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随笔 《全球通史》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1 21:4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想在重读一遍《全球通史》,作者是斯塔夫利阿诺斯,一直没有时间和机会,其实也是自己太懒,总给自己找借口。今年暑假九年级历史换教材,我认认真真看了看叫教材,发现九年级世界史教材变了很多,有很多新加的内容,要想给学生讲解透彻,自己就要有深入的理解。这让我又有了重读《全球通史》的想法。这次说读就读,我有认认真真把《全球通史》读了一遍。
本书块头比较大,分上下两册,上册为1500年前的人类历史,下册为1500以后的人类历史,两册共110多万字。以前看这本书是为了考研,这次看书就是为了了解作者写书的意图,看书的目的不同看书的收获也就不同。
以前也读过一些世界史方面的书,但大多是有地区或时间局限的历史,而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声称要“站在月球上来审视人类史“,用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已知的历史,这次看书感触跟多。
关于全书的大致内容,我觉得没有比推荐序里更好的概括了:“这里有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嬗变,有帝国的更迭,宗教的扩散;有对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运的宏观思考,也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辨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级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史上诸多灾难的渊源——社会的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变革——的忧虑与警示,不同于那种把自己的观点和观念强加给读者的历史学作品,这本书平心静气,娓娓道来,没有教育人的口吻,却把读者引入到了一种求索的境界,让你不由自主地手不释卷。”
以下是个人感悟非常深的几点。
1. 社会灾难根源的探讨
“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一直是人类许多灾难的根源“是作者整贯穿全书的观点,与之异曲同工的还有我们常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上层建筑不适应于经济基础时,如果不适时调整,就会趋向于以革命暴力的方式强制实现两者的适应。不过作者的观点的表述更深刻,直指两者的不匹配是人类灾难的根源,这也解释了从1500年到现在的500多年时间里,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狂飙突进的同时,也伴随着一战、二战这样灾难性的冲突。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人类文明的历史浓度近500年达到了最高。
2.蛮族入侵对各文明中心的影响
作者认为,“蛮族入侵的毁灭性冲击是形成西方这种独特性的原因所在,它埋葬了古典文明,让新观念和新制度得以生根”,从这个角度审视西方近代以来取得的优势,让人耳目一新。蛮族入侵一直是各文明帝国的噩梦,这里的蛮族泛指蒙古人、突厥人、日耳曼人等,两者此消彼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断斗争、不断融合,不同程度上塑造了帝国文明的气质。准确来说,帝国后期生产力水平停滞,官僚机构急剧膨胀,边际收益下降,这种情况下不是国内起义成功就是蛮族入侵成功以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然而在古典文明向中世纪文明过渡的过程中,欧亚大陆上其他地区的文明,或是免遭侵略(如印度南方和中国南方),或是击退了入侵者(如拜占廷和波斯),或是遭受侵略但却幸存下来(如中国北方和印度北方)。唯独在西方,古典文明消散殆尽,无法复原。但正因如此,新生后的西欧文化没有以前的桎梏,反而能轻装上阵,并在中世纪发展出了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新的观念,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从较长的时间尺度来看,毛泽东曾说的“天下大乱才有天下大治”也有几分道理。
3. 有关中国文明的描述
作者对中国文明的描述没有太多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可能作为中国人,对本国的历史了解比较多。不过作者提到:“中国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这一点可以从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唯一的在所有历史阶段都未产生过祭司阶级的伟大文明这一事实中看出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文明,新颖而深刻。作者认为,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另一方面各时期之间文化和政治上有着惊人的统一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文明非常早熟。中国在秦朝时就实现了文字的统一,而印度文明的文字统一则是英国人入侵后才逐渐开始的,这也部分解释了印度的历史以分裂为主,而中国则以统一为主。同时较早的科举制的实施又加强了社会的现世主义,使社会结构越来越趋向于稳定。在生产技术没有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后续许多王朝的兴亡交替都大都沿袭着一个特定的模式。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但也正因厚重的文化链条让中国在近代失去了斗志。“源远流长”有时也会变成路径依赖。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同一本书读的时间不同,读的环境不同,那么体会也就不同。以后还是要多读书,反复看,让自己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和体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16: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