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9 10:25:48
|
只看该作者
刘金梅:《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第一实验小学刘金梅
一、设计理念
一直反思教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学,也就是为了提高课堂的质量效益。只注重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或学得效果不好,就是做无用功,失去了教的意义。大班额班级授课制,教师一人掌控课堂,众人被动接受,自然影响效果。若细化管理体制,分解管理责任,变一人管理为多人管理,变教师一人教为多个“小老师”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指导,学习优秀的学生教学相长,一定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带着这种理念设计了《因数和倍数》一节,通过学生探究、理解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认识因数和倍数。
2、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用“列举法”研究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3、感受教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认识完美数,体会数学知识的奇妙,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各小组出示已经准备的12张贴画 ,教师谈话:同学们喜欢玩贴画吗?这节课我们通过玩贴画学习新知识,喜欢吗?
评析:抓住小学生爱玩的天性,通过学生喜欢玩的贴画游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并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1)、出示活动要求:探究一:
①摆一摆:用12张同样的正方形贴画能摆成几种完全不同的长方形?
②想一想: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每个长方形的摆法?
③自学课本93页:怎样理解因数和倍数?请举例说明。
(2)、小组探究。
(3)、小组汇报展示(教师强调:同类的摆法算是一种方法。)
①三种摆法相应算式:
方法一:每行摆6个正方形,摆2行 6×2=12
方法二:每行摆4个正方形,摆3行 4×3=12
方法三:每行摆12个正方形,摆1行 12×1=12
②举例分析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6×2=12中,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4)、教师补充点拨: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描述因数、倍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例如:6×2=12中,不能说成2是因数,12是倍数,必须说成2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
(5)、应用实践:
①说一说:4×3=12 12×1=12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②请各小组成员举起自己的号码牌:从这些号码牌中选择两个具有因数和倍数关系的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评析: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应用12张正方形贴画摆成了3种不同的长方形,相应地用3个不同的乘法算式表示了3种不同的摆法。学生的兴趣很高,合作意识很强,小组展示时非常踊跃。理性分析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时,精彩之处时时出现:学生应用各种理论与实例讲解分析,引来满堂喝彩。
2、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1)、出示活动要求:探究二
①想一想:20的因数有哪些?你用什么方法去找的?
②试一试:16的因数有哪些?你用什么方法去找的?
③观察这些数的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2)、小组探究。
(3)、小组汇报展示。
①20的因数有:1,20,4,5
②16的因数有:1,16,2,8,4
(4)引导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5)教师补充点拨: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所有的可能一一列举出来,找到所有答案的方法,在数学上叫列举法。
(6)应用实践:
①投信游戏:94页自主练习2
②猜数游戏:一个数是4的因数,也是6的因数;还是7的因数,它是
评析:学生在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不困难。该环节完全放开让小组合作完成,总结交流,归纳完善,学生学习的效果很好。
3、探究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总结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1)、出示活动要求:探究三
①自学课本93页,想一想:3的倍数有哪些?你用什么方法去找的?
②试一试:10的倍数有哪些?你用什么方法去找的?
③观察这些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几?有最大的吗?
(2)、小组探究。
(3)、小组汇报展示。
①3的倍数有:3,6,9,12……
②10的倍数有:10,20,30,40……
(4)引导总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5)应用实践:
猜数游戏:
①这个数是7的倍数,它是
②这个数是18的因数,它是
评析:学生已经有了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经验,再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就很简单了,小组学习有序,学习效果很好。
4、学习完美数:出示小资料“完美数”,让学生读一读。
(三)课堂检测:
1、想一想,填一填。
(1)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的 ,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其中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2、判断。
(1)16的因数有5个。()
(2)一个数的因数比它的倍数小。()
(3)1是任何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3、猜猜我是谁。
(1)我是50以内7的倍数,我有一个因数是6。()
(2)我是54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同时我的因数有2和3。()
评析:通过设计3组不同形式的题目进行检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探究“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归纳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并归纳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为教学主线,以探究目标为引导,组织各个学习小组进行互助合作探究——展示汇报——补充提示,教师从中适时进行点拨。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参与学习积极,学习效果很好。
感觉不足的是展示汇报的学生为了给同学们讲明白,过多地旁征博引,耽误时间太多,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不太精炼,有待于进一步训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