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2019学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1 20:5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在前面的话:

一生有多长,也不过三万天;永远有多远,回头看看已走过一半。开学了,继续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好新学期的生活。去校园,不去错过动心的人和事,不去错过新的风景一一虽然知道我们还会继续苦点,继续傻点,继续穷点,继续亏点,继续累点……但我们还是继续要求自己做得不平庸,因为我们继续崇尚在自信和健康下,勤奋工作,不虚此生。 继续和老师们一起快乐教学,继续爱岗敬业。做得忠诚,无愧于心。

想到2016-2017学年的《以新发展理念引领x区教育发展的新常态》题目,两个学年过去了,我们在提高教育质量,崇尚创新发展,加强管理机制,建设教育内外新环境上都取得了了实质性突破。这个学年,我把七个重点句子当做七色拿出来,阐述我对新学年办学的新思考。它是方向,是舵手,它将引领着一群能舍得、能受累、能融入、能开拓,砥砺前行的x区教育的践行者们——

※集中打造干部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机制

※整合资源办小城镇大民生的x区幼儿教育

※让“精准教育源计划”的思想落地每一所校园

※实施并完成“五步走”x区教育战略布局

※建立呈三足鼎立之健康竞争态势的三学区中学校长责任制

※创文在校园之规范外在三好内在三立处处三精的校园文明

※重塑“朴素、蓬勃、坚守、顽强、奉献”的教育党支部的xx精神

一、集中打造干部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机制

1、教研活动集中学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成长》12册(方案、活动、测试、成果奖励)

2、新教师上岗培训(试讲、过关课、业务学习、听课记录、教案)

3、临教人员面试多学科模拟课堂

4、教师教学技能(说课、演讲、才艺、作文、问题答辩等)

5、跟踪课堂

6、小组合作学习

二、 整合资源办小城镇大民生的x区幼儿教育

1、本学期内,建成xx小学附属幼儿园

2、学期末,启动xx镇中心园半托化建设

3、下学期,xx幼儿园半托化规划可行性研讨

4、加大婷婷园长出外学习培训机会

5、幼儿园教师技能培训及技能大赛

三、让“精准教育源计划”的思想落地每一所校园

1、“精准教育源计划’一年成果汇报会

2、精准教育工作室成员第二次全体会议。

3、各校精准教育思想落实工作交流

4、“精准教育源计划“各年级习惯养成现场会

5、精准教育工作室课题申报

四、实施并完成“五步走”x区教育战略布局

第一步:将xx中学撤并到xx中学

第二步:将xx中心校附属幼儿园合并。

第三步:xx小学幼儿园并入xx幼儿园。

第四步:xx学校初中部撤并到xx学校

第五步:xx学校小学部撤并到xx小学

五、 建立呈三足鼎立之健康竞争态势的三学区中学校长责任制

1、三学区建设。xx中学为中心的xx学区,辖xx中心校、xx中心校和xx中心校;xx中学为中心的xx学区,辖xx中心校、xx中心校和xx中心校;xx中学为中心的xx学区,辖东xx中心校和xx中心校。

2、学区中学校长责任制。学区可以独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为一体的联合教科研活动,中学校长领导下的学区教学机制。

3、学区之间体育文化竞争交流综合排名。

六、创文在校园之规范外在三好内在三立处处三精的校园文明

1、重提三个三(三好、三立、三精)校园文化建设

2、创文在校园“我校xxx主题活动“

3、创文有我,在我小组、在我班、在我家、在我村学生公益活动

4、教师志愿者活动

七、重塑“朴素、蓬勃、坚守、顽强、奉献”的教育党支部的“xx精神”

1、第一次2018-2019学年党总支会

2、“xx精神“各校优秀教师党员代表国庆表彰

3、“xx精神“干部、教师演讲、书画、征文比赛

4、党建在校园我校一场教育生活会交流汇报

新学期,给我们自己掌声,走有温暖伴行的教育路,给彼此灵魂的填充,让一份共同的拥有更从容。不累了,不倦了,都笑了,做一群心揣志向并相互激励,能一直沉下心来努力做好本职的人一一

1、沉下心来,去做好一件事:x区教育

2、用意志和时机,去努力付出:教育承担

3、不遗余力去争取,常有目标做成事:继续

4、肯的去奋斗,云开见月明:进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4 20: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