年人2.67亿人,平均每年意外伤害人数约为4000万人次,医疗费用42.6亿元,平均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伤亡。为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降低青少年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1996年由国家教育部、公安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确定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作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今年已经是第16个年头了,下周一也就是3月28日为今年的“安全教育日”,今年宣传的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同学们,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2009年湖南一中学发生的特大踩踏事故导致8死26伤的惨剧,至今还让我们记忆犹新。2010年宁波市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为56人,人数虽然保持着低水平,但要伤害多少户家庭啊。保持校园安全要警钟长鸣,不能存在任何麻痹和侥幸心理。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我对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1、上下楼梯要有秩序,均要靠右边走。不准拥挤,更不准推人。前面的人摔倒的话,马上要停止前行,把摔倒的人扶起来。严禁在楼梯的扶梯上滑下来。尤其是中午就餐和高三学生晚上就餐,严禁奔跑。你跑或不跑,饭菜就在那里。

    2、不准在教室里、校园内互相追逐、打闹。不准在走廊打球。教学区是学习的场所,操场上才是展示你运动天赋的舞台。

    3、上课期间,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要听从老师指挥,服从老师安排,不做老师不允许的事情。

    4、教室中没人的时候要注意关门,关窗,放学时要切断电源。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安全演练和安全教育活动,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面对危险时自救自护能力。

6、放学后不要在校门口因等人而堵塞交通,有家长接送的同学,要告诉家长尽量不要把车停在校门附近而影响同学们进出,停车时离校门要远一些。

7、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密切注意机动车的行驶情况,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当我们穿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老师们、同学们:百善文明为先,万思安全最重。生命是美好的,只有拥有生命才能拥有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多一份自律,多一份惊醒,珍视自己的安全,对自己负责,为他人着想,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02: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