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贯穿本课的始终,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实践、探究,逐步探究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在归纳概括计算公式的同时体会算法的最优化。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让学生把画好的贺卡贴到黑板上,想办法让选出的两张贺卡变得更漂亮,既创设了情境,又提出了探究问题,更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通过贴一贴、量一量、算一算等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经历探究、总结规律,优化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充分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
| 教师准备:PPT课件、相同规格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各若干张、剪好的花边 学生准备:直尺、相同规格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各若干张、贺卡 |
|
| | | |
| 1.组织学生自制贺卡并展示。 2.巡视,让两名同学分别把他们的长方形、正方形贺卡贴到黑板上。 3.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探究,怎样才能把这两张贺卡变得更漂亮呢? 4.导入:所贴花边的长度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问题。 | 1.拿出自己制作的贺卡摆在桌面上。 2.两名同学将自己的贺卡贴到黑板上,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3.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汇报。(可以给这两张贺卡的四周贴上花边)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1.下面的图形都是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请你算出它们的周长。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
| 1.引导学生思考:要给贺卡贴上花边,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引导学生计算贺卡的周长。 (1)组织量一量。(出示长方形贺卡)引导学生先量一量贺卡的长和宽,再算出长方形贺卡的周长。 (2)组织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长方形贺卡的周长的? (3)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根据记录进行总结。[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 1.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1)要给贺卡贴上花边,必须知道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2)要知道花边多长,就要知道这两张贺卡的周长。 2.合作探究贺卡周长的计算方法。 (1)拿出长方形贺卡和直尺,测量贺卡的长和宽,然后算出长方形贺卡的周长,记录下来。 (2)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方法一 先量出它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计算得出6+6+4+4=20(厘米)。 方法二 先量出一组长和宽的长度,根据长方形的特点,用长和宽的长度和再乘2就可以了,计算得出(6+4)×2=20(厘米)。 (3)小组讨论,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 2.判断。 (1)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周长。( ) (2)正方形的周长是指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度。( ) (3)下图中空白部分的周长比阴影部分的周长长。( ) |
| 1.(出示正方形贺卡)引导学生先量一量它的边长,再算出正方形贺卡的周长。 2.组织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正方形贺卡的周长的? 3.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根据记录进行总结。(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 1.拿出正方形贺卡和直尺,测量贺卡的边长,然后算出正方形贺卡的周长,记录下来。 2.汇报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 量出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度都是5厘米,计算得出5+5+5+5=20(厘米)。 方法二 因为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所以可以用边长乘4,计算得出5×4=20(厘米)。 3.小组讨论,总结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 3.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
| 1.动手测量,计算出装饰贺卡需要的花边长度,给贺卡贴上花边。 2.计算身边长方形或正方形物体的周长。 | 1.动手测量并计算,给贺卡贴上花边。 2.找出身边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物体,测量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 4.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 (1)计算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2)计算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 |
|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 | |
| | | |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长×2+宽×2 =(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边长×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