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的乘法口决》教学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12: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拼二个图案用几副七巧板,是几个7?乘法口诀怎么编?

b、说出哪个算式可以表示拼4个图案所用七巧板的块数。

c、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为什么只能写出一道乘法口诀。

d、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摆几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

e、4×7=28     7×4=28   可用哪句口诀

师:小朋友,我们学习的都是几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师:7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大家一起把这些口诀读一读,你想读几遍就读几遍。

2、仔细观察乘法口诀的特点

3、探究记忆的方法

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是怎样记的?

生1:六七四十二最难记,我的方法是多读几遍就记住了。

师:如果六七不知得多少?怎么办?谁能想个办法?

    因为五七三十五,再加一个七是六个七,所以是四十二。

    因为七七四十九,再减一个七是六个七,所以是四十二。

    因为7+7+7+7+7+7=42,所以六七四十二。

    因为三七二十一,所以2个二十一是四十二。

师:还有难记的口诀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

4、熟记7的乘法口诀

同桌拍手背——四人小组抽背——开火车背——师生对

三、巩固拓展

师:小动物们玩完了七巧板,小熊提议到数字乐园里去玩一玩。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出示:

1、把口诀填完整。

四(  )二十八      七七(    )    (   )七四十二   二七(   )      三(   )二十一      一七得(   )

五(   )三十五

选择你喜欢的一句口诀,说说口诀的意义。

2、同桌合作,1人算得数,1人说所用口诀。

7×5     2×7   6×7   7×7   7×1  3×7   7×6

7×4     5×7   7×1   7×3   7×2  4×7

3、玩卡片:同桌两人,每人手里有7张卡片,数字为1-7;另外准备一张数字为7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同桌两人比赛,用手中的卡片与7相乘,谁算得对,卡片就归谁。

4、看谁写得快。

6×7=(    )   口诀(           )

7×6=(    )

7×4=(    )   口诀(           )

4×7=(    )

5、游戏——欢迎来到“数学乐园”

6、做一做,课本P73  T2-3

师:我们在计算乘法时,都用到了乘法口诀,看来乘法口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可真大,我们一定要认真熟记口诀。

四、总结

1、同学们,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在这样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仅吸纳了知识,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还真正达到师生互动生成新知识,教师已经将学生数学思维的的触角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大课堂!本节课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力求充分体现教材编写意图,体现教学的开放性,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讨论、对话、游戏中思考,把七句抽象的口诀为具体化的生活场景图,把枯燥的口诀记忆为有趣的认知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乘法口诀。我充分挖掘了生活资源,把有限的数学知识源于无限的生活情景中,对于过程性目标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2、组织形式的开放:就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景,是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的。这些多样化的练习,借助于开放的形式,除了教师对学生的信息传递,还有学生之间的交流反馈,学生与老师的对话互动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有教师指导下的口诀记忆,也有学生独立的抢答问题,有集体解决,也有小组讨论商量,强调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实践、交流探讨,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营造了人人主动参与学习的喜人局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精神。

     3、师生关系的开放:整个练习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知情交融,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和谐、民主、欢快而又紧张的课堂氛围之中。课堂上,师生对口诀,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口诀,猜一猜为什么“七七四十九,只能算一道乘法口诀”等等,交谈式、对话式、探讨式教学方式正挑战传统的封闭式、灌输式,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尤其是最后到数字乐园里去玩一玩的环节,既轻松有效地调节教学氛围,同时又巩固了7的乘法口诀,师生沉浸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零距离沟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1: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