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教案和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22: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1地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都非常重要,是进行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课堂上所讲述到的地理事物和地理原理,无一例外地最终要落实到地图上。它把广阔的地理空间,编缩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它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浓缩成人们某种需要的精美地理作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地图为依托,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物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广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才能逐渐使学生脑海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否则在教学中靠文字叙述和口头讲解,只能形成一种机械的记忆,这种记忆既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巩固。所以,初中地理课本中第一章就要学习地图的基本知识。
2为了能让学生有效的学习、理解、记忆地图的知识,我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其中为了讲解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我就先把课本上的地图暂时放在一边,另外从网上找到了一张汉中地区的地图,因为是自己生活的熟悉的地区,我觉得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也
学情分析
1.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读图认识地球的三要素。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通过读图分析,知道比例尺的大小与地理范围和地理事物的详略关系。
3.学生认知障碍点:在地图上能够准确辨别方向。。
                     
教学目标
要让学生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及如何判断其大小,理解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地图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比例尺的大小,能够通过地图辨别出方向。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22:1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8-20 22:15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 打开本地的一张地图投影。
2 ,构成一张地图需要哪些要素?
3给出相同内容,比例尺大小不同的地图让学生们找出差异。
4进一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1 让学生找到“城固六中,华盛超市,文川医院”等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回答,总结学生们的发言。

3如果一位老大妈要去华盛超市去买菜,不认识路,你该如何向他说明
  




学生们纷纷发言,找出他们耳熟能详的地名


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比例尺选择不同用途的地图。
  
学生纷纷发言,给老大妈指出方向,找出合理的路线。




1让学生们能够自己总结出地图的三要素。
2如何判断出比例尺的大小。
3能够通过地图辨别出方向。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a比例尺
              b图例
                c指向标
                   2 如何学会看地图:A看地图,要学会读比例尺
                                        B看地图,还要学会辨别方向。
                                        C看地图,还要学会认识图例和注记。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你今天这节课上发言了吗?
2 你有没有积极参与同学们的讨论?认真思考问题了吗?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22:15:07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地图的三要素在看似很吵闹的氛围中顺利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教与学我课后进行了总结:
一.在平时的教学安排中我们很少会考虑到乡土地理的应用,一般只是会利用课本上的图进行讲解,以本论本。其实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适当加入一些乡土地理,会是课堂内容更加充实,利用乡土地理的有关内容安排课程,把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搬到课堂上,最后又学以致用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既让学生感到地理课的学习乐趣,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感觉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乡土地理,比如,在讲解世界气候的内容时,通过本地气候特点的分析而举一反三分析世界其他重要气候类型特点的分析。
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抛弃了以往教学中的由教师提问学生来回答的方式,采取了由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方式,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能动性会有很大提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不会质疑,就不会有思考、不会有研究探索。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还可以保护特们质疑的积极性。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通过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而教师在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有效的解决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三.在本节课中我精心设计的两个生活情境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通过自己身边熟悉的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路和郊游的例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情境,有助于调动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积极的理解知识、消化知识。而对于我们来说合适的情景也有利于教学过程中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化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将情景教学运用到可利用的环节,如讲述新疆是创设街头商贩推销当地特产的情境等。
    总之,一节课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是各方面统一的结果。在地理教学过程,教师应当注意做到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学会主动探索自己的学习过程,启发他们把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学以致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 22: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