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让学生在模仿中提高习作水平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就是适当的模仿和不断的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组词、造句还是习作,借助模仿训练,对于发展学生组织语言能力,我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缘于学生在模仿训练中,我不忘记让学生在模仿中,要凸显出自己的语言个性,那就是让学生在模仿中要有所创新,要有自己丰富的想象。从创新的独立性和新颖性来看,模仿创新是指在已有模式的启发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吸取所阅读文章的精华,或优美精典的片断,或条分缕晰的布局谋篇,来创新性地完成自己的篇章练习。持之以恒的模仿训练学生胸有成竹、稚笔也生花。因为模仿创新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直接性,它更符合小学生年龄实际和心理水平。例如: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第4课《火烧云》中有这样一个句式,“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所以我让学生在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后,模仿练习“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这一句式。通过认知、模仿,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既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到组织语言的形式,又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如:第13课《鹅》一课,从文章的思路来看,作者抓住它高傲的特点,按内容的不同分段,语言生动,条理清楚,堪称学生习作的好范文,于是,在学完课文之后,我让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然后条理清楚地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实践证明,只要方法得当,模仿的痕迹在积累与循序渐近的训练中,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创新”火花的迸发,可谓: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的道理。因此,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时,采取模仿创新的模式,通过以典型例文理解文章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习作在句、段、篇的模仿训练与创新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模仿训练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它是至关重要的,是学生们以后更熟练更精当地驾驭语言的基础。创新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心智与灵感进发出来的火花,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对于正在打基础的小学生来说,进行语文学科的模仿训练,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是提高其语文素养,培养语感及使用语言文字正确、流畅表达自己的情感、意愿、态度、观点的能力的有效方法.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进行语文学科涉猎到的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训练,让学生在模仿训练中逐步领悟各种表达技能,为创新打下基础,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