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放的圆圈是什么--谈小朋友应该怎么开始读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中国的大学教育,已经有了许多讨论。但是,当今的大同学素质低,并不只仅是大学自身的问题。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心智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塑造作用。现在中国似乎有一种倾向:大学教育要“和国际接轨”,比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很大程度上就是试图学习我们自以为的美国样板;初级的教育,则有回归保守的倾向,比方读经运动,针对的基本就是小同学。
  假如我们的小学教育还遵循保守的死记硬背方式,即使大学真办成了国际一流,小朋友长大后也适应不了。到了大学,小朋友的人格发展几乎定型。死记硬背长大的小朋友,突然进入讨论班,每天要发表自身的意见、批判性地检讨权威的论断,面对这样的转型,同学怎么可能适应得了?
  近读报道,北京某小学的同学开始背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样的经文,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其核心明明是对家长和老师的训导,让小同学背有什么意义呢?难道你要教一个7岁的小朋友怎么计划生育吗?读经之腐朽与荒唐,由此可窥一斑。
  我从去年开始和读经派争辩。其间自身的孩子在美国从5岁长到6岁,从学前班上了小学一年级。看看她受的教育,想想自身小学的经验,实在感慨万千。
  我自身上小学时,从来是要手背后坐好,背课文、背乘法口诀,一遍一遍地写生字。孩子5岁进学前班,不只不用手背后,像犯人一样坐在那里,而且从来都是和其他小朋友、老师围坐在一个小圆桌周围。这就形成一种自由、互动的课堂。学校还特别强调一个概念,就是开放的圆圈(opencir cle):同学们围坐成一圈,相互之间不只留出空位,还有空椅子。这些空位、空椅子,代表着一种开放性,使任何想加入的人,都能够加入他们的讨论。小朋友虽然才刚刚开始认字母写字,但写作课就开始了。老师让每个小朋友叙述一段故事,比方上个周末自身的经历,要有开头,有中间的过程,有结尾,然后自身画连环画展示出来。有了画,老师就协助小朋友用文字叙述。小朋友竟能在每幅画下写一个短句子。第一年下来,孩子连画带写,竟制造了几本小“书”。
  到了一年级,孩子进步很快,已经能独立写短句子了。老师给她看一张画,然后让她把画里的事情用文字描述出来。这种练习,不只激发小朋友的观察、描述和叙事能力,而且鼓励她运用已经认识的字书面表达自身的想法。小朋友认识的字少,表达能力就有限,总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学习的动力特别足,好奇心特别强。
  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对品德的培养。每个小朋友,都要对自身所在的小集体负责任。老师每天分配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小职务,各种职务大家轮流充任。比方,第一个星期,孩子分配到的工作是领队,即全班排队从校门走到教室时,走在第一个,导引全班的行进路线。此职是最风光的,像个领袖,小朋友都想当。但是,第二个星期,她的职务就成了把门人,即全班走进学校、教室时,要把门给大家打开,并且一直把住门,等全班全走过后再关上。这个职务,在小朋友的眼里低微多了,好像是给他人当服务生,大家自然都不愿意干。但是,不论怎么不愿意,为了全班的利益,小朋友必需忠于职守。
  这些细节似乎鸡毛蒜皮,实际却很有深意。
  苏格拉底曾讲过,自由的人不能像奴隶一样学习任何东西。强迫身体劳作并不一定会伤害身体。但强迫学的东西不可能在灵魂中留下来。因此不能强迫训练小朋友,而要用游戏的方式。看美国的儿童教育,并不只仅一个寓教于乐就能概括。这样的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圆圈”:让小朋友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东西,“发现自身”,并把这些“发现”带进学校和班里,既教育了自身,也启发了他人,从小就成为一个发明者。这样培养的小朋友,长大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就会不时增加才智。
  中国大同学的问题在哪里?我看核心的问题,就是不懂得怎样从自身的经验中学习,缺乏基本的认知能力,适应不了变幻不定的实际。从小背书,脑子里也许有一大堆大道理,但这些大道理和生活如何联系起来?当大道理和实际对不上号时如何发展出自身的理念?我们的教育没有提供答案。死记硬背的读经所制造的不是一个开放的圆圈,而是个紧箍,把同学的大脑贴上了封条,使之钻进故纸堆,和实际隔离。假如这样的风气在我们的社会上风行,中国文化怕是气数已尽了。(作者: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薛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11: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