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作反思 教育有“心”更要有“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01:0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有大小两种。小的一种是学校所提供的;大的一种,即具有最后的影响力的教育,是各种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特别是家庭和周围环境的条件。”这句话就明确指出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即生活的过程,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引导学生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同时,执教者应主动联系家长,谋求共同意志的教育立场。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标准三位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工作者要在课堂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体验过程,掌握方法,升华情感及品味价值。

正确看待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新课程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取知识,而不是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教育工作者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现代教育理论代表人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所以,教育要求学校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相结合,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经验,不断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01:04:35 | 只看该作者
   活到老,学到老



古希腊和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珍宝,那就是知识;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罪恶,那就是无知。”知识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吗?知识是对显示的准确表征吗?实质上,只是时动态性的,是随着人类几步而不断改正并随之出现的新的解释和假设。科技在不断发展,知识也在随之更新,要想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从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提高。要想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具备理论、能力、研究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活到老,学到老。”就告诉我们应将学习伴随我们整个生活历程。学习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与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学无止境,让我们为了提高和完善自己,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为了实现教育强国梦想而努力学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01:04:45 | 只看该作者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一位伟大的教育学家曾说过:“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教师想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新课程倡导全面发展,交往互动,开放生成的教学观。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的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学成功的保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处于成长的过程中,是发展中的人,可塑性强,潜力大,对学生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已静态,更不能以眼前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灵性,并加以培植。

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成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8: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