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5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1: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反思〗

  崔峦同志认为: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有所知到生疑到解疑再到生疑的过程。”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需要“疑”,传统的阅读教学“疑”在哪儿?“疑”在老师的备课本上,是事先设计好的,是老师质疑,学生释疑。疑到底由谁生?长期困扰阅读教学的争论该休矣!这一片断告诉我们:

  阅读教学应保护学生生疑的兴趣,探究的欲望。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疑不仅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进行激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产生学习兴趣,把学习新知识的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心理,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追求,引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从片断可以看出,学生一共提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学生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在感受题目这一语言文字材料之后所作出的反应。有了问题,它们就会产生阅读的内驱力。


  一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一导语体现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的要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1:14: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札记
《邓小平爷爷植树》是人教课标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翼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我还没开始教这课时,就听其他老师说这课挺不好上的。也是啊,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大部分学生要跳一跳才能读上来。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我只能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课堂上我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我心里还是没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能听进几成呢?与其我唱独角戏,还不如听听学生的心声,于是,我笑容可掬地问:“小朋友,昨天有没有读课文呀?”“有”嗬,响声震天,真的假的啊?我又问:“那么你们读了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下子学生来劲了,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生:老师,我读了以后,觉得很感动!
  生:我也是,我觉得邓小平爷爷可认真了。
  生:邓爷爷种树时,看到小树苗移入坑中,觉得不正,要把小树苗扶正才满意。
  生:什么叫高龄?
  生:邓小平爷爷那么大了,还去种树。
  生:邓小平爷爷为了有更多的树长大,所以他要植树。
  生:什么叫兴致勃勃?
  生:什么叫万里无云,春风拂面?
  生:什么叫引人注目?
  生:什么叫人群?
  生:什么叫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生:邓小平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老师,我不懂。
  …………

  学生们纷纷说道着,我忍俊不禁地思绪飘了起来,带着高兴,带着忧虑……
  高兴的是:我看到了我们新课程教学的希望,在新课程教材与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一小部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他们随着阅读量的增大,课文的字词阅读对他们来说已不成问题,而且能主动地去了解去学,特别是开放的问题下他们会更有探索,更有所思。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能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地探索,作为教师感到欣慰。
  忧虑的是:在新课改下,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已跟不上每天认识十几个字,阅读那么长篇幅文章的学习了,如《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要认识13个字,写6个字,读懂300百字左右的课文。这些学生对于读课文已感到困难重重。虽然,他们提出许多问题,这是学生的发现,说明他们也在参与学习,也在主动地思考。但连“人群”这个词都不能理解,从侧面反应了我们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确实有限。因此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与挑战。
  怎样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已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1:16: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一年级《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
 故事──课堂中的“空气清新剂”


  在教学伟人故事《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时,我觉得课文记叙的年代较早,学生对人物也陌生。由于场地、安全等问题,连植树活动也离学生越来越远了。真担心他们会学得没有激情,自己教得也疲劳。


  果然不出所料。那天是在下午,上课不到二十分钟,同学们的精神就显得萎靡不振,有的挖起了指甲,有的拿出了水彩笔,还有的昏昏欲睡。看得我心头一阵压抑,看样子得来点“空气清新剂”刺激一下了。于是我干脆停下讲课,对学生拍了拍手,说:“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腰板一下直起了许多。


  我一边观察着学生的反应,一边在脑子里快速地搜索,讲什么呢?《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他们都在课外看着呢,不能让他们产生“我早知道了”的念头。对,讲个新鲜有趣点的动脑筋故事。前两天刚在《幽默与笑话》中看到一则有关保护森林的漫画故事,与课文的主题──绿化环境还有异曲同工之妙呢。于是我添油加醋地讲了:


  “有一位画家拿着画夹来到野外写生,他的前面是一大片树木被砍倒后留下的树桩。画家画啊画,一只鸟儿看见了,飞过来落在他肩上,久久凝视着画面;一只小松鼠跳过来,也停下不走了……越来越多的动物围在画家身边,看着那幅画,一动不动。”我停了停。


  教室里越来越安静,所有的目光都像聚光灯一样投向我,连最顽皮的学生也停下手中的水彩笔看着我,一脸的专注。


  “看啊,看啊,动物们开始泪花闪闪,最终嚎啕大哭。眼泪像决堤的河水一样哗哗流下,连往日猛不可敌的老虎、狮子也痛哭不已。”说到这里,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卖起了关子:“同学们,你们知道那画家到底画了什么,让动物们如此伤心呢?”一些小脑袋迟疑地摇了摇头,有一些则侧目沉思。我得意地暗笑,总算激活了他们的大脑。


  忽然,父亲是高中教师的庄睿淇举起了手:“老师,我想画家画的是森林。”嗯?!她怎么会一语中的?我看到的漫画最后一幅显示画的答案确实是茂密的森林。


  我带着点天机被泄的遗憾问:“你在书上看过这个故事?”


  “没有。”


  “你爸爸给你讲过这个故事?”我追问。


  “也没有。”


  “那你怎么猜出画家画的是森林?”我的兴趣也被激活了。


  “因为你说画家前面是一大片树桩,大树被砍掉了,动物们就失去了自己的家园。现在它们看到画家画了森林,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家。可它们的家已没有了,所以会大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06: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