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1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的核心问题农村信息基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22:1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农村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的核心问题农村信息基础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渡头小学 姚东萍
【摘要】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 农村信息基础 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部分,农村基础教育在加快现代化的进程中,尽管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的力度仍然需要,但已经不再是突出矛盾;尽管保持学生良好学业成绩仍然重要,但已经不再是教育发展的全部价值追求;尽管教育资源的均等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标准化仍然必要,但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新诉求。农村基础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历史的高点,正处于需要进行重大战略突破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我们要通过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师生关系的和谐,让家长和社会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进步,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利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紧迫的任务,信息化为内涵发展服务已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农村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五个方向
第一,在教育价值上,突破对功利价值的过度追求,更加关注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往往表现为:让学生习得知识、提高技能、升入高一级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公民、高素质国民。人们在关注教育对国家、对社会进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同时,却对教育之于“人”的价值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这同个性化教育的要求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因此,我们应该坚持这样的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加关注学生的存在与发展,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更加重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共生、相互滋养。
第二,在教育质量观上,突破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质量追求,更加关注以人的全面而多样发展为特征的全面质量。什么是教育质量?在不同阶段,我们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在国民基本的读写算素质总体上都比较弱的情况下,质量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认识更多的字、会加减乘除法、能读书看报写文章。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发现,分数导向的教育逐渐滋生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强调数理化,而人文、生活、社会等方面却被弱化;学生在国际奥赛屡获奖牌,但是生活能力、与人相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掌握了大量学科知识,但是动手能力却很差,质疑、创造的精神严重不足。显然,分数导向的教育质量不应再是教育质量的全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并要求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基础教育转型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对教育质量的理解和追求应该更加多元化、更加人本化。充分认识到真正的教育质量,一定是最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质量,一定是能够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的质量,也因而一定是基于多元标准的质量。在这方面信息化大有用武之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22:15:1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在培养模式上,突破高度统一的标准化培养模式,更加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一直以来,我们主张的是高度统一的标准化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在经济社会欠发达、教育普及程度不高、社会基本建设矛盾突出的发展阶段具有非常高的效率,能够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迅速提供大批合格的劳动者。随着生产技术的升级、产业的转型,人们的教育需求日益多样,统一的标准化的培养模式无法继续满足要求。基础教育转型发展,要求我们在关注学生基本素养获得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的应对,深入探讨基于不同需要的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如何基于信息化,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以学定教,提供多样优质的教育服务,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育人模式的一项重大命题。
第四,在教师专业成长上,突破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更加注重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不难看出,前面提到的几个转型既离不开教师的成长提供的支撑,又呼唤教师成长的转型。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培养模式都在转变,微观层面的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师生交往也随之悄然变革,制度管理、文化陶冶,对话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信息素养等元素构成了一种新的个性化教学生态。这种生态同传统的重教轻学的课堂不同,呼唤教师的成长转型,即从知识和技能提升转向教育境界的提升,从注重如何“上好一堂课”转到注重“如何培养好一个人”的发展取向。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专业工作的基本任务、生涯发展的重要手段和科学育人的内在要求,而不是生存的手段、职业的派生物。
第五,在教育管理方式上,突破以行政手段为主推动教育发展的方式,更加注重思想领导和专业引领。在不同发展阶段,教育管理手段“给力”的效果不一样。实践证明,在教育事业规模发展和基础水平较低的时候,以行政手段和经费投入为特征的措施很“给力”。行政部门可以通过统一的政策推动面上的工作,并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当经济水平较高,教育的规模和基础建设不再是主要矛盾的时候,一味地提高投入所能带来的效应会逐渐递减。这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经验。当前,我们要追求的基础教育,需要通过行政命令做到令行禁止,从而保证办学基本规范,但是更需要课程改革的深化来奠基,更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支撑,更需要良好的信息化平台来实现自动化自主性的管理,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专业领导来保障。治理教育的手段越来越强调体制机制的创新、培养方式的变革、多样化项目的引领、教育实践过程需要和问题的关照、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境界的提升。
信息化在助推教育转型方面的作用
信息化在推进教育转型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信息化?十多年信息化经历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教育观念有问题,哪怕全中国孩子人手一台电脑,所有学校都覆盖了宽带网络,构架了成千上万个海量的应试教育资源库,录制了无数堂所谓的示范课,我们的教育也不会因此而变得更好。不是有了信息化设备就是教育信息化,信息化设备有可能是双刃剑。真正的教育信息化是与教育观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转变、课程体系的构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可以有效助推教育转型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22:15:25 | 只看该作者

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促进更个性化的学习,实现新的教育公平追求。真正的教育公平是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而不是每一位学生得到一样的发展。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求的教育,这是现代教育公平的新追求。基础教育已经过了精英教育的阶段,我们不可能回到苏格拉底或孔子的时代,虽然那个时候的教育一直让我们深深迷恋和感动,但那个时候的教育是超精英式的教育,只有极少部分人才能获得教育资格,而且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是非常灵活和随性。我们目前需要正视的是,所有的孩子都要接受教育,面对巨量的教育对象和巨大的学生差异,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实现教育公平?唯一的答案就是利用信息化为孩子创造更个性的充分学习。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推进办法是促进基础教育从教到学的转变,让学生从消极被动的知识消费者,成为构建知识的参与者。主要希望就是探索从教到学的转变,让学生从消极被动的知识消费者,成为构建知识的参与者。
教育信息化的载体是创设更多样的课程、更丰富的教学方式,培养孩子的创新素养。现代社会最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信息的极大丰富,这与人类以前任何一个时候都不同。世界的信息量,目前每三天就会翻一番;新的科技知识,每两年就会翻一番。相比我们相对稳定的课程来说,有越来越多的知识游离在我们既定的课程内容之外,形成了所谓的“课程真空”。实际上,让一个人去努力追求所有的知识早已经不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但是作为人类这个全体的概念,“课程真空”的存在却是危险的。因此我们必须要鼓励高度的多样化课程内容和形态,用全部人的学习来填补这个“课程真空”。每个人学的内容不一样,就有可能覆盖全部人类已有的知识;每个人学习方法不一样,就会产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这将是未来创新的最大保障。从这个层面来说,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非常简单,我们只要鼓励个性化的学习和多样化的课程,教育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创新的原动力。2011年1月17日,苹果网店上有个美国孩子上传的“泡泡球”游戏软件排在了下载量的第一名,一天下载量突破70万,这个孩子才十四岁,名字叫奈韦,现在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游戏软件公司。难道我们的孩子没有这样的创造力吗?有了信息化这个平台,孩子们完全可能像成年人那样为全人类创造知识和快乐。
推进农村信息化教育,交流平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又是充满阳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03: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