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7.4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13:2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材第83~85页)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2. 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整理比和比例、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等知识。
难点:正、反比例的概念、判断及应用。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回答后,揭示课题。


1. 比和比例。
师:先举例说说什么是比?
生: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如男生25人,女生5人,则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5:5=5:1;意思也可以说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倍。
师:什么是比例?
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师: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你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能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吗?(课件出示下面表格)
学生尝试完成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比        比例
意 义        表示两个数相除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各部分名称        比号前面的数是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是比的后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用比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生: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就是比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师:比与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试着填写下表,再说一说它们的区别。(课件出示下面表格)
学生进行填表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联系        例子
        各部分名称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5÷8=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5:8=
  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生: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又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除法是一种运算,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相除关系。
3. 基本性质。
师:你能说说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呢?商不变的规律呢?
生1: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生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值不变”。
生3:商不变的规律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实质是一样的。
师:你能完成下面的等式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整理与反思”的等式)
生:a:b==a÷b(b≠0)
4. 正比例和反比例。
师:你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请举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先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跟大家说说?
学生可能会说:
·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最关键的是根据数量关系式,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如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关系。
·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最关键的是根据数量关系式,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如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就成正比例关系。
……
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这部分知识,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动脑的方式来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样做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不同的人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正比例和反比例




A类
判断并说明理由:妹妹与哥哥的身高比是1:150。(  )


(考查知识点:比和比例;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B类
根据圆的对称性,写出下图(左边)中阴影部分与空白部分的比并求比值。


(考查知识点:比和比例;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 理由:1m=100cm 100:150=2:3 所以妹妹与哥哥的身高比是2:3。
B类:
1:1=1
教材习题
教材第83~85页“练习与实践”
1. (1)23:24 24:47 (2)48:1 1:48 (3)1:25 24:25 (4) 
2. (1)①3.9:2.7 ②2.6:0.8 ③1.7:1.7 ④1.3:0.9
(2)估计略 3.9:2.7=1.3:0.9
3. x=2.5 x=7 x=0.2
4. (1)我国耕地的大部分在东部地区;林地大部分在东部地区。
(2)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耕地面积的比是93:7。
(3)从表中还能获得的信息有很多,例如:还可以知道我国草地大部分在西部地区。
还能提出的问题不唯一,例如:难利用的土地大部分在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
5. (1)20:40=1:2
(2)1+2=3 绿色:15×=5(平方米) 白色:15×=10(平方米)
6. 到市民广场:600×3=1800(m) 到少年宫:600×4=2400(m)
到体育场:600×3=1800(m) 到火车站:600×6=3600(m)
7. (1)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成正比例。因为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比的前项÷比的后项=0.05(一定),也就是比值一定,所以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成正比例关系。
(2)小麦质量和磨面粉质量成正比例。因为小麦质量和磨面粉质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磨面粉质量÷小麦质量=出粉率(一定),也就是比值一定,所以小麦质量和磨面粉质量成正比例关系。
(3)三角形的底和三角形的高成反比例。因为三角形的底和三角形的高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2(一定),也就是乘积一定,所以三角形的底和三角形的高成反比例关系。
(4)圆的半径和圆的面积不成比例。因为它们既不是比值一定也不是乘积一定,所以圆的半径和圆的面积不成比例关系。
8. (1)成反比例 (2)成正比例 (3)成正比例 (4)不成比例 (5)成反比例
9. (1)这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和耗油量成正比例。因为行驶的路程和耗油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耗油量÷行驶的路程=每千米的耗油量(一定),也就是比值一定,所以这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和耗油量成正比例关系。
(2)根据图像判断,行驶75千米耗油6升。
(3)


10. (1)最后一杯纯酒精与蒸馏水体积的比和其他几杯不一样。


(2)纯酒精与蒸馏水体积的比是5:2,纯酒精与酒精溶液的比是5:7。
(3)其他几杯酒精溶液中纯酒精与酒精溶液体积的比是3: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1 21: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