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4-21 07:12:00
|
只看该作者
合作内容的差异。学生各学段的认识水平,动手动脑能力,思维能力都影响着学生能否真正解决问题,达到效果,在设置合作交流的问题任务时应针对学生学段特点,知识结构思维水平的差异来展开,设置的问题、任务将更能适合合作交流,才能达到合作的效果。低段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可多进行一些操作性强的内容;年段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再向一些理论性强的、争议性大的、是似而非的内容延伸。
组织方式的差异。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人数的多少,组织者的水平,大家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的变化都会对小组合作造成直接的影响,学生年段不同,怎么分组,人员的分工,纪律的控制,如何开展学习等,学生开始都不会,教师要先带一带、教一教,再慢慢让学生自己解决,最终达到让学生自由组合,自己分工,商定人员的安排等。
合作技能培养的差异。刚开始培养小组合作,就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协作、交往、整合等合作技能是不现实的,也是有违科学常理的,我们应一点一滴的培养规范、积累,低年级只要会说,会做就行了;上高年级后再要求相互间的交往、整合、质疑,只有这样由浅入深的进行,才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培养起来的能力才会根深蒂固。
学习评价的差异。学生认识水平的不同、情感要求的差异将给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带来新的问题。评价时,个人成绩、小组成绩是只重其一,还是两者兼顾,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低段的学生喜欢表扬,注重个人评价,学生得到表扬会很高兴,但他们人小,只重个人利益,不利于学生集体主义感的培养,也不利于让学生体会小组合作中的共荣共耻,对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将有影响,顾应多评价小组成绩,个人评价可以方在自主学习,集体学习时多些;年段高了,学生会有一些惰性,在小组中不闻不问,这时,学生个人评价就必不可少了。
教师角色作用的差异。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小了,纪律不好,经常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应多提醒,作个学习的组织者;学生大了,意见多了,教师应多给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做个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教师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做一位合作学习中的首席,才能及时的调整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小学阶段,低、中、高段数学课堂到底该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我用表格的形式将各年段的差异的重点归纳了一下,只是我的一些做法与思考,可能不是十分合理与完善,我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思考,请同仁与专家们指导批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