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拾穗优秀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10:2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拾穗》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拾穗》(小学语文四年级)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有学生68人(女33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课堂上回答问题积极。寄宿生较多,家人在生活上关爱不周,教师要特别关照。本班学生,对于生字新词已经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在阅读方面,多数学生爱读并能达到感情朗读,所以,教师应继续放手让学生多读,读中感悟;同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阅读水平。

    三、教学内容分析:

    《拾穗》是法国著名“农民”画家米勒的作品,本文是对该画的赏析。课文按照由总到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绘了农妇拾穗的情景,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劳,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理解和同情。

    四、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规范书写生字,理解词义。

    (二)通过重点理解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三)能够图文对照地理解课文,使学生领悟看图学文、看图写文的方法。  

    (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难点分析:

    (一) 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六、教学课时: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看图学文,它的名字是《拾穗》。板书(拾穗)“拾”是什么意思?“穗” 的是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弥散 晚餐 监督 遵循 搜寻 逼真     

    (三)再读理解

    1、从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获了?(第一段)

    板书(收获)读一读。

    (出示:拾穗图)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远处堆起了金黄色的麦垛,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收获的季节属于拾穗者吗?我们来进一步欣赏这幅油画。

    2、欣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文中,作者也对这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

    默读课文2-4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三位妇女动作、神态的句子。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右边:腰落下毛病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始

    5、再读课文2-5段,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同学刚才结合油画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幅画的?

    7、指名读第6、7段。

    由于米勒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因此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认真地欣赏会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四)情感升华

    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和联想?收获的季节属于她们吗?她们能享受到收获的幸福吗?

    附:板书

              收获

    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右边:腰落下毛病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始

    评价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看。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幅画吗?这是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油画作品,课文的作者也像我们一样欣赏了这幅世界名画,并生动、具体地描写了画面内容。今天,让我们再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是怎样将画面内容写具体的。

    (二)指导写法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画面主要内容的段落,自由朗读,说说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动作、神态)

    2、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能从中体会出农民的辛苦和他们生活的艰难?(仔细观察)

    3、小结: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才会使你的文章具体生动。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还可以抓住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语言、心理)

    我们应该学习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写出具体生动的好文章。

    4、除了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之外,这三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你认为写得比较好?

    5、这几段中描写的内容能够从画面上全部观察到吗?(不能)这是作者的(联想、想象)还有哪些句子是作者的联想?

    6、小结: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和生活的艰苦,所以,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也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它会使你的文章真实感人。

    7、今天,我们就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一个练笔活动。

    (三)指导练笔

    1、请两位学生将地面的纸花扫干净,其他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2、说说你都观察到了什么?

    3、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

    (四)交流借鉴

    1、小组交流。

    2、指名读,说说好在哪?

    3、从文章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找幅画,仔细观察,看图写文。

    八、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油画《拾穗》的教学挂图、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九、自我问答:

    《拾穗》是一篇看图写文式的文章,是对法国画家米勒同名油画的赏析。通过看图学文,学生领悟了抓住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又学到了“写实——联想”的写法,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10:25:02 | 只看该作者
      拾穗(小学语文四年级)
班级情况: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良好的自主识字、写字能力,但这篇课文中的生字比较难写,课堂上应给予一定的指导,比如“餐”“穗”“督”等字应该交流一下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在课文的学习中要挖掘课文中的内涵,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内容:
    课文描述的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米勒画的内容,课文中还展示了《拾穗》这幅作品,优美的图画、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在充分朗读和看图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在学文的过程中学会表达的顺序。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和图画所表达的情感。
    3、认识课文中“穗”等8个生字。
    4、初步感受作者的写作顺序,让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学会观察、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了解课文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之后,生:齐读课题,问:“读过这个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带上你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小结:课文描写的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向大家展示了三个妇女在麦地里捡拾麦穗的情景。
        3、“逼真”是什么意思?米勒为什么会把这样一个情景描绘得如此“逼真”?

        过渡:相信大家读过课后的背景材料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读背景材料,理解课文
         1、自由朗读背景材料;交流读后的收获。
         小结:正是由于米勒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对农民充满着同情,才能把拾穗的场景展示给我们,从哪里看得出这幅画画得逼真呢?(出示米勒的《拾穗》)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这幅画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看图的?看了图画你想到些什么?
         过渡:作者看到这幅图画时,是怎样描写的呢?请同学们再去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内容是可以在图画上看到的?一边读一边画下来。
      (四)再读课文、品味感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
         2、小组交流自己画出来的句子。
         3、请同学汇报自己画出来的句子。
         4、让学生对照图画,再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5、作者的哪一些描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第二自然段的外貌和动作描写,如:后背、肩膀、套袖;动作:攥、弯腰、捡拾;

      第三自然段的动作描写,如:欠、攥、搜寻;

      第四自然段的神态描写。
     6、体会画面所表达的一种情感。让学生交流看到这样的画面,作者想到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7、有感情地朗读。
     8、看图画复述课文。
     9、初步感知课文描写的顺序。(远――近――远)
    10、朗读课文6、7自然段。谈一谈读后的收获。
   (五)总结课文、感情升华
     我们一起欣赏了《拾穗》,领略了米勒画中的收获,请问在今天的课堂上你又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课堂练习:

      书写生字

作业设计:

        写作背景中提到了米勒的另外两幅作品,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图画,把画中的内容变成文字。

课后反思 :
       这篇文章是指导学生看图做文的典范,因此作业设计是让学生搜集米勒的另外两幅画,并认真观察、进行文字创作,这既培养了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1 06: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