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消除通往“认识自然”这条道路上的人为障碍初三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6:5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消除通往“认识自然”这条道路上的人为障碍初三作文

  自然是什么?自然就是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有的近在咫尺,有的远隔天涯。
  远古时代,人类只能凭直觉去感知世界。他们虽然跟目光所及、脚力所达的自然事物距离很近,可以耳闻目睹,品尝触摸。但那时候如果有谁想漂洋过海、飞天遁地,甚至离开地球去探索自然,那简直就是不自量力、异想天开。
  宇宙万物于古人而言那样逼近,又那样茫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类认识能力低,探索自然的手段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观察自然的手段越来越先进,能力越来越强大,范围越来越广泛,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宏观到微观,从事物外部的现象、特点、特征,再扩展到事物内部的本质、原理和规律,越来越系统,越来越全面。人类与自然的距离似乎拉近了许多许多。
  不过,时至今日,穷乡僻壤的苦孩子,他们跟山窝窝里的小自然朝夕相伴,对那里的风雨雷电、泉瀑溪涧、鸟语花香、羊肥马壮,都能如数家珍。可山外边是什么?对他们来说,也许是个不解之谜。他们交不起学杂费,买不起教科书,听不起收音机,看不起电视机,玩不起计算机,上不起互联网……也坐不起汽车、高铁、飞机、游船……
  这些苦孩子与小自然那么近切,却又与大自然那么遥远。之所以如此,恐怕是因为各地生活水平参差,贫富差距悬殊,春风难度玉门关。
  那么,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又怎样呢?电脑、手机、电视机一开,鼠标一点,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只可惜,这些孩子大多活在纸质传媒、电子传媒所构筑的“自然”里,虚拟世界、平面世界取代了真实世界、立体世界;另一方面,这些孩子被禁锢在石屎森林里,他们很难领略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反璞归真”、“天人合一”的真谛。他们想写一篇山水游记,却对当地的地貌、气候、物候知之不多,语焉不详。他们跟自然的距离名近实远。
  看来,不少人跟自然很“近”却又很“远”。归根到底,他们表面上接近自然,实质上疏离自然。
  怎样才能让人类真正地回到自然的怀抱呢?必须清除他们通往“认识自然”这条道路上的人为障碍,纠正人们在“认识自然”的途径方面的错误观念。
  首先,创造条件,让所有的人都能得到接触自然的平等机会,不分城乡,莫论富贫。比如,城里的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的人,投入一些教育资源,让那里的孩子用上电脑,能够上网,看上有关自然的片子,或者,让山里的孩子坐坐船,看看大海。
  其次,要让人们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观察自然、了解自然,使人们在观念上意识到,仅仅间接接触虚拟平面人工的伪自然是不足的,还必须直接接触真实立体原生的真自然。比如,让那些耻笑别人“大乡里入城”的人到农村、牧场、林区走一走,长长见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9 00: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