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图形》案例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
2.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在拼图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准备
教具:形体实物 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学具:形体实物 附页中剪下的图形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猜一猜
1.师在一个布袋里摸几何体,并叙述所摸到的几何体的特征,请学生猜一猜老师摸到的是什么。
2.在自己所带的形体实物中找出和老师一样的物体。
3.从自己所带的形体实物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种,摸一摸它的面,在小组里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分析:在导入新课的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局限于课本,而是从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的实际出发来重新组建。通过摸一摸和猜一猜,充分调动学生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让学生找准上学期所学的几何形体的认知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挑战性的活动中,身心参与,思维被激活,充满了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
活动二:描一描
1.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物体在纸上描下它的一个面,可以自己描,可以同桌合作,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可以参阅书本。
2.反馈:(1)你从哪里描下了什么?
(2)还能从哪里描下它?
3.比一比:今天认识的图形和上学期认识的形体有什么不同?叫一叫它门的名字,和它们交交朋友。
(分析:从“体”到“面”是新教材的革新。体验“面”在“体”上是本节课的重点。活动二的设计力求体现活动性。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比较中辨正。力求体现开放性:策略的开放,合作纬度的开放,答案的开放。教师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异同,深化对两类图形特征的认识,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进一步体验到“面”由“体”得和“体”与“面”的联系与区别。)
活动三:找一找
1.在生活中,你见过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些新朋友吗?谁来和大家说说?同组的小朋友相互说说。
2.这些图形你看到过吗?你知道他们的意思是什么?(书本中的试一试)
(分析:教师通过“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新朋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活动四:拼一拼
1.欣赏用平面图形拼成的美丽的图画(多媒体课件或图片),找出你认识的图形。
2.用附页中剪下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美丽的图画。
3.展示,欣赏,介绍。
(分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从事“再创造”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活动四的设计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设计的。整个过程学生表现主动,拼的结果丰富多彩,而且能把拼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体现出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互助,探索与创新,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谢谢力和创造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五:试一试
1.你还能用什么办法把“形”从“体”搬到纸上?去试一试,看谁的办法多。
(分析:运用开放性的教学策略,体现从课内向课外的开放。更旨在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开放,训练其思维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反思:
传统几何教学把知识的获取和逻辑思维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非常强调几何的推理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体现几何的价值,特别是几何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合情推理等方面“过程性”的教育价值。几何教学,从20世纪60年代的教具演示,到80年代的学具操作;从形式推导到公式意义的理解;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在实际教学中我尝到了探索的喜悦,对几何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1.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空间观念。
本课打破常规,用“猜一猜”引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念和学习欲望,在操作活动中,初步体念了立体和平面的转换。接着让学生在学具中辨别,在生活实例中辨别。教师精心安排的回忆,观察,操作,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空间观念在大量直观感知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创新精神。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能够激发起学生创新的火花。这在活动四中体现得尤为充分。在这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只是活动的组织者。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生与生思维的碰撞,一个方法比一个方法更有新意,一个比一个结论更加精彩。试想,如果学生没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创新的萌芽又怎能长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