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4 07:13:00
|
只看该作者
(3)站起来看学生天性。让学生像婴儿一样顺呼天性的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天性不可逆,童意不可悔,童心不可伤。儿童世界是美好的,儿童的精神世界是令人鼓舞的。关乎人生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适应儿童天性,把他们当成“完全的人”,时时考虑儿童心灵的感受。切忌以成人之心度儿童之心。否则,必然会伤害儿童心灵,扭曲儿童人格,扼杀儿童智慧。所以,教师必须站起来,站的更高一些去洞察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充满乐趣的教学活动中认识世界。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有一学生提出:蒲公英的孩子离开妈妈去旅行会不会很伤心呢?作为老师的我能体会到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眷恋,缺少独立精神。对此,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善于为学生解决问题,并能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素质。
鉴于以上交往方式,一方面可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得到进步和成长,而教师自身也通过教知道了自身的不足,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就是教学相长。
2.在语文教学活动上,教师要由传统教学活动执行者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传统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专家”。长此以往,导致教学与研究相脱节。这对教师的发展、教学的发展极其不利,也不能适应新的语文课程的要求。而新的语文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及在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与理念难以解释和应付的。这就要求教师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同时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于情景教学中,以研究者眼光审视、分析教学理论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现在,我国已经改变了“一本教材统治天下”的局面。教师更要变自己的课堂“一言堂”为“群言堂”,努力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才能不断在实践中成长,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教育者”。
3.在教学管理上,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是以教学活动为主,还是学习活动为主?从本质上说,课堂是一种学习活动,是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而非教师的学习活动,即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教”是为学生服务的。众所周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是活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是逐渐深入的。教学环境,教学气氛,教师心情,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都决定了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法,即:教无定法。所以,语文教师要“想学生所未想,言学生所未言”,这样做才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学生才会感兴趣。在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只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的过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只有当语文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语文教学才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互相鼓舞;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们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对此,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上,教师将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垄断。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
如教学《赤壁之战》,在学生弄清了曹操和东吴的兵力对比后,问学生“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周瑜是怎样打败曹军的?”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去寻求答案,兴趣浓、效果好。精读后,可用“询问式”。如“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老师有哪些地方没讲清楚,请你告诉我。”以此让学生回顾教学的过程,进行信息反馈,进行学习的再创新,促使学生的“创新萌芽”快速成长。
4.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彼此分离的、脱节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按照教科书、教学大纲、考试导向及标准去教,语文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师只有从“教书匠”的角色中走出来,努力向研究者、开发者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责本身就是督促自己,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做为语文教师就必须及时有效地搜寻有用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就像奔腾的小河充满生机。
总之,语文教师面对鲜活的个体生命,以往那种束缚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语文教学方法非改不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主动去点拨,去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自主、民主、和谐、开放的氛围中纵横驰骋,把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发挥的淋漓尽致。这样,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才会更加富有成效性、创新性、艺术性、人文性、时代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