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者:继红小学张玲
评析:继红小学李东伟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P61---P62
教学目的: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通过主动发现的讨论式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诱发参与。
老师:早就听说附小的学生很聪明,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是这样吗?
学生:是。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问题,你们愿意帮老是解决吗?
学生:愿意。
老师:(课件出示)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他就是王明明同学。周日他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老师:(课件出示)第一次做大米饭,做好以后一尝,哎呀!太硬了,真难吃!你们说是怎么回事?
学生:水放少了。
老师:(课件出示)第二次竟然把大米饭做成大米粥了!
学生:(笑)水放多了。
老师:这米和水的关系也太难掌握了!王明明想:说明书一定有做大米饭的方法,他拿出说明书一看,说明书上写:用电饭锅做大米饭,2杯米3杯水。(板书)
老师:可是量米用的杯子不见了,怎样根据米量和水量的关系,做出软、硬适中的大米饭,你能帮王明明想个办法吗?
学生1:换成碗,可以两碗米,三碗水。
学生2:换成水舀子,可以2舀子米,3舀子水。
学生3:可以用瓢,2瓢子米,3瓢子水。
老师:你们想出这么多种办法,都是根据说明书上米和水的关系。看来米和水的关系很重要,那么米和水有什么样的关系?(指黑板)
学生:米是水的2/3。
老师:你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2除以3等于2/3。
老师:这是米和水比较,水和米比较呢?
学生:3除以2等于3/2,水是米的3/2倍。
老师:无论你用什么容器,米和水的关系都没有变!米和水的关系除了可以用除来表示,还有一种表示方法,你知道吗?
学生:(齐)比。
老师:2÷3也可以说成2比3(板书:可以说成)
老师:3÷2呢?
学生:3÷2也可以说成3比2。(板书:3比2)。
老师:3比2是谁和谁的比?
学生:3比2是水和米的笔。
老师:2比3呢?
学生:米和水的笔。
老师:我们发现,谁和谁比,一定要弄清谁在前,谁在后,位置不能颠倒。
老师:同学们,通过用电饭锅做大米饭,我们发现无论用什么容器都是2份米,3份水,除了用杯,我们可以用碗
学生:齐(2碗米,3碗水)。
老师:如果是食堂的叔叔做饭,可以用盆,是
学生:(2盆米,3盆水)
老师:还可以用桶,
学生:(2桶米,3桶水)
老师:看来用比表示两个量的关系应用方便!谢谢同学们,回去我就告诉王明明,原来这里面有比的知识,你们多了不起!
二.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比的意义。
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两个数量比较的例子有很多,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人民币和美元的比大约是8比1。
老师:那美元和人民币的比大约是?
学生:美元和人民币的比大约是1比8。
学生:男同学和女同学的比31比32。
老师:那女同学和男同学的比是?
学生:女同学和男同学的比是32比31。
老师:你们刚才举的是同类量比较的例子,这儿有不同类量比较的例子,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例2)
老师:谁来读一读?
学生:运动员2分钟大约跑800米。
老师:谁能表示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学生:800除以2等于400。
老师:400是速度。
老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认识了比。请同学们看黑板,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两个数量比较可以用
学生:(齐)除(板书)
老师:也可以用比(板书)来表示。那么什么叫比?你能不能试着说一说。
学生1: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学生2:两个数相除就是两个数的笔。
老师:你们说的都基本正确,意思老师明白,也就是说: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板书)老师:这就是比的意义(板书课题)看来比是建立在除的基础上的!只要两个数量具有相除的关系,我们都可以用比来表示!
三.自主读书,进一步认识比。
老师:我们掌握了比的意义,那么比怎么写?是不是和除法一样也有各部分的名称呢?我们一起去读读书,看看通过读书,你又学会了那些知识?(请同学们翻开书从P61比的定义开始到P62第一自然段结束。)
学生:自由读书。
老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读书的收获?
学生:我学会了怎样写比?
老师:举例说明。
学生:2比3,先写2,再写像冒号的符号,最后写3。
老师:这个符号(指比号)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的符号,比号。
学生:(齐)比号。
老师:你们想试着写一写吗?
学生:想。
学生:(写)
老师:还有什么收获?
学生:我学会了比的各部分名称。2比3,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的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结果叫做比值。
老师:现在考考你们,我来指你们快速说出是比的哪一部分?
老师:(略)
老师:我们来做几道题。
(1)1.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
红球和白球个数的比(),比值是()
白球和红球个数的比(),比值是()
(2)建筑工人配制一种混凝土。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是2:3:5,如果你现在就是建筑工人,你想怎么制混凝土?
四.小组合作,弄清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老师:同学们我们不但认识了比,还解决了实际问题。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指等式)结合着看书和这个等式,你还想研究点什么?
学生: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老师:请你先独立思考,再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如果有困难请结合投影上的表格,先想联系,再说区别,把表格填完整!
学生:(交流)
老师:谁来汇报一下:
学生1:比的前项是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是除法中的除数,比值是除法中的商。
学生2:有不同意见,不应该说是,应该说相当于。
老师:对,我们应该说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谁来接着汇报?
学生3: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值。
学生4:区别:比是两个数的关系。分数是具体的数值。除法是一种运算。
老师:有的小组刚才填错了,请你快速更正,小组同学之间再说一说。
学生:(交流)
老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学生: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值。区别:比是两个数的关系。分数是具体的数值。除法是一种运算。
老师:我们发现比、除法、分数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根据比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比还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板书方法)
学生:(试写)
老师:比的后项能不能是零,为什么?
学生: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数不能为零,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零。
老师:这是从比和除法的联系来思考的。
学生:补充。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分母不能为零,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零。
五.总结:
老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学生:(略)
六.综合练习
(1)小红3小时走了11千米。她所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比值是()。
(2)航空模型小组8个人共做了27个航空模型。这个小组做的模型总数和人数的比()比值是()。
(3)商店一共运来8.2吨水果,其中有3.5吨是橘子。橘子的重量和运来水果的总重量的比()。
(4)在本次亚运会中,中国代表团获金牌总数第一150块,韩国获金牌总数第二96块。(根据提供的数据提问题并列式)
(5)判断:
小强的身高是1米,他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强说他和他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对不对?你认为是多少?
(6)判断:
亚运会中国女足以4比0战胜韩国女足。这里的4比0是比吗?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好,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评析:
张玲老师的这节“比的意义”较好地表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具体可以用以下四个字来概括:
一是“真”(即真实)
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新课标中很重要的一个理念。本节课,张老师创设了一个“做大米饭”的问题情境,并配以实景图片和录音,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探索所知。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是“实”(即实实在在)
课标中提出的四方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四项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张老师在这节课上,设计了实实在在的数学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进而创造性地应用。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三是“活”(即活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其核心就是一个“活”字。张老师根据教材的知识内容,选择了“做大米饭”这一生活素材。删去了教材中原有的例1(长方体长,宽的比较)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张老师还对教材后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组,把三者的比较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求。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四是“趣”(即生动有趣)
张老师在课堂上营造了一个爱学、乐学的氛围,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还有激烈地辩论。而老师此时走到了学生中间,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教师的语言亲切、平等。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鼓励回答有错误的学生,师生关系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