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09:2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指导思想

2018年是催人奋进的一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校建校40周年。学校德育工作要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积极创设“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抓常规管理,加强班风学风建设,继续深入推进“五必须、五不准”的落实,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营造学校德育工作精致、精细、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思路及重点

1.进一步推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建设,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在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会上,我提出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时时处处皆育人的思想”,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四线”育人队伍的整体功能,即建立以校行政-学生处-年级组-班主任为主体的“常规教育主线”,作为德育常规管理的主力军,保证日常规范教育的有序开展;建立以校行政-教导处、科研处-教研组-任课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渗透德育主线”,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之中;建立以学校党总支-校团委-班委、团支部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主线”,发挥学生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建立以校行政-总务、后勤-食堂管理中心、宿舍管理中心、安保中心-临时聘用员工为主体的“服务育人主线”。

从效果来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初步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时时处处皆育人的思想”得到大家的认同。特别是以校行政-学生处-年级组-班主任为主体的“常规教育主线”,作为德育常规管理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校园内仍然会见到男女生不文明交往现象,校园中、课堂内、宿舍中仍然有个别学生携带手机。本学期要进一步完善全员育人的制度建设,如刚刚樊主任讲的教师手机管理制度、以及马上要出台的民族专项生、农村专项生导师管理制度等,进一步补充完善生活老师、门卫等考核奖惩制度中关于全员育人的条款和相关奖惩细则,从而使得“全员育人、全程育人”落到实处,尽快形成全校教职工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2. 进一步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毫无疑问,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社会与学校“三位一体”教育,这早已是每一位教育人的共识。通过上学期的努力,家校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每一次大型活动都邀请家长参加,农科基地有家长的指导,科技文化艺术节有家长参与,成人礼有家长的陪伴,军训及入学教育有家长的野外生存知识讲座,家长学校培训教材拟定了大纲,教材正在紧张编撰当中,在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家校合作方面有了一定突破。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家长学校的形式不够多样,仍然拘泥于传统的家长会形式,专项的、针对性更强的家长学校没有得到落实;“家长大讲堂”活动开展仅仅做了一次尝试,虽然效果很好,但“家长大讲堂”体制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本学期要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规范来落实工作。

3.统一思想,提高站位,继续狠抓常规管理,继续深入推进“五必须、五不准”的落实,推动德育工作精细化,提高德育工作执行力。

五不准:

(1)不准对师长不尊重不礼貌

(2)不准携带手机

(3)不准吸烟、喝酒

(4)男女生正常交往不准谈恋爱

(5)不准打架斗殴

五必须:

(1)必须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早退、无故旷课)

(2)必须携带校园卡

(3)必须着全套校服

(4)离校必须请假

(5)仪容仪表必须规范(不染发烫发、男生不留长发剃光头,女生不留披肩发、不佩戴除手表之外的任何饰品)

上学期,通过制定并推行“常规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学生管理“五必须、五不准”等常规要求得以细化落实。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刚才讲的校园内仍然会见到男女生不文明交往现象,校园中、课堂内、宿舍中仍然有个别学生携带手机,部分学生仍有迟到现象,仍然有个别学生打架斗殴。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全体教职工深入贯彻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时时处处皆育人的思想”,有赖于各个部门、全体教师,特别是年级组、班主任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推动学生管理精细化,提高德育工作执行力。比如,请销假制度,全体教师要从为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角度去理解并严格执行这一制度,生活老师、门卫、保安要严格执行,不带走读卡、请假条不规范等都不允许学生出门,确保最后一道安全防线的牢固。学校出台的其他制度也是一样,但凡有制度的出台都有背后深刻的根源。比如关于校内特别是生活区内车辆管理制度、学生吸烟的处罚等,全体教职工都应当统一思想,提高站位。

4. 进一步完善教学区与生活区、班主任与生活老师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

过去的一学期初步建立了教学区和生活区、班主任与生活老师联动的体制机制,沟通顺畅、积极配合,形成了德育工作共育局面,充分发挥了教学区与生活区、班主任与生活老师育人的合力作用。

本学期在教学区与生活区、班主任与生活老师联动方面要继续完善以下工作:

(1)进一步完善班主任与生活老师经常性协调、沟通的机制。班主任每周至少1次到学生宿舍或者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与生活老师联系沟通。生活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要及时联系班主任,寻求班主任的支持。

(2)进一步完善班主任与生活老师联席座谈会制度。在开学初班主任研讨会上,每个年级生活老师、楼长都积极参加,效果良好。今后要提高联席座谈会的数量,确保协调顺畅、形成精细化程度高、执行力强的德育工作共育局面。

5. 继续推动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

我校学生社团近60个,参加社团的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从社团数量、类别和参与人数看,呈现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社团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制度不规范、不统一,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比较缓慢,学生社团发展不平衡,高层次、高品位的精品社团不多。

针对这些问题:一是推动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真正把有条件的社团活动上升为课程,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从而保证社团活动的正常、有序、有效开展。二是全体教职工统一认识,提高执行力。社团活动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既然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部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一位指导教师、班主任、年级主任等都应该在推进精细化,提高执行力上下功夫,真正把我校社团工作的品牌打响,使之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特色品牌,成为新高考改革的一块试验田。

6. 逐步探索建立班主任培训的体制机制。

(1)为什么需要培训

一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家长、学生权利意识不断觉醒。二是适应教育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需要。我们班主任有着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但教育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仅凭我们的经验是否可行?

(2)怎样培训

主要是两条:一是引进来。引进教育发达地区的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二是走出去。要逐步建立学校在教育发达地区的班主任培训基地和合作学校,让更多的班主任走出去,亲自体验教育发达地区的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育人水平。

7. 尽快探索建立民族专项生、农村专项生管理、帮助的体制机制。

为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完成省市两级教育精准扶贫任务,我校今年在甘南民族地区和58个贫困县招收了33名专项生,这些孩子远离父母,民族构成复杂,有藏族、回族、东乡族、土家族等民族的同学,这些孩子生活习惯不同,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他们的到来,无疑增加了学校各个部门和老师们的管理难度。但是,全校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真正带着感情去对待这些孩子,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确保他们安全、愉快地学习生活,在此基础上学习成绩不断进步。因此要尽快建立如下配套管理制度:一是宿舍管理中心要制定民族专项生、农村专项生专门的宿舍管理和服务的制度,特别是在生活上、心理上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二是食堂管理中心要制定符合他们民族特点、饮食习惯的食堂管理制度,特别是周六、周天要确保供餐及时,并不断提高质量;三是学生处要建立并完善党员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领导班子成员针对专项生的导师关怀制度,给予他们学习、生活、心理及生涯规划等方面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由于水平有限,我的德育工作要点更多的是对上学期工作的细化、实化。讲的不到的地方望大家批评指正,不吝赐教,我定虚心接受,谢谢大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4 13: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