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22:0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符海花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 教学相长”这个成语吗?学生答“没有”.同学们不管你们是听过的或没听过的都无所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虽有嘉肴》这课,看看这课向我们论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正确诵读课文
(1)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朗读这篇课文?(不必担心读不好)
(2)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老师的停顿。(现在我们一起来划分课文的停顿。例:“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直到正确划出课文的停顿,再让学生重读一遍,让学生慢慢进入文言文语感。)
2、疏通文章
全文共六句,让学生上黑板写出译文,一人写一句,老师逐句检查并纠正错的,然后全班同学把译文全抄一遍。个别句子要特别引导,如: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译文: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3、思考问题
(1)如何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师引导:类比引入(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
逐层论证(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
引用作结——学学半,此之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22:04:43 | 只看该作者


(2)本文论述了怎样的道理?作者的论述思路是什么?

(教师引导:这课由“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引出“弗学至道,不知其善”。一个形象的比喻句,提出应当重视实践,在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最后点出什么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知道了,我们就知道本文论述的是什么道理了。)

明确:本文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思路:重视实践——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结论“教学相长”。

三,堂上练习。

1, 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

(1)      虽有至道( 古义: 即使,今义:虽然 )

(2)      不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

(3)      虽有至道( 古义:达到极点,今义:到 )

(4)      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

(5)      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

2, 找出文中的一词多义的词。

       不知其旨也      ( 代词,它)



       其此之谓也      ( 副词,表推测 )

      学学半         ( 教 )



      学学半         ( 学习 )

3, 成语积累:教学相长。

四,背诵课文

  小组之间比一比,看谁背的快。

五,教师小结。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示例:“教学相长”意为教与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单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就会慢慢发现一些不足,然后再学习,再提高,就会弥补以前的不足。

六,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19: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