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01:2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学目标

  《创新改变生活》这一框题,引导学生感受创新带来的美好,理解创新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

  能力目标: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

  知识目标:全面认识创新的重要性;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的内容。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本框题从感性认识出发,以“运用你的经验”入手,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看到生活处处有创新,再逐步发展到理性认识,从国家的发展来谈创新的价值及重要性。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意义。

  三、学情分析

  “创新”已经成为了时代热词,学生一提到创新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国家层面的创新举措及事例,对于创新改变生活有感性认识。但对于创新是无处不在的,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还存在着困惑。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对创新的重要性有了初步了解,但从理性上对创新对国家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还缺少全局性认识。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感受创新给生活方方面面带来的变化,同时关注学生自身的创新故事,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应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通过学生活动,明确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设计过程

  引入:通过头脑风暴活动开启新课,引发学生兴趣。创新一词学生较为熟悉,引导学生关注创新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生活处处有创新。

  环节一:生活中感受创新

  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取典型创新事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感性认识创新,为创新下定义。从学生的感性认知中归纳出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环节二:体会创新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分享身边的、自己的创新故事,体会创新带给我们的感受,从而进一步感受创新是来源于生活的。通过学生的实际感受南关总结提炼创新对个人的重要作用。

  结合教材16页探究与分享,选取互联网改变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体会创新的重要作用,从而总结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环节三:感悟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良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三次技术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结合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探究创新的重要作用。

  选取李约瑟难题引发学生对于创新必要性的思考,通过查找资料、小组合作、分享交流的形式锻炼学生的独立、辩证、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对于国家层面的必要性进行理性认识。

  结合学生的小组分享,通过各国对于创新的政策和资金投入的数据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到当前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关注李约瑟难题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由学生分享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加强创新能力,通过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视频,启发学生意识到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发展形势所迫。

  从我国现阶段的成就再看面临的挑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坚持进行创新,梳理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通过深圳改革创新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同时与本单元第一课形成呼应。

  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从是什么、为什么的角度对创新进行全面理解和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是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作为总结提升。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五、教学特色

  本节课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核心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本课注重贴近学生生活,立足学情,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能力,引发学生思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8 20: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