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因操作而出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从活动开始,切断了思维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体现以下两点:
1.借助实际活动,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体会蕴涵在知识内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猜想与验证、转化与归纳的数学思想。教学过程中,首先,在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猜想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再通过实践操作验证。其次,在验证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时,又用到了归纳整理的思想方法,从而推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最后,经历剪、拼、折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2.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在感知——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中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环节共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明确概念:学生通过找出各种三角形的内角,明确“内角和”的概念,即“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和”。
第二个层次是初步感知: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为了避免学生猜测的盲目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并计算,发现三角板上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即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为学生进一步的猜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个层次是理论猜想: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这个问题的抛出既为后面的猜想和验证做好了铺垫,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四个层次是操作验证:
(1)测量验证:通过实际测量计算,使学生的猜想得以证实。
(2)操作验证:学生分小组对大小不一的三角形进行验证,通过剪、拼、折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