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反思
最近因学校教改的需要上了一节攻关课,课题是七年级下册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在这个真实的过程体验中,引发了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1、教学怎样与学生贴得近些、近些、再近些?
上课开始我以《命运交响曲》导入导致学生没有了解贝多芬的真实情况而无法说出对音乐的感受,在我的“逼问”下学生只能谈虚假和空洞的欣赏感受。
我觉得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下次再设计本课教学时想到的是:先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分析贝多芬的人物形象后再欣赏《命运交响曲》,先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的教学设计才与学生贴的近些。
2、教参是“万能”吗?
课堂上,本人重复教参上的话而不说自己的话,如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教参上说: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在课堂上本人也引导学生这样说。但课后再一次细细品读文本老老实实从文本出发对人物作了这样一个也许不够准确的概括:贝多芬是一个惨遭不幸(耳聋,生活窘迫困顿,不为常人理解而孤独),却与命运顽强抗争,将生命的全部热情奉献给了音乐的铮铮铁汉。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不能一味挪用教参上的答案而要真真正正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有深度的掌握人物形象。
3、捡到筐里的都是菜吗?
在第一次试上时,我有安排与下面类似的教学环节:五分钟人物速写。请学生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大家听同学读写好的短文一起猜写的谁,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林金燕老师听课后给出认为这里安排的外貌描写训练与课文中的外貌描写挂不上钩,因为本文的外貌描写很具特色,是一种写作高手凭着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把人物放在一定距离进行观照,是在淡定之后的一种写神手法。这是初一学生没法学也不可能学到的技巧,与看着对象进行描摹风马牛不相及也。所以我在上攻关课时没有选择学习本文外貌描写的手法作为教学内容,而是选择文章为什么称贝多芬为“音乐巨人”而不称“音乐大师”作为教学内容,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真正去读懂文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