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1-5 08:42:00
|
只看该作者
乡村孩子签名陈情
张店小学有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教室,算得上“装备齐全”。
罗金旺老师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学校《固定资产汇总表》,是上级部门发下来调查学校资产的,学校刚刚填写完毕。其中载明:学校拥有图书11.4万余元,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约18.9万元。“电子产品”,主要就是30多台电脑。
中午是师生休息时间,在张店小学,绝大部分学生“猫”在教室里,有的在看课本,有的在相互交谈。
记者随机询问几个年级的学生是否上过计算机课,大家回答很肯定:“没有。”在三(2)班,同学们指着一个叫黄康龙的同学说,全班只有他一个人家里有电脑,因此也只有他上过电脑。言语间不无羡慕。
六(2)班共有29名同学,经询问尚无一人用过电脑。记者与他们谈及电脑和开设信息课,学生们有些激动,纷纷主动在记者的采访本上签名,要求学校开放计算机教室。上电脑干什么呢?这些对电脑并不了解的乡村孩子说,想“看一下里边有什么东西”,还有的说“想查资料”。
记者了解到,2009年9月,张店小学召开教代会,要求大家提提案,罗金旺老师写了一份提案,由校工会主席转交。提案第一条就是:“在教师绝对充足、设备设施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要迅速开设信息课,开放图书室,不要闲置国家资源”。
罗老师介绍说,会后,学校领导经过研究,答复他两条:一是信息技术课,农村小学可以开、可以不开;二是还不具备开的条件。
开放计算机室也需经费
得知罗老师向记者反映情况,张店小学校长黄建明申明,学校不是不开放图书室、计算机室,他们早就想开放,也肯定会开。
黄校长解释,2009年,上级承诺给学校再配备6万元图书,但至今没有配齐,已经配好的图书还有待于整理上架。加上桌椅刚刚配备,上级还正在不时给他们添这添那,图书室没有理顺,所以没有开放。
对不开放计算机室,黄校长向记者道出了学校的苦衷:
一是没有师资。自2000年起,学校就没有进过教师,现有教师年龄断层,知识老化。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连病毒都不懂,如果上网“中了招”,不会修。
二是配置不完善。上级配置了31台电脑,但连专门的网线都没有。向教师开放的几台电脑,一直靠一条电话线拨号上网,只可以同时3台电脑上网,速度很慢。更不要说学生上网了。
三是经费。上级虽然给学校配备了电脑、图书,但并没有开放、使用的经费。政府拨给农村小学的经费,只有一点公用经费,只够办公、缴水电费、搞点小修小补。而开放计算机室,就会产生电费、网络使用费、信息费,还有人员费用,肯定还有其他费用。
计算机教室亟待“配套”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于2000年开始共同实施的一项教育工程,目标是到2007年,使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拥有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使农村小学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初步形成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据了解,武汉市为此先后投入约5000万元,农村初中和有条件的乡镇中心小学已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已经多年,现在,已经有很多有识之士在总结经验,指出得失并提出宝贵建议。
武汉教育信息网有一篇文章说,“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给农村学校配置了一批硬件,而要这些硬件发挥作用,“持续性的经费保障至为关键”。“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要求地方政府出钱配套,实现起来难以保障。
网上有大量信息表明,“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已出现硬件“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
据一位教育界人士说,张店小学的计算机闲置,实际上就是地方教育经费不足、师资不配套的真实写照。
罗金旺老师告诉记者,他通过教育界熟人和同行了解到,其他农村小学确实跟张店小学的情况差不多,计算机有了,计算机教室建起来了,但信息技术课没有开起来。已经开课的,也是偶尔上次课,很难保证正常化。
张店小学在答复罗金旺老师的教代会提案时也表示过,别的小学很多也没有开信息课。
罗老师说,如果政府给学校配了电脑、图书,就应当让这些设备设施发挥作用。他痛心地说:“几十万元的东西,不应该闲置在那里。”
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让部分农村小学陆续成建制配置了计算机,但时至今日一些农村小学却难以开设信息技术课,教育配置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瞿凌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