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7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小论文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2: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掘想象点培养创新力







发掘想象点 培养创新力

姜堰市官庄中心小学 丁正后

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创新,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小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理所当然应该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加强创新教育,方法多种多样,渠道丰富多彩。其中研读教材,发掘想象点,激活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一条行之有效之举。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展开,创新能力发展。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可见,想象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是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力的重要载体。所谓“想象点”是指语文教材中能够引发学生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字、词、句、段等地方。简言之,是指教材中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想象的地方。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彰显主体性,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发掘课文中的想象点,诱导学生大胆想象,从而提高创新力。

一、批判性阅读 发掘扩散求异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类课文,它们都是介绍某人(或动、植物等)在偶发事情面前,如:《跳水》中的船长、《司马光砸缸》中的司马光等;在困难问题面前,如:《称象》中的曹冲、《捞铁牛》中的怀丙和尚等;在特殊情境中,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邱少云等……如何急中生智,如何镇定自若,寻找到解决问题或难题的方法。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掘课文中的“扩散点”,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即围绕他们解决问题或难题的方法进行扩散,引导学生想象:他们解决问题或难题的方法是最科学、最实用的吗?还有其它可行的办法吗?要求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然后将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见解,结合课文情境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的做法再进行比较,看谁的办法更科学、更实用!学生的想象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比如:有位教师教《称象》一文时,扣住曹冲称象之法,启发学生想象: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可以让随行的官员一个一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多么与众不同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的火花!退一步讲,即使学生否定了自我的想象,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锤炼了思维!

二、探究性阅读 发掘发展延伸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进入高潮后,由于作者处理的匠心,嘎然而止,留下空间让读者去体会、去想象、去发展、去延伸。诸如《穷人》中桑娜拉开帐子后、《凡卡》中凡卡信寄出后、《草地夜行》中小红军追上大部队后、《狼和小羊》中狼扑向小羊后等等。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入情入境,自发地去发掘发展延伸点,去想象故事的发展,去延伸故事的情节。具体的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利用思维惯性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引导学生顺着课文的思路去发展、去升华。如:《凡卡》一文中,凡卡信寄出之后,照着作者的思路,因为地址不详细,爷爷肯定收不到信。那凡卡非人的生活该怎样继续?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打破思维的定势,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跳出狭隘的老框框,开拓视野,依托发展延伸点,多角度、多层次大胆想象。还拿凡卡信寄出之后来说,爷爷不也存在收到信的可能性吗?假如无巧不成书,那位醉熏熏的邮差正好与爷爷是同一村子里的呢!那凡卡的命运又该如何呢?爷爷会接他回去吗?他能过上好日子吗?同理,《狼和小羊》中狼扑向小羊后,小羊就一定会被吃了吗?

三、融入性阅读 发掘换位情境点

宋代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里的“心到”就是强调阅读过程中“想”的重要性,就是要求读者潜心阅读,深入到字里行间,与文中万物同喜同悲,把自己融入其中。从练习想象力的角度看,这其实道出了文中可供发掘的想象点:

1.换位想象点。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易于读者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进行角色转换,引发想象的地方。想象假如自己身在其中,身在此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如教学古诗《古风》第一句“春种一粒粟”时,可引导换位想象:假如你是农民伯伯,你有什么希望?第二句“秋收万颗子”时,又可引导换位想象:此时,你有什么打算?经过两轮大胆想象,再学下两句时,学生的感受必然更加深刻。二是易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与读者进行角色转换,引发想象的地方。想象假如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来到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中,又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紧扣小女孩飞走了,引导学生换位想象:假如小女孩飞到了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来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2.情境点。即教材中能够引发学生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通过放大形象思维,能够想象出当时环境、情境的地方。如:教学《白杨》一文时,抓住作者描写大戈壁用的“浑黄一体”一词,可引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想象大戈壁的恶劣环境。

3.换位情境点。即教材中既易于读者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进行角色转换,又易于想象当时当地环境、情境的地方。如:教学《草原》一文,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就可引导学生既换位,又想象情境。①换位想象:假如你是主人,你会说些什么?你是客人会说些什么?东西南北中的客人又会说些什么?②情境想象:当时,环境如何?人们的神态、语气、心情如何?

4.图画还原点。即教材中可还原成优美或直观图画的地方。通过阅读,想象还原作者所见或所示。如:《林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可引导学生还原图画:作者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教学《詹天佑》可引导学生根据相关段落,想象画示意图。

四、质疑性阅读 发掘空白拓展点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阅读中常有疑问和问题,才能够常有思考,才易于引发想象。所谓“空白处”,这是广义的概念,包括文章中的简明处、省略处、概括处、暗含处等。它是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结果。这些地方往往能够引发学生质疑,从而使他们有想象的空间和创新的余地。注意发掘,便于学生历练想象。

①简明处。即文章的略写之处。发掘之,让学生去想象、去扩展。如:教学《赤壁之战》,抓住黄盖写信给曹操诈降,引导学生想象:谁能想象出黄盖信的具体内容呢?

②省略处。即文章中可能发生的情节、细节、结局等。发掘之,让学生去想象、去补充。还拿《赤壁之战》来说,开战之初,可让学生补充想象:周瑜和曹操会分别怎样鼓动手下兵士呢?战斗结束之后,周瑜和曹操又会分别怎样小结经验与教训呢?

③概括处。即文章中总写、归结之处。发掘之,让学生去想象、去具体。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可抓住“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引导学生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你能说具体,说清楚些吗?

④暗含处。课文中有些地方看似平淡,但仔细琢磨,却言语浅显而意义深远,操持简单而意义广大。此即文章的暗含处。发掘之,让学生去想象、去明朗。如教学《丰碑》一文,第13自然段讲军需处长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可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让你为这座“丰碑”刻上一段碑文,你会写些什么呢?

本文获江苏省泰州市小语论文竞赛一等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2:42:00 | 只看该作者
引领学生走进快乐语文世界







长期以来,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学习效率低下,一直成为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究其原因,在于不少语文教师将语文教育局限于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而很少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的发展。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以真诚、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感情和意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使语文教学充满民主、平等的人文关爱,以参与者、交流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引领学生走进快乐语文世界。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走进快乐语文世界呢?

一要学会关注。语文教师的职业关注,这是反映教师教育理念的标志。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构成、学生语感的形成,更应关注学生与学习语文有关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教师的关注应从近期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人格尊严、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等)走向远期关注(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好语文基础),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带着希望和自信离开教师和学校。当语文教师的关注完全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时,便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要善于发现。当关注成为自觉行为时,教师便会对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如学生对文本的真实感受,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的对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生存的处境以及学生的智力类型等。如此,学生的思维火花便会不断闪现,主体意识就会凸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情境自然就会展现在语文课堂中。你就会发现原来学生对“愚公移山”有自己的看法,对孔乙己有更多的同情,对小弗郎士多了几分敬佩,对《我的叔叔于勒》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你会为学生的争论而激动,为学生的理解而赞叹,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的伙伴,走出纯粹教语文的误区,与学生共同享受语文的快乐。

三是重视倾听。有专家指出,未来的教育是倾听者的教育,“教师的沉默是金”,意在说明教师善于倾听不仅是教学艺术,更是新课程理念的形象化。倾听,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倾听学生需求的呼声、感情脉搏的跳动,用心与学生交流。这样,你会从《有的人》的朗诵中听出学生对“有的人”的敬仰和对“有的人”的鄙视;从学生绘声绘色讲述小弗郎士的内心世界中,品尝到儿童纯真的爱国情感;从学生讨论父亲买橘子、送橘子的情节中,触摸到学生对亲情的感悟。教师和学生同呼吸,共欢乐,这其中包含有平等和接纳──是生命与生命间的平等;有鉴赏和学习──是对学生思维成果的评论欣赏和教学相长;有执著和冷静──是对语文教学的不懈探求和思索;有参与和体验──是参与学习活动的快乐和对学生创造的体验。

四要及时对话。语文教学是一种社会性的沟通现象,自然少不了对话。对话需要真诚的态度、民主的作风,最忌“话语霸权”、一言堂;对话应是情境化的,既有文本的情境,又有师生经验的现实情境和对话过程中创造的新情境。对话的方式也应是多样的。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孔乙己》是对孔乙己的同情、鄙视还是别有用意。有与作者的对话:《荷塘月色》中作者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把月下的荷塘描述得如此宁静,学生会带着这个问题去查阅关于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学生也可能在与教师的对话中产生新的话题:师生在讨论朱自清父子亲情至深时,有学生提出父亲对儿子是溺爱的看法。对话是开放的,可以超越文本,超越课堂,超越时代。对话是思维的碰撞,常有心灵沟通和情感共鸣,因而对话又是创生的。这意味着语文教学对于师生而言,永远充满出乎意料的魅力,一种源于师生思想的魅力,它召唤师生创造力和智慧的涌动和勃发,使师生的潜能在富于挑战与激励的教学情境中不断释放。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对话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建构,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和人格的自信,成为快乐的语文学习者和爱好者。

总之,语文教师要把学生视为待点燃的“火炬”、待开发的“矿藏”、人生旅途中需要“加油”的跋涉者,用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完善,提高学生生命质量,在学生生命提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我生命的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2:43:00 | 只看该作者
让每个学生都想说、敢说、会说

──听徐振维老师的口头作文课





徐振维老师执教的口头作文课,给人突出的感觉是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他们各抒己见,似乎一下子变得聪明起来了。徐老师很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

研究徐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不仅可以领略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而且可以发现听说训练中的某些规律,认识徐老师口头作文课的特点。

徐老师上口头作文课最明显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拨动心弦,让学生开口

让学生开口是口头作文的起步。徐老师上示范课,面对的是不熟悉的学生,学生能不能开口,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万事开头难。面对众多听课老师,谁带头开口都需要勇气。徐老师深谙学生胆怯、紧张的心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耐心地有层次地启发引导,很快就打破了沉默,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1.两次铺垫,诱发说话欲望

为了诱发学生的说话欲望,在起始阶段,教师安排了两次铺垫。先是让学生回忆本学期的一次口头作文──《自我介绍》,引导学生讲述自我介绍的内容及相互评论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口头作文“内容要具体”。然后以“徐老师给我们上《谈骨气》”为话题,启发学生讲感受,要求“每个人最少说一句”。看上去是降低了要求,实则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调整说话起点的坡度,使其易于开口。两次铺垫,犹如为学生架桥铺路,非常有效。

2.教学民主,打消说话顾虑

徐老师教态亲切,教风民主,期望每个学生都能开口,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她不仅提出“说一句”的最低要求,消除了学生畏难情绪,而且诱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准备口头作文的同学朝我看一眼。”努力做到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发言,她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当一个学生经过启发说出徐老师来上课是“为了交流语文教学的经验”时,她给予认可:“很好嘛,并不难!”一男学生说:“徐老师给我们上了《谈骨气》一课,我懂得了做人要有骨气。”徐老师立即鼓励:“从昨天到今天,你的发言简直是个飞跃!”听着这亲切的鼓励,学生激动了,纷纷争着开口讲。徐老师用教学艺术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学生在她的课堂上有了“安全感”和“自由感”,因而说话欲望的“闸门”很快就打开了。

二、循循善诱,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经过两次铺垫,学生明确了训练重点“说话要有中心,语言连贯,口齿清楚”之后,徐老师给了两道作文题:①《我学……》;②《我喜欢……》。进而启发学生:“说你比较熟悉的事,选择自己作文的题目。”在选择题目的过程中,学生争相发言:我喜欢音乐;我喜欢踢足球;我喜欢蓝天……我学游泳;我学洗衣服;我学做拔丝土豆……很快就有10个学生发言。徐老师风趣地说:“选择两个题目的同学,男、女生好像是5比5吧!”而后板书了六个字:题目、材料、中心。指导学生根据选定的题目,思考所用的材料,确定要表达的中心。经过短时间的准备,先后有5名学生上台口头作文:《我喜欢音乐》《我喜欢蓝天》《我喜欢秋天》《我喜欢集邮》《我喜欢家乡宁夏银川》,把这节口头作文课推向了高潮。

听了学生有事、有情、有理的口头作文,听课的教师为之振奋。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关键是教师出的题目诱发了他们的说话欲望。试想,十二三岁的初一学生谁没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呢?谁又能不学点什么呢?何况又经过选择题目的相互启发。有人称此举为“钻到学生心里命题”。从命题到口头作文的步步引导,不难看出徐老师“善教”的教学艺术。

三、巧用差异,把学生引入矛盾的漩涡

徐老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各式各样的矛盾。这些矛盾其实都是不同思维活动的反映,表现出个人对客观世界认识上的差异。教师必须善于发现矛盾,把那些对立的、有差异的认识暴露出来,组织教学。作文课上,徐老师不时地利用矛盾组织教学,使学生的活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发现部分学生题目拟得过大,她马上提醒:题目的设计范围要小,说话的“开口”要小,才容易说得具体。“我学做菜”就不如“我学做拔丝土豆”。当举手发言的学生男生比女生少时,马上用激将法:“怎么,阴盛阳衰啊!”男学生举手的马上多起来。每一个学生讲完,徐老师总要引导补充和组织评论,使不同的思维成果互相撞击。她还不时地笑着暗示邻近的学生补充:“允许‘作弊’,还有谁要说悄悄话。”学生的评论过于简单,她立刻启发:“我觉得你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希望你们有自己的思想,不要简单地说‘好’、‘不好’,要说出理由。”当一名男生的口头作文《我喜欢集邮》博得全班的掌声时,徐老师立即挑起新的认知冲突:“哪位同学可以比他说得更好!”这句话使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后来一名女学生站在讲台上完成了激动人心的口头作文──《我喜欢家乡宁夏银川》。

善于制造矛盾、利用矛盾,调动学生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在徐老师执教的口头作文课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得十分充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4:32:00 | 只看该作者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

──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新探

姚灵光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这种学习策略是对学生过去被动的、呆板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弊端的极大冲击,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公平竞争的观念、自我教育的意识、组织活动的能力,为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们于1999年暑假前提出了“关于开展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随之组织学生付诸实施,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锻炼,在探究中成长。几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学会选择,自主确立小课题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以探究的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诱导学生自主选择出便于研究操作的小课题?我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用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题,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问题,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小课题。在这里,我们一是拿出专门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二是着重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宜小不宜大,应便于操作;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总筛选。一开始,从征集的上百个问题中筛选确立了60多个科学性和适应性强的小课题,如“我们周围的鸟类”、“高密城区的变迁”、“塑料?生活?白色污染”、“交通呼唤文明”、“火灾与隐患”、“挖掘民间游戏”、“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等等,并分为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和技术革新三大类内容。接着,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所喜欢的问题,让他们自愿组合分组,再次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自主确立研究的目标,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成果展示形式,并逐步实施。

可见,引导学生从质疑、讨论、筛选、确立小课题开始,到再次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研究制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洋溢着自主性:学生研究的问题由他们自己来确定,打算由他们自己来商量,决定权由他们自己来行使,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无疑,这些举措和谐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习探究做好了铺垫。

二、让学生学会探究,体验感悟小课题

探究是小课题研究的核心和根本。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让他们逐步学会探究的方法,我们专门设置了一节小课题研究指导课,着重对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如小组怎样分工与合作,怎样有针对性地调查访问、观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设想,怎样搜集和整理资料,怎样随时做好研究记录以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怎样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怎样查阅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等等。随后,目标明确、分工清楚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从学校开出介绍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极大的热情,纷纷走工厂、串乡村、跑书店,拍照、采访、调查、取证,深入观察社会与自然,开阔视野,丰富见识。

五年级六班十几名学生进行了“高密城区的变迁”小课题研究,按调查类别分成了5个小组,分工调查了城区工厂、企业、商业、教育、农村、市容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他们到市档案局查阅资料、搜集数据,寻找过去城区的照片,到市规划处观看市区发展规划模型,到市区进行实地考察、询问老人,及时记录,定期汇报情况,写出了详实的调查报告。在调查过程中,他们了解到高密城区由建国前的不足4平方公里,发展到今日的36平方公里;过去是土打墙、茅草屋,窄胡同、小土路,现在是楼群遍布,水泥路四通八达。通过调查,他们切实感受到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和飞速发展,增强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三班研究小组搞了一个“为了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小课题研究,他们利用课外时间分头到我市城区各类学校对各个年龄段学生近视情况按如下问题进行了问卷、采访调查:①您认为您近视的原因是什么?②在近视前您知道怎样卫生用眼吗?③近视眼给您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④您采取了哪些办法来加强防治近视?还到市人民医院采访了眼科专家,摸清了近视的原因及防治的办法。同时对城区内八九家眼镜店进行定点观察,以确凿的数据对眼镜店的质量问题提出了疑问。最后建议对城区的眼镜店加强规范管理,提高眼镜质量和合格率;呼吁同学们为了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人人应该时时注意用眼卫生,加强锻炼,预防近视。

小课题研究使学生从学校这个“小天地”走进了社会、自然界这个“大课堂”去施展才华、磨炼意志,去体味、领悟、发展、创新。

三、让学生学会整理、总结、归纳小课题

郑板桥对写作要领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指导学生整理、总结、归纳课题,就是把他们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撰写研究报告(或考察报告、调查报告等),这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这一过程的指导和落实,力求让学生把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查阅资料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信息,主次分明地进行梳理、归纳、撰写。撰写时要求学生在文字上要精练,力求言简意赅;在内容上要立意新颖,既有实践性、创见性,又要符合科学性;在思路上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就是说让学生理清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至少需要从四方面体现:一是简要背景说明,包括小课题提出的原因和研究的目的。二是具体安排,有任务分工、研究时间和研究方法等。三是研究内容;措施及结果,这是需要重点详写的部分,应内容充实,证据确凿,结论正确科学。四是建议或倡议,既有独到的见解和改进的方法,又针对性强,让人看了信服,便于改进创新。撰写完课题报告后,研究小组成员在老师进一步指导下,再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反复修改,反复锤炼,精雕细刻,就像三秋之树,枝蔓信尽,脉络清楚;在选材立意上,不拾人牙慧,不作老生常谈。

这样以来,学生就基本掌握了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据统计,近两年我校学生整理撰写了80多个小课题研究报告,字数达20万。其中,“交通呼唤文明”、“高密城区的变迁”、“火灾与隐患”、“为了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挖掘民间游戏”等20多个小课题研究报告在县市级以上科技创新成果展评中获一二等奖。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科学探究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让学生学会评判,科学鉴定小课题

评定学生参与小课题研究的态度和主动性以及小课题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它对促进小课题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我们本着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组织学生成立了“少年科学研究院”,并针对研究的内容分设环保部、生化部、人文部、电子技术部,其“院长”和各“部长”分别由学生自愿报名、竞选演说、学校确定公布。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调整、扩充小课题,指导帮助各个研究小组整理资料,形成研究报告;定期组织讨论交流和总结,公布各个小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考核、评定小课题研究成果和申报工作;创办《我们爱科学》校报。总结推广小课题研究成果。“少年科学院”的成立。给小课题研究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在指导教师的协调帮助下,他们个个月组织一次讨论交流,及时发现好经验加以推广;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对小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的评定,提出改进措施和新的建议;每学期组织一次对小课题研究报告鉴定评判,按“申报──初评──复评──审核──专家认定”程序进行;每学年一次结集《小课题研究报告》,在全体学生中推广学习,实现研究成果共享,从而推进了小课题研究进程。

在小课题研究评判过程中,指导教师与“少年科学院”的“院长”和各类“部长”们”,共同组成研究评定小组,注重加强各个小课题研究过程与结果的评定。设计了“小课题研究情况记录表”、“采访调查表”、“考察探究表”、“考核评价表”、“师生评价表”、“家长反馈意见或建议表”、“考核评定小组鉴定表”,为小课题研究的评定提供了比较充分的依据。对于评定的对象既有学生个体,又有研究小组群体;评定的内容既有学生参与的态度和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有合作精神和成果的表述。评定时,先由各小课题研究小组结合研究过程和取得的成果进行自评,然后小组与小组之间互评;最后由研究评定小组进行总评,得出科学鉴定,并对每个学生最闪光的一面给予恰如其分的命名,如“调查能手”、“创新大王”、“研究新星”、“探究勇士”、“考察带头人”等,使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就感。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主评判、自主管理小课题研究,更加从理性上懂得了科学探究的内涵,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4:33:00 | 只看该作者
论语感能力的特征与培养

一、语感能力的基本特征和含义

  尽管近年来有关语感的探讨提法迥异、辐射颇广、延伸极远,但视其为一种高级语文综合能力,却是新一代语文学家的共识。其区别于通常所说的语文能力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直觉性。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就是“直觉”,他认为“直觉”能自然而然识别和理解句子、创造和生成句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意会体悟能力。比如,没有学过修辞知识的人,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和语言符号暗示出的形象,体会到“溪涨春风拂面”中的“拂”字,比“吹”、“掠”、“袭”来得自然亲切;不懂音韵平仄节奏等诗歌常识的人,单凭念着“顺口”,就会认定“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的衔接自是“一把橹”。这种下意识的本能反映,实质上是省略了中间分析环节的跳跃性思维过程──直觉思维。直觉的本质核心是“悟”。

2.超语言性。语言是动态的、开放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心理诸要素的统一。语文学习并非仅仅是对言语材料的简单理解和操作过程,同时也是“人的感官的延伸,是他的螯、他的触觉,他的眼睛”[1]。“一个人语言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人化、社会化的过程。”[2]这就是说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语感实质上就具有超越语文之外的意义。

3.整体性。中国古代文化强调含蕴、耐人寻味、言尽意余,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对语言全方位、多层面的整体把握。面对言语现象,语感能力能于一瞬间得到语表、语里、语境、非语境以及语素和非语素对多项意义的总和,无论如何也是难以明确区分哪些是这样获得的、哪些是那样获得的,实在是因为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多种因素积淀的结果。事实上我们语文教学中所说的听、读、说、写各项能力的划分并不是科学的概念界定,只是方便教学的习惯说法而已。能力作为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素质,无一不是整体性,而语感能力的这一特性更为突出。

4.创造性。语感能力因其敏锐的“悟性”,读,则能迅速感受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写,则能为自己的思想感情迅速捕捉到精确的词语、恰当的句式。这就意味着“悟性”中孕育着创造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悟得的东西多寡、深浅、广窄的程度如何,是学生语感能力优劣的重要标志,也是直接体现学生创造力好坏的标准之一。就文学而言,学生对作品中的“未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再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他对作品意蕴体验的深刻程度。读书很多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优秀学者或诗人,甚至未见得会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学者或诗人。因为决定个人是否具备学者或诗人素质的关键因素不在于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悟”性的好坏,真正的学者诗人必须是悟性很好的创造性人才。

5.多维性。语言作为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标志,其各要素本身就是一个多层面、立体式的信息载体,而且“汉语具有西方语言无可比拟的民族、历史、社会、哲学、艺术、心理的深厚的文化积淀”,[3]所以,语感能力在培养形成的同时因其直觉体悟、整体思知的特性,也就决定了它具有多维思辨的属性。由此可知,培养语感能力不仅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一性和封闭性,而且能促使学生思知体验的深刻性、广阔性、创造性得以提高和发展。

由以上基本特征的描述可知,语感能力实质上是一种以感性形态为表征的、潜伏着逻辑理智因素积淀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领悟和意会能力。作为高级语文综合能力,可以高效到对事物(语言现象和言语现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作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的把握。其基本含义可以解释为:

(一)作为个体语感能力的基础层面首先是自动化的语文信息加工能力,它包括: (1)不必经过专门分析即可迅速对言语的正误优劣作出判断,即对文章和文章中的字词句、语法等要素是否用得正确、规范、得体,勿须分析思考就能下意识作出识别判断;(2)对语言的隐含意义的深刻直觉。对言辞语境和非言辞语境不必进行联系、比较,对照分析,就明白语言的流动和潜在信息,并能充分把握观点意义;(3)敏捷的语言信息输出能力。首先是准确迅速地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发之于声音,形之于文字,词句规范达意、且生动得体。其次是较好地修改加工自己发出的语言信息,说出的话、写成的文章,可及时有效地纠正、补充或增删调整;(4)快速把握作品本质。对语言材料和文章所传达的信息勿须条分缕析或演绎推理就能迅速、敏锐、准确地把握其要点、主旨乃至说写者的胸怀、气质等本质性东西。

(二)深切的审美体验能力。语感能力“不仅是对言语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正误的判断,也是对内容的是非真伪与形式的美丑的判断”,是在对语言及语言活动作出感受判断的同时,能在内心深处生动体味语言信息所蕴含的声音节奏、题旨情境、意趣理念、色彩情操的真假、善恶、美丑,能对其中真善美的东西产生情感体验的和谐共振,并在不知不觉之中陶冶、完善其审美心理结构。这无疑就形成与直觉、形象、感悟能力相融相生而又超越其范畴的较高语感能力境界。

(三)人格的自我塑造能力。语言文字是物质的。当它成为负载和传送意义或情感信息的工具时,却又成为观念、精神的产物。“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即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象的意识。[5]由此我们可以说,语言世界与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精神世界是相互关联并相互作用的,个人的语言世界也和他的精神世界相连结。那么,语言世界的拓展同时会作用于精神世界的延伸,个人语言能力的增强必然会促使他的人格自我塑造能力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当有意识的语文学习过程转化为非自觉的人格上的自我选择、自我参照、自我完善的过程,当自动化的语文信息加工能力和深切的审美体验能力上升为一种本能的人格自我塑造能力,以习得一种语言为最终目的的语文学习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所以,这种人格自我塑造能力乃是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也是语感能力的核心所在。

二、培养语感能力的意义及原则

语感能力培养的意义首先在于着眼于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的感悟创造,学生通过语文实践训练而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从而创造性地获得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动自主地学习探究。从现代语文教学论角度看,这既可解决教学生会学的问题,也能解决如何教学生会学的问题。而如何教学生会学,也正是现代语文教学意义上“教要达到不需要教”的问题的关键。再者视语感能力培养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由语文学科内部规律性和教学活动的内部规律性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由面向作为物的工具转而面向作为人的学生,由旨在使学生获得一种工具转而以语感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整个文化心理素质,从而真正直接面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马克思早就提出了“创造与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这一命题,创造深刻、丰富、优美、灵敏的语感。即使人对语言现象的感觉成为人的感觉,实际上也就是在“创造具有深刻感觉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因为语感能力实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语言客体上对象化的实现。其中最重要的是把人格自我塑造能力当作语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界定,并以此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能力目标,这不仅为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完善统一作出方向性的启示,更为深化语文教改、提高教学质量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那么,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语感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能动参与原则。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认识个体在长期的对各种言语作品反复“涵泳”的过程中习得的,老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文情景中切身感悟规律和意蕴,并使语言规律和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6]“进而形成他们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力量,切忌越俎代庖、一讲到底。

2.实践感受原则。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的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

3.促进个性发展原则。语言作为人的“思想的生命的表现要素”首先应该是人的个性的集中体现,而个性和创造性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教学中不应过分强调学生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否则便会在意识中泯灭学生的创造火花。

4.人格塑造原则。尽管语感能力具有人格自我塑造功能,但教学中坚持渗透会更有益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培养。

5.整体感知原则。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接触了某种语言的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为此,语感能力培养务须坚持整体感知。

6.形象思维原则。直觉思维本来就属形象思维的形式,没有形象思维的有效训练,就不能保证直觉思维的高效发展。

以上诸条原则仅仅是从方法论角度提供的纲目性质,未展开详尽论述。在此原则之下执教者自可设计创造出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多种高明方法和措施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4:33: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学要从文本出发



贵州省贵阳市北郊小学 李 艳



课本是语文教学的依托,是语文教学的抓手。从文本出发,就是要凭借不同类型的文本材料,找准训练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从课题入手。题目是全文的“眼睛”,是“窗口”,抓住题目,常能得其要旨,理出思维点,串起全文。例如,《借生日》一课,教师可从课题切入,引导学生设问:课文中写了谁借生日?为什么借生日?怎样借?结果怎样?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讨论中很快归结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从关键词、句入手。读懂关键词语的意思有助于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特别是对那些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段话:“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们可以提示学生:“的确”是什么意思?“的确”在文中运用得恰当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父的确是这样的一个人?抓住了课文中这样的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句,就可以把握中心,提挈全文,沟通文脉。



3.从重点段入手。课文中有许许多多关于场景描写、人物刻画、动物描写的片段,这些片段语言优美、描述精当,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主旨,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作文的范本。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中通过“跳崖”这一场景的描述,使五位壮士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鲜活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又如,《猫》一文中对猫的憨态可掬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把作者与猫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等等。



4.从文章思想主旨入手。在深读阶段一开始就让学生寻找主旨,并从主旨引出主线,开展自主研读。例如,孙双金老师教学古诗《泊船瓜洲》就很有特色。他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能找出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吗?(“还”)而后从一两句诗中让大家找与“还”的联系(“靠家近,应该还”),从第三句归结出与“还”的联系(“离家久,更应还”),再从第四句分析出与“还”的联系(“思家切,不能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4:33:0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教会学生积累材料



高青县 黑里寨镇 孟集小学 张叶生 赵素英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探讨的能力,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广泛进行积极的社会实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解决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等等,处处需要我们去积累和收集占有有关的资料。为此,培养好学生参与学习的愿望和探究运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现结合教学中点滴体会和以及学习新课程后的感悟,谈一下个人认识与做法。

一、创建“小书库”储备资源

由于客观条件的左右,在阅读这道“大餐”上学生往往吃不饱、吃不全,但我们又不能等到有条件那一天再引导学生去阅读,所以,我带头把自己的各种各样的书籍全捐献出来,动员学生也把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拿来进行交流学习。接着,我又鼓励学生节约零花钱,自愿订阅各种报刊,通过大家的努力,班级“小书库”便诞生了,现在存书量已达三千多册。班级“小书库”不仅使学生有书可读,而且读的都是自己喜爱的书、健康的书,从而为学生积累素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立足课内   深挖资源

叶圣陶说过:课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学生举一反三。因此,教师要把收集的方法指导于每一节课文内容中,如在九年义务教育《十册》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教《卜算子·咏梅》,先让学生自查课外书籍,观看有关的图片,组织上网查询,并召开了课前小小新闻发布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到两天,全班就收集了毛泽东诗词近三十首,赞扬梅花的古诗二十首。根据大家搜集的资料,我及时组织了一个毛泽东诗词朗诵会、演唱会、展览会,并围绕梅花进行了故事接龙、诗配画、口头说文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厄运中的海伦》,我让学生搜集、阅读张海迪、霍金的生动事迹,召开班会、演讲会,并排演了一幕幕生动的课本剧,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教《向往奥运》一文,为培养学生感受体育精神与奥运魅力,唤起孩子们对北京奥运的向往之情,我在教学之前让学生自由结伴,去搜集自己喜欢的奥运内容。短短几日,有奥运会标、会歌、历届奥运会参赛图片、奥运田径比赛成绩单、萨马兰奇的讲话录音、历届奥运多位明星以及明星的个人档案和联系地址都一一“飞”到了课堂。没想到一旦放开学生的手脚,会产生如此惊人的创造力,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也是感受颇深的。再如作文训练《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写作训练。我首先让学生去询问有关专家和亲朋好友,观看有关克隆牛、克隆羊录像带,然后根据收集资料的能力及占有资料的多少分组交流、大胆想象,看谁的想法最奇妙、最有益于人类的发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如农业、园艺、畜牧、医

学等进行了设想,对“克隆”人这一新事物分正、反方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了辩论,之后评出了优秀发言人以及“未来克隆专家”,对于好资料及好习作进行整理、誊抄、并绘制插图,进行全班展评,签好名存入班级“小书库”中,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同时使学生养成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良好习惯。

三、课外拓展 优化资源 做到资源共享

《新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有效的开发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生活信息、进行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的多样化。因此,生活是最丰富的百科全书,要让学生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我相继组织了小记者团、丫丫文学小组参观农村新貌,特别是对近年来农民生活发生的新变化、新气象进行了采访、调查,并写成了传记或报道,有的录了音和拍成照片,还深入到每家每户去搜集了多首民间故事、传说、农谚、歌谣、俗语、笑话、对联和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多收集、勤整理、多练笔、多交流、以次提高他们的自主、写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还充分利用了广播、电视等媒体拓展了积累的渠道。每天晚上要求学生收看《新闻联播》,并在早晨进行说新闻、谈天说地活动,鼓励学生收(听)看四大名著、爱国故事、成语故事,组织了写评论、写感想、写日记、写周记、写建议;引导学生上网浏览、查询、下载有价值的信息,注意教给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要选择健康的网站,来扩大知识面;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办报、绘画、书画、自制读书卡,小主持人和故事大王评选以及展评欣赏会等,既巩固了学习成果,又使语文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思路一变天地宽。总之,积累材料是一项长期地细致工作,而且多在课外去做,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时时做生活的有心人,爱积累、学会积累、并养成积累的好的习惯,做到使学生终生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07: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