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总结 一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和教学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08:5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一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

1、一年级学生一般为6---7岁,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一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一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策略

●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

★教过一年级的老师一定还记得,有些同学在课的后半段要么发呆,要么玩橡皮、铅笔,要么乱动、坐不住,即使自己想认真听课,但管不住自己。也就是说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整堂课上都能认真的听老师讲,能维持的时间大约是在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所以如何利用好学生这些有效听课时间,就需要教师更智慧的去分析和琢磨教材,创设教学情境,合理的安排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好重难点出现的时机等。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一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且掌握了一些概念,能够初步进行判断和推理,但思维水平总的来说仍是非常低的,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表现在:

(1) 思维过程往往依靠具体的表象,不易理解较抽象的经验。记得一位老师曾在教学完《9加几》后和我交流自己的苦恼,说凑十的过程讲了很多遍了,并问学生,明白了吗,学生当时都大声回应他说明白了,但解决同类问题时仍然不灵活,这是为什么?通过交流我才知道,他觉得这个知识点很简单,当时又忘记布置学生带学具了,所以操作环节省去了,孩子们没有了具体表象的支撑,单靠老师的讲解,是很难完成对知识的建构的。

(2) 思维还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模仿性,独立而灵活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差。

(3) 不善于使自己的思维活动服从于一定的目的任务,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被一些不相干的事物所吸引,以致离开原有的目的任务。大家回忆有没有这样的事情:老师让在指定的格子里画十个圈,有些儿童被画圈活动本身吸引,而忘记我们最关注的十个的问题,所以教师应积极培养儿童按照一定目的任务来进行思维的能力,不断提醒儿童,及时给予帮助,并加以检查和评价。因为按照一定的任务有意识地进行思维活动的能力,是提高儿童学习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好奇多问,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兴趣。

★还记得这样的场景,课间总会有很多孩子围绕在一年级老师的身旁,问这问那,说着说那,很温暖,也很幸福。在这里我也提醒即将成为一年级老师的大家,不要因为自己刚上完课有些累而冷落他们,也不要因为他们的问题幼稚而笑而不答,因为他们是怀揣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步入的小学校门,我们有责任延续这份美好。另外,利用孩子们好问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及提出合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因为我们都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表现欲强

一年级的小学生参与的热情特别高,回答问题非常积极,有的把手举得很高,有的站起来抢着回答,还有的为了回答问题急得嗷嗷叫,我们老师要注意在规范孩子一些习惯的同时,呵护孩子们的这种表现欲,因为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很有益的。往往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就会变的更加理性。这让我想到在平时的管理及教学中,我们要多给学生展示、锻炼的机会,例如让他们当小老师等。

●好胜心强

★一年级的孩子好胜心强,所以教学时适当开展竞赛活动符合儿童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

●感知觉发展不够充分

一年级小学生,不但要学会拿铅笔写字,还要学会使用尺子,学会用橡皮等等。这些动作不熟练时,儿童显得特别笨拙和费劲。他们虽然能够进行有目的感知觉或观察,但他们知觉也还有一定程度的混淆性、笼统性和无意性。儿童知觉的混淆性突出表现为空间方位知觉不精确,对于一些相近的图形、文字或数字,容易颠倒或认错,如写数字6时,应该是从上往下然后往右写,但有的学生往往向左写等。

★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儿童的书写动作,开始时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疲劳和失去兴趣。

●崇拜老师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的印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所以,一年级的老师要用好这一点,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如同学们帮助了我们,我们真诚的说声“谢谢”等等这些文明用语,给孩子以示范;另外,为了教育学生书写要认真,我们板书时要一笔一划,干净、整齐。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所以我们老师还要公正地、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面对一年级孩子,教学中不得不注意做好的几点:

1、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往往从小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终生。

方法一: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方法二:多媒体(图片)等直观手段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方法三: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

但要注意:

一是操作方法要恰当,操作过程要有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渡过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所以我们安排的操作活动要经过精心设计,使之合乎逻辑联系,切勿随心所欲、信手拈来。

二是注意发挥语言功能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在实践操作中,动作和动作之间,直观材料和直观材料之间,动作与直观材料之间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而这些联系,用动作或直观材料都是无法表示的,这就需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揭示这些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前后连贯的合乎一定逻辑联系的思路。

方法四:开展学习竞赛

现代生理学和医学研究认为,当前人脑的功能只有10%左右被利用了,还有90%的潜力有待发挥。通过竞争可以引起大脑某些部位紧张,使处于“休息”状 态的部位进入工作状态。例如:口算竞赛,我常常以“开火车”、“接龙比赛”、等方式进行。

2、养成几种基本的学习习惯:

第一是学会倾听的习惯。

养成课上认真听讲的习惯,要专心、精神集中(注意教师的眼睛、黑板、课本)。还有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不能东张西望,要让孩子能够坐得住。如果坐不住,听课的效率会大打折扣。能听懂老师的每一句话,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第二是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不懂就问。要求孩子读书、听讲、读书时要善于动脑思考,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对于书中的知识和道理,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

第三敢于提问的习惯。

在学习中,还要善于发现疑问,决不走马观花,粗心大意,不求甚解。有不懂的问题要敢于提问,有新的看法能够提出。

第四认真书写的习惯。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手距笔一寸,眼距书一尺,胸距桌子一拳)。写字要专心、认真,作业要清楚、整齐,独立完成,不马虎。

第五与人合作的习惯。

现在无论我们干什么工作,都离不开与人合作。学习也是一样,从小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非常重要。

第六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

当天作业当天完成,不拖延。放学后,稍做休息马上写作业,后出去玩。在动笔之前先复习,想一想老师今天讲了哪些新课,要求掌握哪些内容,然后开始写作业。不要在学习时开小差。一会干这个,一会干那个。

第六自查自改的习惯。做完作业自己检查正误;对老师改出来的错题、错字、错句,要认真改正。

3、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要在“细、实、活”上下功夫,力求收到较好的成效。

  (一)起点要低

   一年级的学生小教育不可太心急,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低起点,并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不断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二)要求要细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实。要使学生听了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

  (三)训练要严

    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而且训练要严,要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概。虽然刚开始是要花很多时间,但经过强化教育,行为要求会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检查要勤

    小学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现循环反复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检查是督促学生长久做好一件事情的良方。平时要对提出的要求勤检查。

  (五)评价要快

    每个人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人们怎样的评价,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在训练、检查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典型情况,好的、进步的要及时表扬。表扬的方式很多,一个赞许的微笑、一次亲切的抚摸、一句由衷的赞扬、送一颗小星星等等。不好的,退步的更要及时提醒。

    (六)示范要多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而教育学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示范。

   (七)帮助要实

    学生是一个个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习惯方面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些习惯不好的学生,要寻找原因,多加帮助。教师要通过耐心教育,父母的行为指点,同学的榜样熏陶培养,想方设法,使其上进。

   (八)联系要密切

    学生好习惯的培养,只是学校注重而家长不配合,是很难取得实效的。而家长有的因为没有比较,对学生的习惯的现状不能正确的认识,因此,教师要及时的与家长联系,反映学生在习惯上培养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不足等等。这样,有的放矢,双管齐下的注重培养,必将比任其自由发展效果要显著得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20: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