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5-28 18:56:24
|
只看该作者
三、鼓励质疑问难,引发创新火花。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中常有疑点和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发现,常有创新。因此,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发创新火花。
1.寻找依据发问。知道了结论,要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在哪里?比如《将相和》中说,“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机智勇敢,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据此问一问:哪些地方反映出蔺相如机智勇敢?
2.针对结果发问。根据戛然而止的情节或结果,提出问题,以弄清前因后果,关注新的动向。比如《狼牙山五壮士》最后说,“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据此可发问:五壮士跳崖之后命运如何?据资料说,马宝玉、胡福才和胡德林壮烈牺牲了,葛振林和宋学义被山腰的一棵树枝挂住了没有牺牲。他俩苏醒之后不顾巨痛,坚持爬上山头,经过群众帮助,又回到了连队。这样就弄清了前因后果嘛。
3.抓住联系发问。把课文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找出来,加以分析梳理,以加深理解。比如《将相和》一课包含“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问一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完璧归赵”的结果是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这是他在“渑池之会”后晋升为上卿的前提,而蔺相如晋升为上卿则是将相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廉颇的“负荆请罪”便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总之,前两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的原因,第三个故事便是结果。抓住了联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紧扣矛盾发问。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找出来,问一问为什么会这样?比如课文《草原》中说“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据此问一问:这自相矛盾的表达有什么妙用呢?其实,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更真切地衬托和强调“初入草原”时的静寂。这是以声写寂,以动衬静,从而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
5.比较优劣发问。比较课文这样写与那样写哪个更好?比如课文《景阳冈》说,武松打死老虎后,“在石头边找到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来。”作者为什么用“挨”而不用“跨、迈、奔”?一个“挨”字活现出了武松与猛虎搏斗后筋疲力尽、步履艰难的情态,烘托出武松打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这样写突出了武松是一位英雄好汉。如果把“挨”字换成“跨、迈、奔”等动词,就有失神韵,武松毕竟是有血有肉的人。
6.辨别差异发问。针对相同或相似的句段,辨析它们的异同。如《难忘的一课》一课三次出现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不妨问一问:这句话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含义有何不同?
7.品味文眼发问。中心句是文章的统帅,针对中心句提出问题。如《草船借箭》一课的文眼:“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由此问一问:诸葛亮“神机妙算”到了哪些内容?从中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掌握了质疑问难的方法,学生不一定敢问、会问。学生的大胆质疑,有赖于教师的指点、鼓励与呵护。所以,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是错误的发问,也不可训斥和嘲笑,应多加点拨和引导。日久天长,学生会逐渐养成想问、敢问、善问的习惯,进而有所感悟,有所创新。
四、搭建实践舞台,展示创新果实。
刘国正指出:“语文训练,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语文教学必须走出校园,走进五彩缤纷的社会,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在生活寻找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在实践中积累鲜活的经验,拓宽视野,激活大脑,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展示创新成果。怎样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呢?
1.口语交际型。为了跟上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为了人际交往的需要,必须强化口语交际训练,提升口语表达技能,促使学生出口成章,能言善辩。(1)新闻小小发布会──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讲述自己收集的新闻。(2)生活见闻交流会──学生用精彩的语言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感受。(3)热门话题评议会──关注国家、地方或家乡的大事,以及热点、焦点问题,加以评议,提出建议。(4)学习经验交流会──方法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引导学生收集、总结并交流学习经验或体会。(5)故事讲演辩论会──组织故事大王赛、诗歌朗诵赛、主题讲演赛,召开专题辩论会。
2.书面表达型。从学习、生活实际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必须强化练笔训练,促使学生下笔成文,妙笔生花。(1)自由练笔──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见闻感受,自主命题,自主选材,自由写作,不拘一格,长短自由,挥洒自如。(2)结对通信──与异地学校的同学结成对子,建立通信往来,在信中既可探讨学习,畅谈理想,交流思想,介绍经验,又可介绍学校的情况,家乡的风土人情,最近发生的大事、新事,相互取长补短,提高表达水平。(3)征文比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政府有关部门或报刊杂志举办的主题征文活动,以激发学生的主人公精神,关注社会生活、家乡变化,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社会生活中的闪光点,用语言文字去讴歌美好的社会、勤劳朴实的人民。
3.当小记者。引领学生充当“我是小记者”这一角色,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生活去亲身体验,加深认识,积累鲜活的素材,然后用作文记录自己的见闻,表达自己的见解。游览风景名胜,观赏标志建筑,采访英模劳模或成功人士,寻访民间奇人,拜访致富能人,调查留守儿童,参观乡镇企业,考察环境现状……以加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文去描述、讴歌丰富多彩的生活,写成参观访问记、调查报告或人物通讯,并择优推荐给报刊杂志或广播电视台,加以宣传报道。
此外,还可组织课本剧表演、说相声,编优秀作文集,创办手抄报等等。
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做有心人,积极挖掘潜在的创新资源,千方百计加以激发、唤醒、引领、训练,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美好境界。
(此文发表在重庆教育学院主办的《师资建设》2012年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