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的辩证法就是这样,一方面它也许对你很苛刻,另一方面它又非常慷慨地给了你很多的东西。
2001年6月底,中招考试过后。结束了艰难而又漫长的中学生活,开始了我的假期生活,与其说是假期还不如说是“离校”。如果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或许只能待在家里。其实,我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过着悠闲生活,而是煎熬的等待着中招成绩的公布。有些天我几乎每天都往学校了跑,生怕错过了公布的时间。通过班主任老师得知,也可以用电话查询成绩,不过得等一段时间才能查询。
那个年头,村里有手机的人屈指可数,就连固定电话也不多。不过,我大伯家里装的有固定电话——家里是做生意的。平日里的生活,大伯和叔叔家没少帮助我们家,经常会在经济上接济我们。在他们眼里我是几个兄弟姐妹中最听话、最努力的孩子!越是这样我越是担心自己的成绩。
大概又过了两周左右的一天上午,村里一个要好的朋友告诉我,现在可以用电话查询成绩了,但是必须用准考证号。可考试过后准考证班主任都收走了,怎么办?朋友说:“走,我骑着自行车载着你找班主任拿。”我迫不及待的上了他的自行车,一路上我不停的催促他快一点。到了班主任杨老师那里已经是中午了,一进他们家院门正好看到杨老师在吃饭。我们向他表明了来意,杨老师说:“准考证在学校的教务处放着,不在我家啊。”他放下手中的碗筷,抿了一下嘴接着说:“你们要是这会儿去拿,那儿也不一定有人呀。”我们无奈的转身准备离开,杨老师突然开口说:“你们别急,我骑着摩托去替你们走一趟吧。这么热的天,你们的自行车没我的快。你们在这等我,我很快就回来。”说完,杨老师飞快骑着摩托车向学校走去……
拿回准考证,谢过了杨老师。我们两个又骑车回家了,感觉这次的时间比来的时间要短一些。来到电话旁,我用颤抖的手拿起话筒,一个个的按响了查询的号码。认真的倾听了自己的每个学科成绩,并用笔记录下来。当最后的总成绩458分播报出来时,我留下了激动而又高兴的泪水,顾不上擦掉眼角的泪水就跑出去告诉了外面的家人。我的老师和家人都认为,按照以往的分数线,我的这个分数考上理想的师范院校是没有问题的。接下来就是等待录报考志愿的录取结果……
八月份的天气是那么的燥热,下午3点多,我正在地里和父母一块儿给红薯翻秧。听到远处有人在喊父亲的名字,抬头一看是奶奶。我赶忙跑去问发生了什么事,奶奶说有父亲的一封信,而且是挂号信必须本人签收。此时,我突然想起报考志愿时让填了一个邮件地址和姓名(当时班主任提醒我们最好写父母的名字,因为我们一直在外上学怕邮寄录取通知书到村里,怕村里的人不熟悉我们的名字而收不到。)会不会是我的录取通知书?我和父亲急忙赶回了家,父亲签了字并拆开了信件。果然是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上面清晰的写着xx同学恭喜你被我校……我大声的念着上面的内容给家里的人听,奶奶乐得合不拢嘴。当看到另一张纸写的请携带5300元,到我校报道缴费……父亲脸上的表情严肃起来,这学费对于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的数目。
转眼间,快到交学费的时间。此时的钱凑了还不到2000块,父亲只好带着我四处找亲戚们借钱,亲戚家也并不富裕,可也竭尽全力帮助我们。几百几十的放一块儿,到最后还差2000块。父亲对我说:“小彬,我的能力就这么大,要不咱们不上吧?”我当时的心情很矛盾,如果此时放弃心里是多么不甘,而家里的状况让我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躺在床上一天没有吃饭,内心的痛苦无处诉说……晚上,在外做生意的大伯回来后,来到我们家询问了父亲学费的情况后。长叹了一口气,点了一支烟说:“钱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明天等我一天,不耽误后天的报道。”
那天,我们在家焦急的等了一天,直到晚上8点钟大伯才回来。大伯把钱反复数了好几遍后,递给给了父亲,一旁的我内心有说不出的感激,那份感激之情直到现在都没有忘怀。报道的当天我怀揣着“希望”辗转坐车2个多小时,来到了梦寐以求的XX师范学校——优秀小学教师的摇篮。我的内心无比的激动,当步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告诫自己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我的学业,将我的一生奉献给我的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唯有这样才能对的起无数帮助我度过各种“难关”的人。
人生的旅程中有顺境、也有困境或逆境。困境和逆境当然一点也不温馨,但它却是人生中最真实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宝贵的教育读本,它往往激起人拼搏、奋斗的勇气,使人加速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