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6 19:26:00
|
只看该作者
师:这些歌名你真的是耳熟能详啊!看来大家的确对这部电影十分熟悉啊。《音乐之声》的确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这部根据玛丽亚·特拉普自传体小说和理查德·罗杰斯与奥斯卡·汉姆斯特恩二世合编的歌舞剧改编,由美国20世纪福特影片公司摄制的音乐故事片一举获得了1965年美国电影艺术学院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剪辑、最佳音响5项奥斯卡金像奖,此外还获得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两项金球奖等多项奖励。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这部电影剧本的一个片段。请大家打开课文。
(介绍整部剧本的有关资料,为学习选段提供详实清晰的背景,防止断章取义,为准确掌握人物个性的做铺垫。)
二、全文总览,概括情节
师:本文节选的局部写了什么内容呢?请大家阅读课文,概括出剧本的内容。要提醒大家的是:这是一部音乐故事片。因此,剧本中的人物台词大多是演唱的歌词。阅读时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些唱词。(学生阅读,讨论发言)
生:剧本写玛利亚受到修道院嬷嬷们七嘴八舌的评说。
三、研读剧本,评述人物
师:在修女们的眼中,玛利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大家能否结合剧本的有关台词或唱词来解说一下?
生1:修女们觉得她是个令人生厌的人。“她比祸害还祸害,赶得黄蜂没处藏。”
生2:她是个不守规矩的人,“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而且“上教堂不准时”。
生3:她是个怪人。总爱闯祸,“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生4:还有人说她“像变化莫测的天气”,“飘啊飘的羽毛”。
师:真是众说纷纭啊!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姑娘呢?你们阅读课文后,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她的鲜明个性?
生:剧本有一个片段写了她在山上的歌唱和活动,我觉得充沛地表示出了玛利亚的个性。
师:那好,我们就来仔细阅读这个片段吧,看看字里行间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个女小朋友形象?(朗读课文选段“山上。……急速地跑下山来。”)
师:大家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玛利亚的个性呢?
生5:我感觉到她是个活泼的女小朋友。剧本在这里写了她一系列的动作行为。她一会儿穿过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边,还拾起小石子玩水……这些都显出她像小朋友一样的顽皮活泼。
生6:我觉得她是一个向往自由的女小朋友。在她的歌唱中就有这样的声音──“我的心要把听到的歌儿欢唱。我的心想要像鸟儿从湖上飞回森林……”。
生7:从这里,我还感觉到她对生活的环境感到不满。
生8:她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小朋友。当她听到教堂钟声的时候,就猛醒过来,拔腿就跑,可又落下了外衣,结果又转身奔回来捡。
(向架空分析说“不”。紧扣文本内容的阅读学习过程是科学而审慎的,通过这样的阅读学习过程所获得的阅读效果必定是可信的。)
师:从大家的感悟里,我们不难发现玛利亚是一个充溢活力和青春气息的女小朋友。刚才有一位同学还说到,从剧本中感受到玛利亚对生活环境的不满。能给我们解释清楚吗?
生7:玛利亚的歌词中唱道──“每当我的心感到寂寞,我要到山里去,我又会听到过去听到过的歌儿,我的心又会充溢音乐之声,我又会放声歌唱。”这些歌词中流露出玛利亚在实际生活中生活得并不是很快乐和开心,好像有苦恼,假如出现这样的情况,她就会把大山当作倾吐的对象,放声歌唱,发泄心中的苦恼。
师:玛利亚会有什么苦恼呢?你看她,是那么的快乐和开心。
(抓住人物表示出来的细节去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阅读的深度有时就体现在细微处。)
生7:我也说不清。可能是因为周围的人都不理解她吧。
师:那我们就再仔细读一读剧本,看看玛利亚真的会有苦恼吗?
(生阅读课文。)
生8:我觉得她肯定是有烦恼的。烦恼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到的情况,周围的人不理解她,这样就像玛利亚歌中唱的那样──她的“心感到寂寞”。
师:怎么不理解啊?有哪些证明呢?
生8:有人说她“好”,有人有说她“怪”;有人说她“招人喜欢”,可又看不惯她“总是爱闯祸”。
生9:还有人说她“像个小丑”。
师:为什么众人的评价和大家阅读剧本后得到的印象会不一样呢?
生10:因为这些评价都是修女们的看法。
师:在修女们眼中,什么样的玛利亚才会符合他们的要求呢?
生11:只有循规蹈矩,坚持严肃沉静,才干让她们接受。
师:玛利亚会顺从大家这样的要求,去求得大家的满意吗?
生12:不会。
师:的确。不会,剧本中的一个情节清清楚楚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点。请大家找出来。
生13:在剧本的最后。当她发觉大家严肃地注视着她的举止时,连忙放慢了砰然作响的脚步,还小心翼翼地窥视身边的人,看到大家都严厉地看着她,她就摇摇头,无奈地走了。
师:这样看来,玛利亚不是太固执了吗?她做得对吗?大家讨论讨论,自由地发表自身的观点。(生讨论)
生14:我觉得玛利亚不对。每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应该自身去适应环境,而不能强迫环境来适应自身。否则的话,生活肯定会不顺畅。
生15:我觉得玛利亚不对。生活不能总是光顾着自身的感受,也应该关注他人的感受。
生16:我很欣赏玛利亚,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个性,为了满足他人的要求而抹杀自身个性,这样做是不值得的。
(体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针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鼓励学生说出自身的体验。)
生17:我觉得问题自身不在玛利亚身上,而在她生活的环境,为什么这些人要以挑剔的眼光来看待人呢?
师:照你看来,玛利亚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呢?她应该有怎样的生活环境呢?
生18:玛利亚生活在修道院,修道院是一个按部就班、死气沉沉的地方。她应该生活在—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环境里。
师:剧本中好像写到过这样两种环境吧。大家找找看,是哪些文字?这两种环境有着怎样迥然不同的特点呢?
生19:一种环境是美丽的大自然,课文开头就有细致的描绘──“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云雀声声啼唱。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残雪斑斑点点,山风阵阵呼啸”;一种是修道院,剧本中没有详细描绘,但是也交代出了这种环境的特点──“庄严肃穆”。
(联系人物所处的具体生活背景来理解和评价人物,既使阅读教学紧扣了文本,又教会学生认识社会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