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5-6 11:07: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十一长假过后的第一天 早上,我班几个平时爱打扮的女孩欢蹦乱跳地跑进教室后就大声说:“老师,你看,我今天的新衣服漂亮吗?”“老师,我今天的也是新的,里面这件也是新的。”“我今天的鞋子也的新的,你看,鞋子还能发光呢!”我听了之后笑着说:“只要你们穿得干净,天天就像穿新衣服。”随后孩子们三五成群在炫耀自己的新衣服。
造就这样的心理是孩子们刚上幼儿园,大多会哭闹,老师就会想方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夸赞他穿来的新衣服、新鞋子很漂亮,这种方法往往很奏效,哭闹着的幼儿会很快停止哭闹,很配合地拽拽衣角,抬起小脚让老师看。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很炫耀自己穿新衣服。新鞋子当做吸引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手段了。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第一,会助长幼儿攀比心理。第二,也会让孩子误会:自己穿新衣服、新鞋子会博得别人的夸赞,从而忽略了自己还有许多值得赞美的地方。
长期下来,我认为这样做比较恰当:不夸奖孩子的服饰有多新多漂亮,而是夸赞他穿得干净整齐;不夸孩子长得多漂亮,而是夸赞他有多么的聪明能干,乐于助人;不夸赞孩子学习成绩有多好,而是夸赞他上课听讲有多么专心,发言多么踊跃;不夸赞孩子的作业写得有多快,而是夸赞他写得有多么工整······
老师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事物,是幼儿教师必须要应对的问题。在案例中,老师能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中得到启发,这是很不容易的。在很多时候,一些老师会忽视这样的教育案例,甚至会对幼儿进行错误的引导,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我们应该从这个小的案例中得到一些启发,学会从身边挖掘到真正影响幼儿成长的问题,并进行认真的思考。
其实,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授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培育这三个方面。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树立良好的幼儿教育观念。
教师必须要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幼儿。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幼儿的本质上来看,幼儿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的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作为教师,必须能够给予这些幼儿加倍的关爱与呵护,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对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表现主要在于:在教育工作中能否运用高效缜密的知识作为判断并行事的标准。而据对幼儿教师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大部分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无法做到这一点,而仅停留在传统经验甚至是主观臆测的层面上,要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就必须把教师提高专业能力的视野。
要进行教师成长案例的研究,首先就要对“案例”这个词有一定的了解。所谓“案例”,也被称为“个案”,是对于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描述的过程中要涉及一两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一位教师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案例”: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叙述生动有趣,引人阅读、思考。而案例研究则是把教师放到研究者、反思者的位置,通过对日常教育中某些包含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育情境片段进行观察、分析、反思,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以理解儿童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是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之一。曾有人将幼儿比喻一部摆在教师面前的难读的作品,理解和不容易,而观察就是读懂这部作品的必由之路,因此观察能力历来是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必备能力。但是,在《幼儿园教师素质及其影响因素》课题的调查中却发现,87%的教师认为自己不太会观察并为此感到苦恼,主要表现在:①观察意图不明确:不知道本次观察要了解或解决什么实际问题;②观察对象不明确:班级人数较多,不知该观察谁。
但在案例研究中,教师必须从案例任务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洞察并搜集有关信息,因此建立在案例后,研究任务的驱动使教师观察的目的与内容有了清晰的显露。
从教师专业成长与其知识结构变化来看,职初教师与专家教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策略知识的不同。所谓策略知识,就是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其核心是分析与反思。也就是说,分析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以满足儿童发展需要为教育的最高利益”是教师专业化的另一内涵。“满足儿童发展需要”作为新《纲要》的精神正为大家所学习,“一切以幼儿发展为本”也已为广大教师恪守着“教师教什么,孩子学什么”,不尊重幼儿需求与兴趣的教育观;二是有的教师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错误地认为盲目追随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就是尊重幼儿发展的需要,而忽略了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可能。这些都可说是与“以满足儿童发展需要为教育的最高利益”想违背的。而案例研究则是教师在对幼儿言行进行细致观察并运用教育原理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来体会、理解幼儿的需求,从而调整目标,追随幼儿的兴趣,尽力满足幼儿各种发展的需要。
案例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要侧重于质的研究方法,其实践性、在场性、情境性和合作性等都决定了只有教师自己才最合适于做这种研究,而且这些都是教师们已经进行、但未经理论升华的日常教育工作。
案例研究是教育界的最为直观有效的专业化方法。如果从案例研究的内容来看,案例研究一方面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材进行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案例;另一方面包括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的地位,如何不断提高自身,如何一步一步发现和找到教育的真谛和教育的方法的案例。可以说,后者的内容更能体现名师的成长过程,也是学习幼教名师的直观方法。
成长案例的内容丰富多彩,能从中看到名师成长的经验,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名师成长的过程。一些教师的成长案例研究,在涉及自身专业成长方面的案例中,教师的角色是多方面的,他既是教育事件的参与者、经历者,也可以是旁观者。这就使得教师在案例的发生过程中有了极强的参与感,能够切身体会到问题的提出、事情的发展、解决问题的手段等,从而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并且容易在叙述及写作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得与失。而在阅读他人的成长案例时,也很容易直观地看到这个事情的发展,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学习,认真思考,获得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