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19|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人教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0: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今天在9班上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作为我们初一语文组“同课异构”研讨课的一节。这次的“同课异构”,是分别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去构思,组织教学。上后我有很多感触。

    先说说我这节课的预先设想:我这节课的设计是我们备课组组长提供的一种挑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种尝试。教学的设计参照《新课程教学设计》里的一个名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对文字的解读上,而重点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我看了他的教学设计后知道他的这个设计只适合基础比较好的班,综合素质比较好的班。看看教学的各个环节,我自认为9班虽然不是基础比较好的班,综合素质比较好的班,但如果在上课前让他们事先准备好,是可以按这个思路进行的。于是,我分配任务,让我的学生们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具体过程:我事先在班上选了一些积极的同学,把他们分为诗歌组,历史组,地理组,新闻组,其中我的角色是由一开始的教师身份转变为后来出场的新闻组的一员。各个组分别承担的任务是:①诗歌组:担任课前的导入环节。本节课我是以毛泽东的一首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导入,由诗歌组的同学负责讲解大意,揭示这首诗的主题再导入到我们这课的课题。在这环节中,我预想应该是很顺利的,哪想到结果却不是我预想的那样。诗歌组的一员在讲解诗歌大意的时候,由于紧张,出现了头脑短路的现象,那个时候我真为她捏一把汗,还好没过多久她继续进行了,在诗歌组的一员讲解诗歌大意的时候,我不经易间看见马上要上场的诗歌组的另一名组员嘴里在不停的小声念着什么,估计是在念他马上上场该讲的内容,此时的他紧张得汗珠一颗一颗往下掉。我感到真的是哭笑不得。②历史组:负责课前查阅资料,关于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结果由于紧张,介绍写作背景时声音太小。③地理组:负责课前制作渡江战役线路图。这张图做得很好,很准确。地理组还负责对照地图讲解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这一点完成得可以说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好的。④新闻组:负责带领大家复习关于新闻的基础知识。这是任务最艰巨的一组。新闻组共5人,包括我在内。先有第一位组员带领大家复习新闻的六要素,并请同学们找出这则新闻中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再由第二位组员带领大家复习新闻的五结构,并请同学们找出这则新闻的五结构分别是什么,顺带讲讲课文的大体内容。接着由第三位组员介绍新闻的三特点,并请同学们找出这则新闻的三特点体现在哪里。最后由我负责问题合作探究环节,我事先在预习的时候就让大家对这篇课文提问,对于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我已心中有数。因为我认为这则新闻的语言很浅显,大家都不会有字面障碍,所以这环节由学生质疑,其他学生答疑。在这过程中,我也顺带把这篇课文除体裁外的重要知识点,考点做重点讲解。最后的练笔环节:今天我们班级来了不少老师听课,这对于我们学生,我们班级来说是一件新鲜事,一件喜事。请同学们每人写一则消息来全面报道这个事情,要求有标题、导语和主体三个要素。内容不限。字数不限。很遗憾,由于前面诗歌组,历史组,地理组,新闻组的同学由于紧张花的时间过多,导致我后面的问题合作探究环节,练笔环节没法进行,因为时间不够了。

    总的来说,我的这节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课不算成功,主要表现在:没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不活跃,上课思路给听课的老师感觉不清晰。学生课前充分地准备在这节课上感觉变味了,变成一节带有表演性质的课,这都不是我预期想要的结果。但我觉得唯一一点成功的是锻炼了一部分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如:绘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上台发言做讲解的胆量。这些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尝试,我想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挑战。虽然这次的尝试不是很成功,但从这一过程中我又学到了很多,重要的不是结果,而在于这一过程的体验。有一句话不是说“教无定法”嘛,接下来,我会去多学学其他新的东西,给自己多补充新的血液,不断地在摸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摸索,勇于去尝试各种不同的教法,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0:31:00 | 只看该作者
教后反思:《新闻两则》教学抓三点

教后反思一:《新闻两则》教学抓三点
情感点:自豪感,充满着激情。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以体会,如导语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朗读时,情绪饱满,声音洪亮,其中的红色字,朗读时重音突出。
结构点:新闻有五大结构,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让学生在课文里对照着划出来,并分析其结构作用,导语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相当于新闻的内容概要。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列表对新闻的主体部分加深把握:


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背景与结语“这一路现已占领……不起丝毫作用。”“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对这场战役的胜利的原因、结果更详尽的把握了。
语言点:新闻的三大特点即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其中真实性、及时性,学生能理解。无须多作解释。所以将“准确性”做为重点来讲。
比较法:(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2)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加点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通过比较明白: “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敌军,冲破敌阵。“渡至”有横渡到达的意思,交代了方式和结果,文字又简洁。“二十四小时即已”时间明确,且有渡江迅速,进程顺利的意思。
换位法:“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将句子中“占领”、“ 控制”、 “封锁”三个词语互换使用,可以吗?
不能。因为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已解放,所以用 “占领”,而江阴要塞还没攻打下来,不过敌军不能任意活动,所以用“控制”;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通过比较明白词序是不能调换的。
删除法:“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将(不含)去掉可以吗?为什么?不能。因为不含九江,删去了就与实际不符了,表述不准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0:32:00 | 只看该作者
《芦花荡》教学反思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无数次地穿过敌人的封锁线,为游击队运输粮食、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支强,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鱼鹰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水塘里穿梭,从未发生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又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这篇小说很有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别具一格。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遵循了语文的学习规律,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精神方面,注重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的自身体验,以人物心理的揣摩为主要方式,让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在这一方面我设计了“想象体验”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老鱼鹰”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产生的复杂心理时,学生讨论得很积极,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在语文素养方面,我抓住了本文是叙事性作品的特点,重在叙述故事情节和分析人物形象,将“老鱼鹰”的英雄事迹和鲜明的个性表露无遗。

  在阅读方面,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提高默读的速度和默读的质量,更重视培养默读的技能。阅读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在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从阅读教材到自我体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实现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过程,在进行局部的精读,先从一般性的简单内容开始,再到深层次的思想内涵类的深度阅读,最终能够抛开教材进行课外阅读,自我体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体验性、创造性的阅读,深入贯彻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教本课的景物描写时,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品味评析,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展延伸环节设置的问题“课外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比较两篇文章有何异同?”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体现语文广泛的外延,体现大语文的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0:32:00 | 只看该作者
-

《蜡烛》教学反思

《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却并非易事。

在设计教学时,我将本文的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

在分析《蜡烛》的主题时,学生们大多不知从何说起,整个课堂气氛十分冷淡。为了顺利解读《蜡烛》的主题,不至于让学生无从思考,我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通过小组讨论,五分钟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

生1:我被苏联红军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原因是那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是那么的年轻,但是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却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者对红军烈士牺牲时姿态的描写,让人潸然泪下。

生2: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在那么一个炮火连天的环境下,人们想躲避还来不及,可是老夫人却毫不畏惧的走向了炮弹横飞的战场,她走的那样坚定,完全不怕被炮火击中。

生3: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是那么的衰老,连行走都很吃力,可是她却做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安葬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这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

生4: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私的爱所感动,原因是为了表达对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的爱戴和敬意,老夫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心爱的结婚蜡烛点在烈士的坟前,并且在烈士的坟前守侯了一夜。

生5: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言的行动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默默安葬好了契柯拉耶夫烈士以后,又默默地在他的坟前守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当苏联红军发现她时,她仍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向这些红军们鞠了个躬,并点燃了最后一只蜡烛,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此时此刻,语言似乎已是多余的了,老夫人和红军的心是相通的。

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写作内容:安葬红军烈士、点燃结婚蜡烛;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对苏联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崇高而深厚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0:33:00 | 只看该作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
   ⑴ 运用快速阅读训练的方式来处理课文知识性较强的部分达到了省时、高效的目的,使学生在极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消化吸收,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强化了阅读训练。

   ⑵ 重视朗读,以个别赛读、教师范读、全体齐读等方式反复诵读。重视学生个人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预留了足够的时间深入课 文。

   ⑶ 抓住重点环节以点带面,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突出后半部分的探究思考,使教学思路清晰可感。

   ⑷ 注重学生阅读、写作、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设计“给雨果回信”的教学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锻炼了积极创造与合理想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及时反馈了教学效果。

  2、本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⑴ 课文的深度挖掘、细致品味仍未足够,虽然学生朗读课文及回答问题不乏闪光之处,但教师本人的“精讲”功力仍须深化提高。

   ⑵ 速阅读环节的设置增强了知识性气息,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学性气息,应在其他环节上注意倾向弥补,以更凸显语言学科的人文气息。

   ⑶ 教师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练,点评学生答题还可更加简练而富于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0:33:00 | 只看该作者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反思

师生共同欣赏泰戈尔的《金色花》,体验妈妈看不到孩子时的焦急和孩子出现后的惊喜,请学生谈一下:如果她的孩子永远消失了,妈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在1941年,在南斯拉夫,300个孩子一起消失了,有多少位母亲会心碎!在儿童的纯洁,天真、幼稚、信任中,纳粹德军人性的泯灭,残酷,无情展现得一览无遗,达到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学生也在对小诗的欣赏中跨越时空隧道走进了那血雨腥风的悲壮历史,带着一种对历史的回顾,对人性的审视,聆听作者发自心底的声音。学生读得很认真,连一向好动的学生,也在同学们的感染下静心地读起了课文。最让我感动的是在课堂的拓展延伸部分,我说大家能不能想想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哪些让你们感动的语言。有很多学生抢着回答,说到了在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舍身保护自己的孩子,并留下一条感人的短信:宝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得我是多么地爱你!最后,自然引申出本文的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愿世界不再有杀戮!
       本堂不足是:学生的感情得到了酝酿,探讨课文的积极性却没有完全被激发,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四小节的内容都没有很好地完成,只有两个同学举手把自己的概括展示出来,而其中一位同学还是从参考书上知道的结果。

      是什么原因遏制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仔细分析,我觉得原因有以下方面:1、课文较长,可我为了完成预设的任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而且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2、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因为我班上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二,而男生的兴趣在理科,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学生的热情没有激发,就不可能有与文本,与教师,与作者发自内心的真诚对话,也就很难有触及学生灵魂的高层次的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0:34:0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课课后反思

从活动课下来,很长时间,我体会着心潮起伏,难以平静的滋味。

最让我兴奋的一点,是全班51个人的参与。除去关于战争材料收集的分工之外,自告奋勇担任主持的阳,为争取到这个机会,郑重地给我发过邮件;主动做计分员的雪,是在用行动践行她“要养成参加集体活动的习惯”的誓言;掌控电脑的竹,为订正和熟悉我的幻灯片,在奶奶家等到晚上近十点钟……还有不能不提到的裴。

以我对裴同学的了解,他可以胜任竞赛部分历史顾问的工作,万一同学回答有我无法定夺的情况,他可以替我解围。不曾想他会对题目中细枝末节的疏漏也“明察秋毫”。后一个“不曾想”(现在想来也是合情合理了),是他在讨论的部分主动举手——这样“正八儿经”的举动在语文课上是少有的——很认真地陈述他的观点,其中列举实例,时间、地点、人物准确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充实。那一刻,在场的老师和同学都会在心里竖起一个大拇指吧。

说实话,看着裴站在那里,表情严肃地陈述,而无须听他陈述的是什么,就足以使我陶醉了。我曾经无数次憧憬这样的画面,却又不敢奢望他就这样呈现在我面前。

面对裴,我最强烈的感慨就是:我其实对他的了解还太少,而给他的机会也太少了。对裴的同学们,又何尝不是如此?那一个“拥抱”就是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之下生成的。

裴和他的同学们的表现,给我振奋的同时,也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创造机会,促成他们更自主、自觉地学习,应该是我今后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之后,看了博客的跟帖,高兴地发现,孩子们的体会是那样的丰富:不仅有沉浸于学习中的兴奋,还有对于过程中不足之处的指点——幻灯片的过于“朴素”,讲故事的未脱稿,主持人声音太小……还有同学甚至提出“如果现场点燃那支蜡烛,效果一定更好了”的建议……有的孩子在表述以上看法的时候,字里行间流露出些些遗憾,他们觉得在众人面前有诸多不完美的表现,自己真是难以接受;而在我看来,能够在学习的欢愉之中,清醒地指出这些不足,就等于获得下一次提升的条件,这不失为这节课一个额外的收获——就像我事前告诉他们的那样:作课不等于作秀,让自己在这宝贵的学习时间内有切实的收获,这节课就算是上好了。

再之后,心情平静下来,想得更多的不只是关于“课”,而着眼于“语文”。跟帖中,有学生说“如果竞赛题再多些就更好了”,初看这一条我也有些许“动摇”,是啊,其实我们前期准备的题目,再多出一两倍也是绰绰有余啊,那样不是可以有更多学生体会到答题的快乐吗?为什么就舍了?继而又坚定了:之所以“忍痛割爱”是考虑到这毕竟是一次语文活动,应该着重体现“语文性”,所以讲述故事,朗读诗词,讨论交流等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应该是重点。于是心安了一些。

作一节课的前前后后,引起我心中潮起潮落,其中滋味,回味无穷。

   作课的感觉,其实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10: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