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美寻真 相伴成长——金水区种子教师福州之行学习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20:5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月,福州,教育学院第一附属小学——这是一场美丽的遇见。

雨后的阳光澄澈而透明,孩子们的笑脸纯净而灿烂,42个“种子们”在教研员李伟锋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榕城福州,开启一段美妙的探美寻真之旅。

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孜孜以求的课堂追寻

(一)语用教学,学思相伴而行

“语言和内容并不像硬币的两面,而像玻璃的两面,互相参照,互相渗透。”

语言内容皆重要——不言而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有这样的意识——内容理解和语言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两面,不可偏颇。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也会主动向此靠拢。例如我们常说的“一课一练”、“一课一得”等,都是老师对语言训练的关注和自觉。

发现文本个性——重要途径。发现文本个性,将为我们的语言训练指引方向,开辟路径。难的是我们该如何真实、客观、恰当地去审视教材中的文本材料,如何做到“刚刚好”。经验缺乏的老师缺的可能是“慧眼”,反复搜寻却无所发现;而经验丰富的教师又往往会陷入“过犹不及”的境地,如刘教授所言,当我们认为什么都是重点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没有重点。文本个性的发掘,离不开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式,也离不开丰富的情感体验。

何以自然交融——思考方向。如何将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训练有机结合,于无声之处达到自然交融,是难点,也是需要不断思考的方向——备课目标清晰化,对学情的把握,教师课堂的驾驭能力等,都是需要思考的方面。

(二)真善美,发现课堂中的桃花源

追随着林珊名师工作室的培训脚步,我们走近了散文教学的天地。展示教师的语文课都能做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尝试着给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添加标点,聚焦的都是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也都是对实际学情的真实把握;扎实有效的语言使用训练,通过词语替换、对比阅读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依据具体语言环境进行读说、读写的针对性练习等,处处是学问,点滴见智慧。授课老师深厚的个人素养也让人印象深刻,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准确把握,课前导入的巧妙设计、生动有趣,课中气氛的调动等,可见授课教师的丰富经验和教育机智。

自从3月份在沙口路小学的相遇,林珊校长的温婉美丽、学识渊博就给“种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月相约福州,林珊校长为我们带来了《爱如茉莉》一课,这是真实的语文课堂,更是一场真善美的邂逅。林校长从课前的学科特色交流活动到预习检查的导入,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文本品读再到训练语言使用的读写练习,教学设计精巧,课堂实施层次清晰,师生互动平等自由,教师用心在教,学生主动在学,林校长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真实朴素、高效动人的语文课。忘不了的是林校长在课堂上的娓娓道来,导入、点拨、评价,字字入理,句句入心,如春风拂面;忘不了的是林校长对学生的鼓励,说不好尝试着说,老师给予每个孩子充分的信任;忘不了的更是林校长与课堂的完美交融、与学生的零距离交流,与其说是课堂,不如说是对话和心与心的碰撞,老师所追寻的真、善、美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静静流淌。

二、深入浅出,如痴如醉——旁征博引的专题培训

文本解读需有直面文本、以多重身份进入的信心和勇气。如刘教授所言,“素读”的心态、“语文”的眼光、“这一个”的标尺、“语用”的观点缺一不可。而曾经的不自信,一说讲课先翻教参、一说比赛先找名师实录的日子需舍弃,不尝试永远也无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文本解读离不开深厚的学科知识和积淀——阅读、思考、表达。就如同余文森教授在专著中对学生基本素养的描述,就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升依然受用。文本解读少不了方法的专业引领,如何在解读中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行走在语言文字间发现其中的奥秘,开掘文本的内在意蕴,有章可循方可准确、清晰。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林富明教授培训主题“以美启真,以美储善”谈起,概述了自己对于真、善、美价值追求在语文教学中表现的认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小学语文的不同学段)的目标指向性问题。并在课堂的实操部分给予老师们深刻的思考——教师在备课时,要有单元意识,只有将一篇课文置于完整的单元中去审视,才可最大限度地“瞻前顾后”,挖掘出文本的准确价值;在教学时间一定的情况下,课堂是为学还是为教?这是课堂的本质,但还有不少时候,我们教师都做了“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依据学习目标,设计不同形式读的训练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每一次读都“有的放矢”;教学中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慎之又慎,因为语文恰恰是培养学生把抽象的符号转化成生动场景的能力……林教授说他是课堂的“旁观者”,这话一点不假——他所提出的看法和建议,清楚地厘清了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也明确了自己改变和努力的方向。

三、他山之石,可以琢玉——动人心弦的人格魅力

孙绍振教授发花白却精神矍铄,内容深刻却于谈笑间让听者豁然开朗。情和理的关系、情和感的关系、情和文本的关系,孙教授旁征博引,诙谐幽默,有那么一瞬间,真的觉得自己回到了大学时《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学》的课堂。孙教授带领了“种子们”徜徉在文学的世界中,大家轶事、名家名篇脱口而出。临行前,对于孙邵振教授的讲座就满心期待,真的面对了面,更添几分惊喜。那曾经是自己在书上看到的名字,如今他就真真地站到了自己的眼前,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八十岁的高龄,三个小时的讲座,掌声无数次想起,所有老师们听得意犹未尽,在孙教授身上,真的看到了大家的风范。

林富明讲授的培训,让我感受到了学问之人的“真”。林教授发现真问题,敢于说真话,关注真课堂,给予老师们的都是真建议。忽然觉得,这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更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导师。话语朴素,揭示的问题却一针见血,让听者直面困惑、豁然开朗。

在五天的学习过程中,总有一个身影出现在课堂、汇报、交流的每一个环节中,静静的,不言不语——他就是林珊校长的师傅林学舜老先生。林先生说,他在一附小工作五十余载,林校长是他的得意门生,每每说到这些,他就像一个天真的孩童,向周围人炫耀着自己最珍爱的宝贝。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没有不被老先生所打动。不管是课堂观摩还是专家汇报,老先生总是拿着一个本子不停记录,看得清的是他手上斑驳的皱纹,看得清的更是本子上一笔一画,几天下来,满满一本的笔记让我们这些晚辈们,心生敬畏。

教师,是专业技术人才,干的是教书育人的良心活儿,孙绍振教授的严谨认真、博学强识,林富明教授的大胆真言、深情流露,林学舜老先生的孜孜不倦、学无止境,在五月万物复苏的榕城福州,他们为“种子们”上了最有意义的一课,是我们永远的老师。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在此次前往福州学习的过程中,也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金水小语人的团结协作和不懈进取,伙伴们亦是我的老师。课堂上,轻轻一撇,总能看到老师们专注的眼神;交流讨论环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谈自己的思考;美篇制作环节,群策群力,彰显团队的力量,力争做到最好。

这是一次探美寻真之旅——美在真实,美在孜孜以求,美在学无止境。路还是那条路,花还是那朵花,特别之处在于,找到自己。对于品读文本、课堂教学受用,对于个人成长而言,依然受用。

不忘初心,且思且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5 17: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